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羡慕马拉松大神!

跑者~刘楚楚

<p class="ql-block">1、训练强度太大了!如果要想达到职业拿奖金的水平,一个月至少要跑600~700公里,这是什么概念?一天至少要25公里,早晚都要练的节奏,太累了!再说,我们作为大众跑者,根本没有多少时间跑步,即便日常打卡,都是忙里偷闲。专业跑者上班即跑步,而且起跑就是25公里打底,除速度训练之外,基本上日晒雨淋,跑得面黑肌瘦,一般人吃不了这个苦,所以心怀敬畏,尊重专业,理性奔跑吧,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精英大神。</p> <p class="ql-block">2、职业跑者,都有职业病,跑马拉松更严峻!膝盖跟腱心脏都会落下顽疾!虽说跑步伤膝盖,我不爱听,但是盲目硬撑,绝对会出问题。老祖宗说过,凡事过犹而不及,可谓物极必反!没有办法了!马拉松想出好成绩,必须要透支身体边缘!大跑量,高强度,高频率是常态!有的长年累月在云贵高原训练,高负荷的训练之下,人都沧桑衰老了许多。90后看上去70后的沧桑感!而且膝盖都跑变形了!</p> <p class="ql-block">3、职业跑者几乎拿命拼,尤其黑人入关,竞争更加白热化,如果有稳定的工作,还是当作业余爱好就行了!这个钱真心不好赚。更何况还有几个月的真空期,夏训冬训需要积累,还有1.2月份迎接春节,7、8月最炎热,关键能比赛还得看黑人眼色,那些堪比马拉松收割机,给国内精英跑者造成了极大的杀伤力。真正能够从黑人堆里突围的凤毛麟角,除非你有何杰杨绍辉那种异于常人的天赋,否则还是找份稳定的工作,踏踏实实过日子吧,把跑步当作业余爱好就行。</p> <p class="ql-block">4、很少有职业跑者超过45岁的,45岁之后,还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所以趁早转行吧!随着年纪增长,以及人才辈出,到了45岁之后,竞技能力注定下降,恢复能力也不如之前,走下坡路之后,肯定就不能像之前那样跟人家拼刺刀了!可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到了一定的年纪还得学会做减法:跑少点,慢点跑,出身汗意思意思就行!跑步不在于一时快慢,而是健康持久,到了70岁还能享受赛道的氛围挺好。</p><p class="ql-block">最后背井离乡,舟车劳顿,的确很辛苦!有时候,竞争激烈,一分钱都赚不到呢!不稳定因素太多了!关键还是身体健康的问题,马拉松属于极限挑战,跑多了终究是不好。没有人成为基普乔格,但人人奢望成为基普乔格,可惜没那命。如果有稳定的工作,还是踏踏实实地做好分内的事情,跑步只能当作业余爱好就行!你说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