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进修医院老师们的一封信

仁心◇妙术

<p class="ql-block">我医学院毕业后在家乡山东省鲁北大地的县城里当了一名内科医生。2000年初的那个时期本科毕业虽说不是很差,但找工作也已经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了。再加上医院没有现在那么的扩张床位,每年招收的新人名额并不是很多。所以能在县城的医院工作且有编制在很多人的眼里是很好的了。就这样在小县城里一干就是16年。平庸平淡的生活年复一年,这些年虽说有了一些进步,但岁月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进步的同时,别人也在进步,只是平台的大小决定了你进步的多少。我经常会比较自己和周围的人,也会时刻关注曾经的同学们,很多的时候羡慕他们怎么会这么厉害。究其原因还是别人在努力拼搏的时候自己没有那么付出,时间让我错过了很多,也自然就失去很多。</p><p class="ql-block"> 医生终究是要持续学习一辈子的。今年终于下定了决心,想走出来到北京的顶层医院进修学习,开开眼界,长长见识,改变一下原有的思维。医学院的同学始终是很好的人脉资源,结合单位的需求,在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后,我来到了当年班里学霸秀娟所在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重症医学科。在这里我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p><p class="ql-block">因为我工作的单位一直以来都没有重症监护病房,所以到这里来进修学习相当于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个学科,也更是从未踏进过重症医学科的工作区域。既往对他的认识多的是神秘,洁净,不能随意出入。也曾对监护病房有过好多次的设想,但真正进入到里面时还真有点不同,满是新奇,这里想看看,那里想摸摸。每个病床周边陈列着满满当当的都是设备,呼吸机、监护仪、降温仪、还有一排排的输液泵,病人周身的各种管路,光是这些设备也够我学的了。我作为一个监护室里的小白,在里面心里怯生生的,连走路都是小心翼翼,看到一切都很好奇,心想一切都要学会,这就是所谓的“心有力拙,但向往之”吧。</p><p class="ql-block">在这里结识了老师们,让我没想到的是在这里工作的老师们除了振洲老师,其他的都女士,是娘子军。的确让我有点想不通,这么神秘而有繁重的工作竟然压在了女医生们的肩上,立马让我对她们更加敬佩不已。想想也没有什么新奇的,当年在医学院里那些努力好学的同学大都不就是女同学吗!只是自己一直没有意识到刻苦努力付出之后的收获罢了。</p><p class="ql-block"> 科室里的老师们很友好,很热情,积极主动带教,况且有好几位是我们山东的老乡。从心里一下子和老师们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在这里我也认识了几位一同进修的老师(蔡杰,杨征宇,赵琼),他们更是我入门的带教老师。虽然这里的一切对我而言都是陌生的,是从零开始的,但是老师们不仅没有嫌弃,反而更多的是鼓励,是打气,听得最多的就是你有的是时间学习,有的是动手的机会。老师们还给我推荐了几本入门的书籍,有几本我反复读了几遍,让我进步很快。在这里,我拔锚起航了;在这里,我树立了信心。我从学习支气管镜开始,第一次从镜子里看到肺里面的样子,一个个洞洞如何能分的清,这让我很头痛,而老师的熟练操作和对解剖结构的详细描述,让我非常佩服,心里想这也将会是我的样子。是的,十几天的时间我做到了。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是打开病人生命通道的手段,是监护医生几乎天天要做的工作,我从不会,不敢,到亲手扎成功了几个,再到我想扎,我要扎,我可以信心十足的独立完成,这就是我真实的写照。在看过老师们气管切开的一次操作后,很快我的就有了当助手的机会,直到可以主刀,让我对此的认识更直观,印象更深刻,从看到参与其中是学习质的升华,是老师给的机会,是老师对我的信任。</p><p class="ql-block"> 想想刚来的日子,胆怯、无知、不自信,短短的数月,我已喜欢上了这个新的身份--监护医生。从看到呼吸机不敢触摸,到根据病人的血气结果,敢于调整呼吸机参数;从刚接触镇痛镇静药物一片茫然,到如何把这些宝贝药物用到重症病人的身上,可是花了不少的功夫。在这里抗感染药物种类级别繁多,能准确合理的应用到病人身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摸索,因为监护病房的感染控制是重中之重,说得感控者得天下可能稍有夸张。在重症监护室里工作没有监测就没有正确的治疗,没有评估就没有准确的干预。在这里要经常性反复的复查各项指标,动态观察各项异常结果的变化趋势。这些是和普通病房处理病人不同的一些地方。</p><p class="ql-block">时间过的真快,刚刚还是充满朝气、生机勃勃的五月,转眼间就到了秋风瑟瑟、黄叶遍地、收获季节的十一月。半年的时间在求学的路上显得更加短暂,但终归还是要回归原本的工作和生活,到了结束进修离别之际,有很多的感慨,有无数的话想说,有恋恋不舍,是依依惜别。进修是结识老师们的开始,是结的一辈子的师生情分,在今后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把从老师们那里看到的、学到的、悟到的知识回馈给我们的病人,让他们受益,才是我们做医生的本份和使命。短短数月,虽然学到了很多,但今后要学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老师们给指引了方向,剩下的唯有我自己多多努力,做好人民群众的监护医生。最后我想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重症医学科在朱凤雪教授带领下娘子军,知识渊博,敢于吃苦,乐观积极,科研学术氛围浓厚,富有敬业精神;在这里我重新认识到了作为医生的艰辛和不易,更学到了什么是乐观积极和专业敬业,这必将深深影响到我今后的工作态度,更将激励着我医路向前,医路前行。感谢老师们,感谢遇见您!</p><p class="ql-block">进修医生:杨玉存(工牌6A341)山东省无棣县中医医院 写在进修结束离别之际</p><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