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松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 在我的认知里,大兴安岭的森林中生活着三种松鼠。其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松鼠通体黝黑,胸前带着白花,大小近似于小猫。它们主要生活在樟子松林内,以树籽为食。在我们这里,这种松鼠俗称“黑鼠子”。它的皮毛质地优良,可以制成裘皮大衣。在我儿时的那个年代,它更是猎人们首选的狩猎目标。</p> <p class="ql-block">体型最小的松鼠只有手掌大小,通体黄白相间,很是可爱。它大多生活在林间地头,以野果和庄稼为食,随处可见。这种小型松鼠我们称它为“花鼠子”。</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松鼠体型接近“黑鼠子”,颜色灰黄、没有花色,通常出没在陡峭的岩石间,是比较少见的一个品种。我们管这种松鼠叫“灰鼠子”。</p> <p class="ql-block">"我之所以对‘灰鼠子’印象如此深刻,缘于儿时的一段难忘记忆。记得那是我六七岁的时候,大概是在夏季六月份前后的一个中午,我刚放学回家,妈妈正准备午饭。我和弟弟站在院子里,远远就看见我爸手里拎着个东西往家走,身边还围着几个放学回家的学生,他们好奇地看着我爸手里的东西。走近了才发现,原来我爸手里拎着一个用绳子捆着的‘灰鼠子’,那‘灰鼠子’还在拼命挣扎,蹦蹦跳跳的。 我和弟弟看到后,别提有多兴奋了,以为我爸给我们弄来了个宠物。我爸拿着这个‘灰鼠子’走进屋里,给妈妈看了一下,说今天中午就吃它了。我和我弟一听,立刻表示反对。我妈和我爸就解释说,这个野生的‘灰鼠子’是养不活的,而且它的牙齿非常锋利,容易咬伤人。最后,他们还说灰鼠子的肉很好吃。一听说灰鼠子肉好吃,我和我弟对养小动物的兴趣瞬间就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想想那个年代,用东北话来说,“月吧”(一个月)的都吃不上一顿带肉的菜,那叫一个馋啊。现在还记得特别清楚,我妈做的是干炒灰鼠肉,那肉很细腻,口感有点接近鸡肉,但比鸡肉更有嚼劲。野生动物的腥膻味好像一点都没吃出来,现在还能想起我和我弟一人分到一个大腿肉的情景,真的是记忆犹新。那个时候,虽然物资匮乏,但一家人相亲相爱,有好东西总是一起分享。特别是有好吃的,我们一家四口都互相谦让。如果我爸妈不多吃,我和我弟也舍不得多吃一口。特别是我爸不在家的时候,我们家有好吃的基本都能剩下,不是吃不了,也不是不爱吃,而是留着等我爸回来一起吃。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最近网络上特别流行的一条视频,让我深受感动。视频里提到了“东北五大谎言”:亏本甩卖、旺铺转让、高价回收、上车就走、妈不爱吃。 其中一句“妈不爱吃”,勾起了多少人的回忆。</p><p class="ql-block">想想那时候,每次家里有点好吃的,妈妈总是会说“妈不爱吃,你们多吃点”。其实,哪里是她不爱吃,只是她想把好的都留给我们。这句“妈不爱吃”,蕴含了多少母爱和牺牲,又让多少人在长大后,每当想起都心头一暖,同时也带着一丝愧疚。 如今,虽然生活好了,物资也不再匮乏,但那份家人之间的爱和牵挂,却永远都不会改变。每当我想起那些年的点点滴滴,都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因为,那些记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