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李金霞</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在豫、秦、晋交界的山岭腹地,这里自古就是一个山水清秀的地方,人杰地灵的气脉是这里涌现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它就是物华天宝的——灵宝。</p><p class="ql-block"> 灵宝是一个盛产枣的地方。灵宝的枣个大、肉厚,色彩均匀,且营养丰富。灵宝的枣远近闻名。“一日三枣汤,一辈子不病怏怏”,“病人梦见枣,不久就康复”,“红枣水,赛仙汤,姑娘小伙儿喝了更健康;老人喝了红满面;小娃子喝了似朝阳;病人喝了满地跑,中年人喝了红满膛。”这些关于红枣的传说和俚语在我的家乡久传不衰,一代一代的。小的时候,因兄弟姊妹多的缘故,生活过得相对拮据。是红枣给予了我们充分的营养,才是姊妹们健康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我家附近有很多的山,山上种植了许多树,而枣树最为多了。因了地貌和水土的关系,枣树在我们这里最是生长得旺盛。每年的秋天,枣熟的季节是我们姊妹最快活的日子,痛痛快快、无拘无束的摘枣、吃枣,在枣林里玩耍,惬意在丰收的喜悦中。母亲最懂得枣的情结,用枣做出的各种美味佳肴最得我们姊妹们爱见。生姜大枣粥、枣泥荷花馍、枣泥豆腐、红枣南瓜汤等等成了我们家四季不断的主食。在供给不足、营养匮乏的年代,是枣养育了我们,也是枣赐予了我们很多快乐!</p><p class="ql-block"> 孩提时代,每每放学归家的路上,和同学结伴儿回家我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看山上的枣树长势如何。春天,我们看枣树发芽长出嫩绿嫩绿的小芽芽;夏天,我们目睹枣树开着雪花似的黄黄的五角星花儿朵;初秋,我们会比试谁家的枣长得最大最红。而真正使我们惬意的还是枣熟的季节。满山遍野的红果儿挂满了枝丫,微微秋风中摇晃着,好似一颗颗红亮的心,倾吐着爱的心声。摘枣吃是我们小伙伴儿最愿意做的事儿。田埂旁、土坡上、堰边,小伙伴儿使上吃奶的力气想尽各种办法摘枣。有一回,因和小伙伴争枣吃,俺俩一同滚到了山脚下,谁知竟然只擦伤点儿毛皮。我们高呼:枣爷爷,您保护着我们哪!”当我们一口咬下脆甜脆甜的香枣后,写意的笑脸把枣刺刺痛的不快早已荡去。</p><p class="ql-block"> 关于红枣的故事传说很多很多。什么“红枣姑娘”呀,“红枣哥”呀,“死树开花”呀,云云!这些故事和传说迤俪着枣乡的人们,也伴随着我的脚步。枣的情结一如母亲的乳汁一样,永远也忘不了。岁月走过,当我大学毕业后,我又回到了生斯养斯的枣乡。枣的情结是我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闻着枣的甜蜜,嗅着枣林的清香,我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结婚前的一天,左邻右舍的几个大婶大娘在院子里给我缝制结婚的被子。这时,母亲端着一个盛着花生、大红枣的簸萁快步走出了堂屋来到地席前,她“哗”地一声把那些东西倒在了未缝制好的被子上,然后大声说:“照老规矩,缝进去。”大婶大娘一边应诺着,一边大声说笑着:枣(早)生了,花生唠!李家的闺女红红火火吆!我看着大婶大娘欢喜的样子,不解地问把花生和红枣缝在被子里是啥意思。母亲在一旁笑骂道:死丫头,枣就是早生贵子,花生就是花着生娃的意思。红枣也代表着你家的日子红红火火!</p><p class="ql-block"> 盖着母亲那床寄托着无限情义的厚被,熬煮着父亲陪嫁于我的枣片,我为我的学生讲述着“红枣娘”的故事。岁月在脸上刻下的是枣的情结。当我的孩子如小枣树一样高的时候,那床厚厚的棉被已经拆洗了很多次。每次拆洗被子时,我都小心翼翼地把缝制在被子四角的红枣取出,重新装被的时候再按原有的样子缝制进去。多年以后,被子到了不能再拆洗的境地,红枣也干瘪得如几枚花生豆,我便用透明的塑料纸把红枣包裹起来,装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器皿里,放置在最显眼的书柜上。每日里,当我坐在书案前备写教案前,我总会情不自禁的凝视一下玻璃器皿里的红枣。</p><p class="ql-block"> 斯是枣乡的人,是枣乡的土,枣乡的水,枣乡的情孕育、哺育、教育了斯。那日去远村采风,当远村的老总许路村先生给我讲述了很多关于红枣的故事和传说的时候,我更加对红枣产生了一种敬仰的情谊。“桃、李、梅、杏、枣”,红枣作为“五果”之一,自古哺育了多少代如斯之人呀!可以说是红枣把我养育大的。品茗着灵宝远村企业用家乡红枣酿制的“九曲红”酒,我如再次回到了遥远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我故乡的枣林、枣红、枣结呀!</p><p class="ql-block">(此文曾获“九曲红”大赛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学生作品:</b></p><p class="ql-block"> <b>灵宝大枣/李鹏杰</b></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灵宝三大宝,黄金、苹果和大枣。</p><p class="ql-block"> “一日三枣汤,一辈子不病殃殃”。提起大枣,谁不是嘴里立刻回味那种软糯 ,香甜的味道呢!拿起枣,只需咬上那么一小口,,枣芯就会冲破枣皮,直奔你的口腔,伴随着香甜的味道,感觉都要比白砂糖甜上好几倍。</p><p class="ql-block"> “红枣水,赛仙汤,姑娘小伙喝了更健康;老人喝了红满面;小娃子喝了似朝阳;病人喝了满地跑”。枣不仅可以直接吃,他的作用还老多了:把枣熬成汤、炒红枣、甚至还可以做药引子……这些还都是吃。</p><p class="ql-block"> 枣还上升到婚礼的风俗。结婚当天在床上放四种干果,其中枣排首位,寓意是“早生贵子”,其它几位不必阐释。</p><p class="ql-block"> “病人梦见枣,不久就康复”。大枣既然是宝,那肯定高产。在灵宝有个叫“后地村”的地方,古枣林400多年,枣树既成了风景,又成了产量占比整个灵宝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枣区。所以呀,后地村最不缺的就是枣和枣树。到枣熟季节,你一来,保准不想再看其它风景,满树满地的枣让你一饱眼福、口福。</p><p class="ql-block"> “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枣”。这里人们的三餐早已被枣占了风头。生吃、蒸吃、下饭吃、炖菜吃、蒸肉吃、熬汤吃……总之,凡是有饭的地方,都有枣的踪迹。个个吃的像枣一样满脸红光。</p><p class="ql-block"> 枣大小不一,有的像玛瑙一样光溜溜的,在太阳底下闪闪发亮;有的枣可以说是“巨无霸”,和整个手掌差不多大;还有的就是常见的凹凸不平的那种。</p><p class="ql-block"> “要想皮肤好,粥里加红枣”“一日吃三枣,六十不显老”。如今,秋分到了,枣又成熟了,拿着杆子打枣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枣乡情 / 孟柏均</b></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灵宝人,三大宝早就熟记于心。大枣,则是其中最不可分割的情韵。</p><p class="ql-block"> 我敢说,枣是灵宝人视野当中频率最高的字。茶几上,常年四季放盘枣,从外面回来,先往嘴里放颗枣,甜蜜涌心头。精致人家喜欢熬枣汤,喝一碗红枣汤,浑身舒畅畅。更有人家喜欢在蒸馍时放几粒枣,待馍一出锅,那甜甜香香的味儿飘满屋子,被蒸过的枣凉了后吃起来口感更好。枣泥饼更别提了,好吃得要命,我从来都没吃够过。尤其八月十五的枣泥儿月饼,口感比卖的月饼好吃几倍。就连结婚床上、宴席上都离不开枣。可见,灵宝人已经把大枣视为掌上明珠。</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家也有几棵枣树。那天一回到家,就看到邻里们拿着竹竿在枣树上“咚咚咚”敲打着,成千上万的“小玛瑙”从树上跳下来,跑到了我的脚跟儿,一个挨一个,密密麻麻落满地,简直像枣海一般,我则像扎在枣海的外星人,一动不动地看着,僵持了几分钟,打枣的欲望陡然而生。夺过邻家哥哥的打枣杆儿用力打下去,不知怎地,脚下一滑,枣没落下几个,竟把我差点摔跌,周围几个小孩子被我笨拙的模样逗得哈哈大笑。看来打枣也是个技术活啊。 </p><p class="ql-block"> 当太阳在不知不觉中潜入山岭时,一群人才满载而归。大人们在家中劈柴做饭,小孩子在边上打着下手。转眼间,一桌色香味美,营养丰富的大枣餐就做好了。什么枣泥果、枣山肉、大枣银耳汤……夹起一片枣蒸肉,蘸上秘制的枣泥酱,一口下去,枣泥肉的味美刺激着每一根神经,真是天下美味,回味不绝。一家人在枣香中说说笑笑,好不快乐…… </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灵宝人这么喜爱大枣?我觉得吧大枣不仅是食物,也是经济作物。它养活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大枣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哺育了我们,使我们免受饥饿之苦。所以,大枣不仅是我们灵宝人的三大宝之一,更是我们灵宝人的精神食粮。是它教会了我们柔软无私,甜蜜生活的。 </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秋天,天气是如此的清冷,路过果园的枣树,不禁多看了几眼,在风雨中它完全不倒,在农民前它无私地献给了自己的一切,这就是我所热爱的枣树,愿它在风雨中能够继续顽强地伫立在这片土地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