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党早期领导人张闻天儿媳一一廖慰训,纪念李景春烈士诞辰120周年题词】

袁联光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纪念革命烈士李景春诞辰120周年,张闻天儿媳一一廖慰训题词</b></p> <p class="ql-block"><b>上图:我党早期著名领导人:张闻天的儿媳一一廖慰训,给李景春烈士诞辰120周年题词。</b></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主席与张闻天。</p> <p class="ql-block">【1938年,延安。前排:康生、主席、王稼祥、朱德、项英、王明;后排:陈云、博古、彭德怀、少奇同志、周公、张闻天】</p> <p class="ql-block">1948年,东北局林总、高岗、陈云、张闻天、吕正操</p> <p class="ql-block">【1956年,张闻天、陈毅、周公、主席在颐年堂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一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之子张虹生:他的一生与坎坷相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张虹生,</b>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的儿子,1939年生于新疆。1942年,他3岁时被捕入狱。1945年出狱,被送往延安与父亲相聚。1949年进京,在北京101中学读书。</p><p class="ql-block">1957年,张虹生高中毕业后报名去北京郊区青年农场“做新一代的农民”。195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61年,张虹生被分配到京郊东坝公社园林五队锻炼。1962年2月,他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务农,从此扎根边疆14年。1976年,张虹生夫妇被调到南京晓庄林场。1979年被调入南京大学图书馆,一直工作到退休。</p><p class="ql-block">在古城南京的一个普通的居民小区里,记者走进了一个并不普通的家庭,采访我党早期著名领导人张闻天的儿子张虹生。</p><p class="ql-block">张虹生出生后,很小就与父母天各一方,从此他的一生也就与坎坷相伴。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张虹生到处颠沛流离。</p><p class="ql-block">1939 年,身怀六甲的刘英和其他几位革命同志去苏联治病,绕道新疆时,生下了张虹生。刘英来不及和丈夫张闻天商量,就把儿子托付给中共新疆负责人陈潭秋。1942年,刘英由党组织安排去了苏联,3岁的张虹生便由当地战友李万钟与阎友夫妇领养。于是,他便开始了孤独而命运多舛的一生。</p><p class="ql-block">后来,盛世才叛变,杀害了陈潭秋,张虹生一并被捕入了盛世才的监狱。从3岁到6岁,张虹生足足在监狱里呆了3年。1945年,国共和谈前夕,在党组织的营救下,张虹生出狱,被送往延安与父亲相聚。但到了延安后,父亲已经被派往东北工作,父子又是天各一方。</p> <p class="ql-block">童年的张虹生不像其他小孩喜欢嘴里挂着爸爸妈妈,他似乎没有爸爸妈妈的概念。他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觉得大家对他都很好,都像自己的父母,他也没有感到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同志间的关系相当好,就像一家人一样。</p><p class="ql-block">1948年,东北局势日趋稳定后,一位警卫员带着张虹生,走上了寻找父亲的征途。断断续续,他们在根据地和敌人阵营间穿插迂回,走了大半年时间。张虹生记得那一天,只见一男一女,军装打扮,站在眼前。陪同的警卫员叔叔领着怯生生的张虹生走到他们跟前,说:“这是爸爸,这是妈妈。”直到见到了爸爸妈妈,他才知道父母是谁。整整9年,张虹生终于到了自己的家。</p><p class="ql-block">说起父母亲对自己的爱,张虹生觉得有点和别人不一样。他们是把爱深深埋藏在心里。因为战争的关系,他们无暇顾及家庭。张虹生说,父亲对他很严,没有多少笑脸,很严肃。但他从父亲的警卫员叔叔那里知道只有等他晚上睡着觉后,父亲才到他床前看好久,就是说父亲还是喜欢他,但他还是不愿表现出来。</p><p class="ql-block">1957年,18岁的张虹生高中毕业。此时党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出现了邢燕子等一批先进典型。在父亲张闻天和母亲刘英的支持下,张虹生报名去北京郊区青年农场“做新一代的农民”。他身强力壮,意气风发,很快学会了水稻种植技术,成为农场的生产能手。尽管农场劳动紧张繁重,他仍没有放松复习功课,1959年夏,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p><p class="ql-block">1961年冬,张虹生给父亲写了封信:“……我希望离开北京,到边疆去,或者去海南,或者去新疆,两个最远的地方。”后来,刘英去找王震,王震当时是新疆建设兵团的司令,而且是农垦部的部长。正好当时新疆在大开发的时候,刘英一说,王震说:“欢迎得很啊!”</p><p class="ql-block">1962年2月的一天,张虹生踏上了去新疆的路途。他从北京坐了3天3夜的火车到乌鲁木齐,再坐了3天3夜的汽车到阿拉尔塔里木河畔的农一师九团四连。回到了他的出生地新疆,到了23年前他的生命原点。那是严冬季节,冰冻三尺,寒风咆哮,遮天蔽日的沙砾是给张虹生的见面礼。</p> <p class="ql-block">阿拉尔是新疆最荒僻的地方之一,张虹生所在的九团又是最苦的农垦连。此后三年,风里来,雨里去,张虹生经历了太多的磨难。连队分配他赶马车,他就扬起皮鞭,做了个称职的马车夫。</p><p class="ql-block">在艰苦的环境、艰巨的工作、简陋的医疗条件下,张虹生患上了迁延性肝炎,久久未能痊愈。为此,他向父亲请求允许回北京治病。可是父亲在回信中说:“你不要老是以干部子弟自居,有一点病就想往大城市跑,新疆有几十万人民群众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他们生了病不都是就地治疗吗?为什么你就不能就地治疗呀?”父亲随信还寄来100元钱,要他在新疆安心养病,……他在父亲的严格要求和鼓励下,在新疆整整工作了14年。</p><p class="ql-block">在新疆的日子里,没有什么书看,这是张虹生不能忍受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团部政治处宣教股有书,便上门求借。在这期间,他认识了农场图书馆管理员,川妹子廖慰训。</p><p class="ql-block">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俩萌生了爱情,经过多次磨难,后来终成夫妻。</p><p class="ql-block">婚后第二年,他们的大女儿出生了,张虹生给她起名冬燕,冬天的燕子向着南方,寄托着对父母亲对家乡的思念。1968年5月,张虹生回北京探亲,张闻天和刘英看到媳妇和孙女,高兴得合不拢嘴,叮嘱他要善待媳妇。</p><p class="ql-block">1976年7月1日张闻天突发心脏病去世。张虹生急忙请假去无锡奔丧,等他赶到时,张闻天的遗体已经火化……</p><p class="ql-block">由于父亲对他一直严格要求,母亲更是这样。张虹生只能守住平凡一生。父亲张闻天去世后,冤案得以平反。作为补偿,党组织曾有意让张虹生回北京,照顾年老的母亲刘英。然而,母亲刘英谢绝了组织上的好意,她宁愿选择孤独终老。</p><p class="ql-block">母亲平反后一直在纪委工作,特别愤恨追求特殊待遇的不良现象,她和张闻天一样,一生光明磊落,廉洁奉公,自然不愿自己的孩子往脸上抹黑。张虹生体谅父母的苦衷,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p><p class="ql-block">父母亲对张虹生从小管教很严,张虹生在记者采访时,回忆小时候坐“小汽车”的一件事:“我小时候很喜欢坐小汽车,小孩都喜欢地步行上班去了,把我和车都扔下了,我只好不坐了,车也不开了。 啊,但父亲不让坐。有一次我先坐在车上面赖着不下来,他竟气冲冲 </p><p class="ql-block">我从小学就开始自己洗衣服,这是他规定的。我们家有勤务员、警卫员、保姆,本来保姆就可以干了,他不让,不准阿姨管。那时填履历,一般学生都是填革干、军干,我就问我父亲应该填什么,填革干还是军干?他说你只能填职员,我们只不过是国家政府雇用的高级职员,家庭出身里面没有革干军干之说。后来我的履历里面一直是职员,他不准你有一点特殊想法。”</p><p class="ql-block">1976年,张虹生夫妇调到了南京晓庄林场。妻子廖慰训当了会计,张虹生仍然务农。1979年张虹生被调入南京大学图书馆。廖慰训随后调入大学搞行政工作。</p><p class="ql-block">母亲刘英曾再三叮嘱江苏省的老朋友多为“看管”自己的儿子,坚决不允许任何特殊化。甚至连儿子评职称都横加干预,老太太固执地以为,只要工作表现好,不用申请,也会自然被选上。</p><p class="ql-block">出于对父母人格的尊重,张虹生在南京大学工作的20多年里,真的再没申请过职称,当然他即便工作再努力,也没幸运地被“自然而然地评上”。一直到退休,这位早年才华横溢的大学生,也只是学校图书馆里普通的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张虹生回忆起在南京大学的一件事至今仍刻骨铭心:“我母亲也是这样,她对我要求严着呢。父亲去世后,我回北京,我妈还不准我坐她的车,用她的话说这是国家配给她的车,她的车那时已经用得很少了,她都不让我坐。南京大学那时缺木料,党委会决定让我到东北去搞木料,我就去了,因为那时老干部都还在位,人家对我挺照顾的,给了我不少木料,大概600立方米。我把这件事告诉妈妈了,她就说我是走后门,而且是打着父母亲的旗号走后门,还把我们校长批评了一顿。校长说这确实是党委会决定的,她才好了一点。”</p><p class="ql-block">张虹生的大女儿冬燕,因为长期在北京陪伴奶奶,毕业后,就留在了北京,在教育系统工作,现在还住在奶奶留下的屋子里,张虹生每年会过去看望一回。</p><p class="ql-block">小女儿始终陪在自己身边,但房子太小了,女儿一家只能在客厅里打地铺,席地而睡,每每此刻,张虹生心头涌上一股酸楚。这个时候,他总是试图说服自己,也让孩子明白,这就是伟人之后的代价。</p><p class="ql-block">如今,退休在家的张虹生,闲来无事,养花寄情,与寻常老人家无甚区别。唯一的特殊就在于逢到父亲诞辰。他还能以张闻天儿子的身份来操持一些纪念活动。特别是近年来,张虹生收集了张闻天的许多史料,逐步走进父亲的精神世界,更加深了对父亲高风亮节的了解。他常常会出现在电视访谈节目里,回忆父亲的丰功伟绩和他对自己的谆谆告诫,他要宣传父亲革命的一生,让父亲刚直不阿的精神以及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所做的重大贡献永远留在他和亿万中国人民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b>美篇编辑:《革命烈士李景春工作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