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屯溪水美,顺昌银杏更美

冉冉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的1989年,当时我在东山岛工作,有一天,邻居在自家阳台上晒白果,我没有见过那种中药,邻居告诉我那是白果,有药用价值,补肾,是银杏的果子。2000年元旦前夕我到四川,参观了武侯祠,在大门的左侧,一棵古老的参天古树矗立在天井里,树干高过屋檐,满树金黄,异常醒目。和我同行的彭老师伫立在树旁,凝视着树上的叶子,不很确定地自言自语,这是银杏吗?她看了我一眼,我摇了摇头,因为我压根儿没有见过银杏这种植物。我认真看了银杏叶子,玲珑可爱,像一把把扇子挂在树枝上。从此,银杏这种古老的植物深深植根在我的记忆中,成为美丽秋天的的代名词。其实,对于银杏的钟爱岂止是我,我的毕业于北师大的同事,每次讲起银杏,她的眼里都会闪烁着光芒。有一年秋天,她的考上北师大的学生特地拍了北师大银杏大道的图片给她看,可以看出她陶醉在金黄的梦幻里。这几年秋天,我都会想到银杏。都会产生到北方看看银杏的冲动。无奈前几年因为疫情,这一愿望被搁置一边。</p><p class="ql-block"> 这几年,各地很重视城市绿化,在厦门、龙岩老家的公园、小区或者家庭庭院也能看到银杏的身影。南方的银杏淹没在众多艳丽的植物中间,显得很不起眼。前几年,家人在老家的庭院种了一棵银杏,我很开心,以为在家里就可以观赏到银杏了。每次回娘家,我都会走到银杏树下关心它的长势。可事与愿违,这棵银杏长得不尽人意。它枝干细长,叶子稀疏,生长缓慢,令人心生怜惜。当同时栽种的异木棉已经花开满树的时候,它却像个长不大的孩子,独自缩在墙角,空有羡慕的份儿。似乎在说,这儿不是我的家,这儿不是我的家。</p> <p class="ql-block">  前段时间,我们看到厦门爱尚户外活动团组织去顺昌看银杏的消息,觉得是个好机会。而且头尾只有两天的时间,很适合我们这些带娃的奶奶外婆。群里有个姐妹发起,大家纷纷响应。我也没有征得家人同意,先斩后奏。以前只听说我们福建尤溪的银杏不错,根本不知道顺昌也有银杏可以观赏。初闻顺昌银杏可供观赏还是两年前,我的两个大学 同学趁疫情比较平静之机见缝插针去顺昌看银杏,发回几张照片,不过她们并没有大肆宣传顺昌银杏的美。</p><p class="ql-block"> 出发前几天,有个队友说她从事业余摄影的同学前段时间特地去顺昌拍银杏,结果看到叶子都掉光了,很失望,她奉劝我们不要去,去了肯定后悔;我大学同学前几天也去了顺昌,她说除了云台山的银杏还好,其他地方的叶子都掉光了。这些消息弄得我们心乱如麻。但最后我们还是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奶奶们外婆们出门一次不容易,既然决定了就不要随意改变。结果我们都去了,一个都没有落下。</p><p class="ql-block"> 十一月二十五号早上七点,我们从SM准时出发。车上大约有五十来个人,大部分是大爷大妈级的,三五成群,大家热情很高啊!这次出游还是由李叔带队。七十出头的李叔还是精神抖擞,真佩服他旺盛的生命力。汽车开出厦门,往顺昌方向行驶,很快就上厦蓉高速。路上车辆不多,道路两侧群山连绵,绿意盎然。只是山上不时有些红叶映入眼帘,让你感到时令已是冬天。一路上我和朋友在感慨福建山多的同时,也为我们生活在清新福建而自豪。过了厦蓉高速,又开到永漳高速,随后又到了泉南高速,长深高速,有点开不到尽头的感觉。好久没有乘坐这么远的汽车,感觉很疲惫,我们开始发牢骚了。随即又自我安慰,能够暂时脱离繁琐的家务,和朋友边坐车聊天也是一种放松,这么想着又释怀了。车子终于开到福银高速,很快到了顺昌境内。汽车沿着河边行驶,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富屯溪”。亲眼目睹富屯溪,精神为之一振,疲惫顿时一扫而光。我仿佛又回到四十多前的地理课堂。富屯溪河面开阔,河水清澈,波平浪静。记得当年老师告诉我们,富屯溪、建溪、沙溪是闽江的源头,它们汇合在一起,成为滔滔的闽江。</p> <p class="ql-block">吃完午饭,我们急着去云台山看银杏。汽车往盘山公路开去,漫山遍野的青青翠竹和形态各异的杉木、松树令人目不暇接。我们终于到了上坪头。导游带着我们漫漫走到山顶。一到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地金黄的银杏叶。两棵古老的银杏相依相偎,树干已经变黑,像饱经沧桑的老人,叶子稀稀落落的。再往前走五十米左右,三棵千年银杏矗立在那,满树金黄。游客们欢呼雀跃不停拍照。女游客更是变换各种姿势摆拍。在银杏树下流连忘返。我们几个姐妹开心得忘乎所以,为自己没有受别人意见左右而得意,表示不虚此行。我们坐了六个小时的车程,就是为了看这几棵千年银杏,值了!踩在细软的银杏叶子上,看到满地满树的金黄,感到这是这个秋天最美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原来只知道婺源的篁岭晒秋,每年秋天,篁岭错落有致的徽派建筑和屋顶上一簸箕一簸箕的红辣椒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令全国各地游客慕名前往。殊不知在我们福建的顺昌也有上湖晒秋。上湖村是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海拔672米,全村四十一户人家,180左右人口。被福建省评为最美乡村。这里林木葱笼,空气清新,是天然氧吧。吃完早饭,我们便去上湖村游玩,一进入村口,“上湖晒秋”四个字让我们喜出望外。在这高山之上,竟然有这么开阔的地方。村庄四面环山,云雾缭绕,村口有一方池塘。水面平静。池塘后面有几十栋错落有致的两层白墙黑瓦房子。人和自然多么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这简直就是一幅水墨画。张纪中版《西游记》的高老庄就在此地拍摄。走近“高老庄”,几棵古老的银杏光丫丫矗立于此,见证上湖村悠久历史。树下都是金黄的落叶,墙壁斑驳,大家在高老庄流连忘返,感觉到了世外桃源。这时,如果孙悟空跳将出来,和我们表演七十二变才好呢。</p><p class="ql-block"> 上湖村历史悠久,村庄后面有几棵古老硕大的枫树,红得像火。村庄周围有一条小渠环绕,水流清澈。突然想到一句古诗: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这不就是写上湖村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