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油画《田横五百士》

李敏

<p class="ql-block">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油画代表作之一,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是徐悲鸿在1930年完成的大型历史题材布面油画。这幅画展示了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的场面,徐悲鸿用写实的油画语言再现了这一历史情景,意在表现面对侵略者时威武不屈的精神风貌。</p><p class="ql-block">作品取材于《史记-田儋列传》,田横是秦末汉初时齐国的王。在刘邦攻占天下后,田横不肯称臣于汉,率领五百壮士逃到海岛(现山东即墨市田横岛)避居。当刘邦得知田横在岛上时,派使者前去劝降田横,并承诺封他为侯,田横为了保护部下,告别众人赴洛阳,在途中拔剑自刎。当田横自刎消息传到岛上后,他的五百壮士全部自杀殉节。这个故事展示了田横坚守信仰和勇气,以及五百壮士的忠诚和义气。</p><p class="ql-block">在画中,徐悲鸿以高超的技法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或站或跪,或呐喊或沉默,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画面的色调和构图也极为考究,采用深色调和强烈的明暗对比,突出了画面的悲壮气氛。</p><p class="ql-block">徐悲鸿创作此画时,正值中国政局动荡,日寇开始在中国横行。他意在通过田横的故事,歌颂宁死不屈的精神。很有意思的是,徐悲鸿把众壮士中那个身着黄衣者画成了自己的形象。而人群右下角仰视着田横的少妇和孩子则是徐悲鸿的妻子蒋碧微和儿子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徐悲鸿《田横五百士》长349厘米,宽197厘米,布面油画,此画作于1928年,成于1930年,现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傅斯年写的字幅:“归骨于田横之岛”,</span>右为傅斯年手书“归骨于田横之岛”,左为董作宾用甲骨文补写的“既饮旨酒”,其他为史语所人员签名(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提供)</p><p class="ql-block"><b>注</b>:此傅斯年手书字幅见于《南渡北归》第三卷第一章。</p><p class="ql-block"> 在阅读《南渡北归》中,傅斯年手书字幅:“归骨于田横之岛”引起我的关注。通过一番查阅资料,了解到田横五百士的故事。而看到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油画给我以深深地感动。生动的画面让我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和决心。这样的艺术作品确实能够震撼人的心灵,唤起我对生命和人性的深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