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促发展•携手共进步》

张苹华

<h3>  “初冬乍暖之际,春意朦胧之时”。为进一步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辐射的作用,真正落实提升团队教师的专业素养的要求,激发师生热爱语文学习的热情。2023年11月27—11月29日,普洱市初中语文张苹华名师工作室成员及学员20多位语文教师齐聚西盟县民族中学,参加由张苹华名师工作室和西盟民族中学语文组校本研修的集体培训活动。</h3> <h3>  本次联合教研的研修内容由三部分组成:<br>一、课堂教学展示;<br>二、集体评课议课;<br>三、专题讲座:核心素养下语文学科如何开展校本研修活动。</h3> <h3>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质量决定教育质量。课堂教学更是学校教育中最常态、最基本、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核心素养下语文学科如何开展校本研修,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以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h3> <h3> 西盟民族中学赵颀老师执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首先赵老师让学生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范读正音、品读对比、悟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认识并理解孟子“仁”的含义,最后在掌握“仁”的现实意义。期中又引导学生分析的环节对比巧妙:君主认为“想要…就要…”;孟子认为:想要取胜,就要人和;想要人和,就要“得道”;想要“得道”,就要施行“仁政”。赵老师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古代先哲的仁爱思想,引导他们在生活中体会“仁”所蕴含的哲理与审美价值,从而增强了学生们的文化自信。</h3> <h3> 西盟民族中学鲁东华老师执讲苏轼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对此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体裁。</h3> <h3>  这首词就是作者离开黄州多年,写自己在密州出猎时的一种生活状态。鲁老师紧扣一个“狂”字分析,接着由“狂”转“愁”表达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整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壮志难酬的苦闷,也抒发了他企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愿望。</h3> <h3> 西盟民族中学钟梓文老师《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莫顿亨特创作。他是一位著名的美国作家,可称的上是文武双全。曾经写下了600多页的长篇小说,也曾开着飞机到德军营地的上空侦查,这样的他之所以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靠的是童年在悬崖上父亲给他上的一课 。<br>钟老师通过记叙文的六要素分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告诉同学们如何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走一步,再走一步!</h3> <h3>  溪流走一步是江河,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br><br>  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将不一样;<br><br>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春;<br><br> 挫折走一步或许是失败,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br><br>  咫尺天涯路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br><br>  于是就没有了下一步,于是就没有了路;<br><br>  路尽天绝处,尝试着再走一步;<br><br>  万水千山,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h3> <h3>  张苹华老师进行作文专题讲座。首先,对近三年的中考作文的命题方式进行了考情分析,让学生了解近三年作文的设题方式、选材特点及命题规律,接着结合教材,分析教材中作家在建构文章结构的方法,带领同学们一一分析,最后引导同学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中考写作的结构文章的的方法和技巧。</h3> <h3>  课堂有效对接了教材,抓住建构文章的整体思路,通过文本一一分析,让学生一步步理解作文的结构,思考如何建构文章结构。整堂课以学生为本,通过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及范文分析等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建构结构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范文细节进行深入剖析,不仅注重方法点的点拨,还总结出写作的规律。</h3> <h3> 【评课环节】</h3> <h3> 西盟县民族中学教研组长刘娇老师几点感悟:1.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课堂上如何把各个环节巧妙衔接起来,带动学生的学习节奏,也是我们备课时的一个重要环节;2.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真诚,以鼓励性语言为主;3.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课堂上能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时把控教学方向。</h3> <h3>  孟连一中的鲁杏老师对三位老师的课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教学建议。</h3> <h3> 赵颀老师:《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部分:初读、品读、悟读。品读部分可圈可点:<br>1.“品读”环节——以“想要……就要……”的句式帮助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很有创意。<br>2.“品读”环节中拓展了孟子有关“仁”的三个句子,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仁”的含义。且由家国之仁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仁,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主旨突破很巧妙。<br>教学建议:“译读”环节多给自由讨论的时间,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内容。<br>  鲁东华老师《江城子•密州出猎》:<br>1.教师范读效果很好,点燃了课堂,整节课学生激情昂扬;<br>2.教师耐心引导,积极鼓励学生,调动了学生积极性;<br>3.老师幽默风趣,课堂氛围好,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br>  教学建议,发现学生误读时,希望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br>  钟梓文老师《走一步,再走一步》:<br>新课导入环节,引入巧妙,激趣性强 ,较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br>  教学建议:文本分析部分可以再设计一下,结尾部分就能很好的体现一课一得。</h3> <h3> 【校本研修环节】</h3> <h3>  “没有目的的出发,都显得比较徒徒劳”。西盟,地处边疆,许多孩子不爱阅读,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给教育教学带来很多困扰。学习和借鉴思茅四中校本教材的经验,经过深入的沟通交流和西盟民族中学的老师达成了一致,准备在他们学校开展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校本研修课程。</h3> <h3>  一、研究校本课程——整本书阅读的教学<br>1.发现经典的审美价值;<br>2. 理解作品的文化传承;<br>3. 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 ;<br>4. 历练学生的思辨品质;<br>5. 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br>6. 适应新的教考评价。</h3> <h3><br></h3> <h3>二、整本书 阅读 的实践操作<br>1. 选定书目,找到引人易懂的文艺理论 ,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人物形象;<br>2. 引入时尚的影视作品,引发学生思想价值审美诉求方面的思辨;<br>3. 引入不同朝代和国籍的作品,指导学生在语言运用上有所追求;<br>4. 创设多维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完成整本书阅读;<br>5. 精心设计一两节导读课 ,开启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之旅。<br></h3> <h3>  三、搭建平台,示范引领。我们邀请西盟民族中学的语文教研组组长刘娇老师到普洱市思茅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我们的周五开展的“相信种子•相信岁月”读书会,希望她通过观摩、学习、沟通、交流把这种方式结合他们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推广,让校本课程落地生根,造福每一个孩子。</h3> <h3>  教育是一个世界 : 所有教师都要驻足其上,走到这条宽阔的大道上,走出一条属于自身的教育家精神孕育和成长之路。</h3>

学生

西盟

一步

老师

校本

教学

课堂

研修

品读

整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