杭州西湖的白堤苏堤与周边风光

金朱

<h3>苏堤石碑……</h3> <p class="ql-block">苏堤石碑……位于苏堤靠近南山路的苏堤石碑……</p> <h3>苏堤碑……苏堤是纵跨西湖南北两岸的长堤,全长2797米,宽30-40米。</h3> <h3>苏堤春晓御碑……苏堤以长堤六桥、桃红柳绿为主要景观特色,自古以来均为观赏西湖全貌的最佳地带……</h3> <h3>断桥残雪御碑亭……</h3> <h3>白堤的游览,从断桥残雪御碑亭开始……</h3> <h3>断桥残雪石碑是由明朝著名文学家王阳明亲笔刻写而成的。</h3> <h3>白堤上的“锦带桥”……白堤上的“锦带桥”……宋代此地原有“涵碧桥”。明万历年间修十锦塘时重建,因望若锦带,故名“锦带桥”。漫步锦带桥,柳树掩映,荷香醉人。即可左瞰里湖,右挹外湖,又可近眺平湖秋月景色……</h3> <h3>晨曦中的白堤……</h3> <h3>逸云寄庐,又称“唐庄”,位于孤山路2号,平湖秋月北面。由买办商人“唐宝泰”所建,国立浙江大学校长“蒋梦麟”曾入住。民国时也曾改为“革命纪念馆”……1953年别墅收归国有,成为浙江老年大学校舍,又称“明鉴楼”……</h3> <h3>平湖秋月御碑亭……</h3> <h3>平湖秋月是西湖十景之一,题名景观“平湖秋月”始于南宋。清康熙钦点四字景目“平湖秋月”……该景观亭台楼阁环水而筑,高阁凌波,平台宽广,曲桥蜿蜒……秋夜纵目远眺,但见皓月当空,湖天一碧,水月相融,恍若置身于琼台玉宇间……</h3> <h3>平湖秋月御碑……</h3> <h3>孤山路,西湖边上的光华复旦牌坊……</h3> <h3>西湖孤山路上的中山公园……御花园……</h3> <h3>中山公园的一个边门……</h3> <h3>中山公园内有巨大的两个字“孤山”……</h3>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内的一个亭子上写着“西湖天下景”……两侧立柱上的对联是: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这幅对联初看平淡无奇,仔细一读却发现文字间别有洞天。对联具有多种读法,如:隔字读、倒读、拆字读、停顿读等,共有12种读法。</p> <h3>孤山路上上百年的梧桐树……</h3> <h3>位于孤山路上的西泠印社大门……</h3> <h3>西泠印社内部一角……</h3> <h3>西泠印社一角……</h3> <h3>文澜阁……西湖博物馆……</h3> <h3>浙江省博物馆……</h3> <h3>孤山路上的指路牌……</h3> <h3>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孤山馆舍……</h3> <h3>冠名为“楼外楼”的画舫……停泊在楼外楼前的湖边……</h3> <h3>楼外楼外观……</h3> <h3>浙江西湖美术馆……</h3> <h3>蔡元培与林风岷塑像……蔡元培是中国著名教育家、美育倡导者。林风岷是著名艺术家、首任国立艺术院院长……</h3> <h3>俞楼……俞曲园纪念馆……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住宅。俞樾,字荫甫,号曲园,为一代朴学大师。其弟子有吴大徵、徐花农、章太炎、吴昌硕等……</h3> <h3>西湖里湖……湖面上成群结队的鸳鸯……</h3> <h3>鸳鸯戏水……</h3> <h3>放鹤亭……</h3> <h3>孤山公园的鲁迅塑像……</h3> <h3>孤山路旁的“白-苏二公祠”……这是专为纪念白居易和苏东坡而建的纪念祠堂……</h3> <h3>秋瑾墓……墓座正面镶嵌孙中山先生当年挽悼秋瑾烈士的题字“巾帼英雄”……</h3> <h3>中国印学博物馆……</h3> <h3>西泠印社的一处入口……西泠印社牌坊……</h3> <h3>孤山公园入口……</h3> <h3>西泠桥……西泠桥是孤山与北山路的连接拱桥……西泠桥为单孔石拱桥,与断桥和长桥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h3> <h3>过了西泠桥,桥头左手边就是一个亭子,叫“慕才亭”,亭子间,是“钱塘苏小小墓”……苏小小的名字最早见于南朝《钱唐苏小歌》:“妾乘油璧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此诗以“妾”的口吻讲述了自己与“郎”邂逅、幽会并定情的故事,体现了苏小小对爱情的主动追求。历史上,苏小小被塑造成一个才貌双全的佳人典型,成了古典文学中的一个经典形象。</h3> <h3>再往前走几步,就是“武松墓”了,墓碑上写着“宋义士武松之墓”。水浒传说武松在杭州出家终老,武松墓前石牌坊上匾额用篆书刻着“嵚奇瑰伟”四个大字。气势不凡。</h3> <h3>跨虹牌坊边的小花园……</h3> <h3>“跨虹”坊……</h3> <h3>曲院风荷靠近苏堤的大门,正在走出来的是一对口颂经文的佛教徒……这队伍,出了曲院风荷右拐,往苏堤走去了……</h3> <h3>苏堤靠近北山路口,立有“苏堤石碑”……苏堤碑边,就是苏堤上的“跨虹”桥……</h3> <h3>曲院风荷的靠近苏堤的大门……</h3> <h3>曲院风荷御碑亭……</h3> <h3>曲院风荷的湖面……</h3> <h3>碧血丹心坊……</h3> <h3>曲院风荷里“岳飞”的塑像……背后的红墙内,就是岳坟……</h3> <h3>曲院风荷的水月廊……</h3> <h3>碧血丹心坊……后面是岳飞塑像,再后面,就是岳王庙的围墙了……</h3> <h3>曲院风荷……</h3> <h3>曲院风荷公园的曲桥……</h3> <h3>曲院风荷公园大片残荷……</h3> <h3>曲院风荷里的酒坊……据说,历史上曲院风荷这地方有个皇家酒坊,专门做“曲酒”的……</h3> <h3>曲院风荷碑……这是矛盾题写的,跟御碑亭里的御碑不同……</h3> <h3>曲院风荷里的真趣亭……</h3> <h3>西湖……苏堤春晓平面图……</h3> <h3>苏堤上的“跨虹桥”……</h3> <p class="ql-block">苏堤上的“三贤堂”……三贤堂亦称先贤堂。南宋时为纪念白居易、林和靖、苏轼三位西湖先贤,临安府尹“袁韶”在锁澜桥与望山桥之间,建立三贤堂……</p> <h3>三贤堂侧面……横匾上写着“水西云光”……</h3> <h3>三贤堂里的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h3> <h3>三贤堂里的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br>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h3> <h3>苏堤上看西湖小瀛洲风光……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h3> <h3>苏堤上的一座桥……苏堤上共有六座桥。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抵栖霞岭下,全长约2.8公里,依次建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h3> <h3>苏堤上的小松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小松鼠还会向游客要吃的,闻闻游客给的食物,若不合口味,就会离开……</h3> <h3>杭州西湖的西里湖……</h3> <h3>在苏堤春晓御碑处眺望曲院风荷的“玉带桥”……</h3> <h3>西里湖上的游船……</h3> <h3>苏堤春晓御碑亭……</h3> <h3>苏堤春晓御碑……苏堤是跨湖连接西湖南北两岸的主要通道。苏堤春晓为南宋西湖十景之首……</h3> <h3>西里湖上的游船正要穿过苏堤上的桥洞进入西湖……</h3> <h3>西里湖风光……</h3> <h3>苏堤上的红叶……苏堤是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草淤泥构筑而成。后人为怀念苏东坡浚湖筑堤的政绩,将这条南北长堤称为“苏堤”……</h3> <h3>苏堤上的红叶……</h3> <h3>花港观鱼大门……</h3> <h3>进入花港观鱼大门,两旁花团锦绣……</h3> <h3>花港观鱼入口处的左手边,小桥流水,红叶浮萍……景色优美……</h3> <h3>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时称卢园又以地近临花家山而名“花港”。</h3> <h3>南宋时在卢园内架梁为舍,叠石为山,凿地为池,立埠为港,畜养异色鱼类,广植草木。因景色恬静,游人萃集,雅士题咏,被称为“花港观鱼”。</h3> <h3>清康熙南巡时,在苏堤映波桥和锁澜桥之间的定香寺故址上,重新砌池养鱼,筑亭建园,勒石立碑,题有“花港观鱼”四字。</h3> <h3>花港观鱼御碑……目前花港观鱼的石碑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所题,其中的“鱼”字,繁体写法是四点,代表火,乾隆改为三点,代表水,寓意百姓生活风调雨顺,江山稳固太平。</h3> <h3>今日的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微风过处,沿池岸花木落英缤纷,飘浮于水面,好一幅“花著鱼身鱼嘬花”的动人画图,无人不起羡鱼之情……</h3> <h3>花港观鱼景区的红叶……</h3> <h3>红鱼池旁的太湖石上刻着“花港观鱼”四个大字……</h3> <h3>花港观鱼的红鱼池……春日里暖风微拂,池畔花木落英缤纷,浮漾水面,引得锦鲤争相嘬花,呈“花著鱼身鱼嘬花”的动人景象……</h3> <p class="ql-block">红鱼池……花港观鱼是西湖十景之一,地处苏堤南段西侧,是由花、港、鱼为特色的风景点。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与雷峰塔、净慈寺隔苏堤相望。</p> <h3>红鱼池……</h3> <h3>鱼池古迹……</h3> <h3>马一浮纪念馆……蒋庄原为无锡人“廉惠卿”的别墅,名小万柳堂,后归南京藏书家“蒋苏庵”,易名为“兰陔别墅”,俗称蒋庄,蒋庄是西湖著名庭园之一。国学大师马一浮晚年曾居此多年,现辟为马一浮纪念馆……</h3> <h3>马一浮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德文版、英文版的中华第一人。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浙江大学校歌歌词作者……</h3> <h3>林徽因纪念碑……林徽因镂空雕塑在浙江省杭州市的花港公园西里湖南岸。该纪念碑是一座高1.82米、宽1.25米的铜碑,采用线切割工艺,展现了林徽因的剪影和她的一些文字。纪念碑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以青铜作诗笺,透出林徽因的剪影,将文字用线切割技术透雕于青铜诗笺上,形成一座空灵的诗碑,透过湖光水色,映出林徽因的倩影和美妙文字</h3> <h3>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她的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1955年4月1日,林徽因患肺病去世,终年51岁。</h3> <h3>纪念碑上刻着的是林徽因的作品和美妙文字………在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予的层层生动的色彩……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h3> <h3>花港观鱼的鱼池与苏堤、小南湖、西里湖及湖西群山之间形成富有层次的远近对景,自然而恰到好处,是一副灵动的山水画卷……</h3> <h3>花港观鱼御碑亭……题名景观“花港观鱼”始于南宋,清康熙钦点御题四字景目,并立碑筑亭……</h3> <h3>西湖南湖上的残荷……</h3> <h3>花港观鱼边上的小南湖……蒋庄的“寂照亭”与红叶……</h3> <h3>花港观鱼里“蒋庄”与苏堤的连接桥……</h3> <h3>在苏堤上眺望雷峰塔景区……</h3> <h3>花港码头附近的游船和画舫……</h3> <h3>坐船游西湖的游客正在靠近花港观鱼码头……</h3> <h3>正在靠近花港码头的游船……</h3> <h3>苏堤旁遍种花木,有垂柳、碧桃、海棠、芙蓉、紫藤等四十多个品种。漫步在堤上,新柳如烟,春风骀荡,好鸟和鸣,意境动人……</h3> <h3>苏堤上的几座桥……</h3> <h3>杭州苏东坡纪念馆石碑……</h3> <p class="ql-block">杭州苏东坡纪念馆……位于苏堤与南山路交汇处的苏东坡纪念馆是全国最小的苏东坡纪念馆……</p> <h3>苏堤靠近南山路的游船码头……</h3> <h3>苏堤平面图……白堤苏堤囊括了西湖十景之中的“断桥残雪、平湖秋月、曲院风荷、花港观鱼、苏堤春晓”五景……</h3> <p class="ql-block">苏东坡塑像……苏东坡塑像位于苏堤与南山路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苏堤石碑……位于苏堤靠近南山路的苏堤石碑……</p> <h3>光华复旦牌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