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服饰之美——压襟

村夫草堂

<p class="ql-block">压襟,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压住衣襟的东西”,是清代服饰中的一个重要配件,不仅可以使衣物平顺,体现出人的仪态美,其上的铃铛等饰物,在人们行走时,也能发出轻柔悦耳的声响,让人听之心生愉悦。想来,有幸生为华夏女子,不仅有好的诗词滋润心灵,还有好的饰物让人摇曳生姿。</p> <p class="ql-block">压襟是衣饰挂件,压襟长度一般有10厘米左右。由于压襟只是压衣领,所以比较短。是古代女子挂在胸前的配饰,多为银质的,佩挂于衣襟的右上方,此物又名“事件儿”,自唐代出现,流行于明清时期。</p> <p class="ql-block">压襟的样子还是很独特的,上端是单条有带钩的银链子,刚好能挂在右侧胸前第二颗扣子上也可简单用丝线编制,;中间部分为事件的主件,称为“事件压口”,体型较大;下端以银链缀着小件银器、铃铛或流苏。</p> <p class="ql-block">压襟是古代女子挂在胸前的配饰,古代女子在节日或重大场合会把压襟戴在衣襟右上方,起到装饰、美化和固定衣襟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该物品不可以戴在中间,一是不美观,二是容易掉,该物品正确的佩戴位置在旗袍右胸第二颗扣子,现代服饰中的胸针也恰巧在一样的位置,所以也可以被叫做“东方胸针”。</p> <p class="ql-block">喜欢古装剧的人,一定对压襟不陌生。古装比较肥阔,风一吹就鼓起来,如果用小物件压住些,就不会把衣服吹起来。压襟从钩在盘扣上的组件开始,就极为讲究。有的是细细的长条,有的则是一件镂空或者立体的造型。而中间部分造型各异,方形、圆形、花瓣儿形,各有特色。结尾处更是精彩。可谓余韵悠长,不仅有铃铛、流苏,珏环,还配以琳琅满目的小工具。有诗云:“只闻香袭人,不知香何因。抬头看少妇,胸前动压襟。”这压襟里,盛放的就是香囊。</p> <p class="ql-block">压襟的基本形制是上、中、下三部分衔接而成器,上端是单条有带钩的银链子,也可简单用丝线编制,刚好能挂在右侧胸前第二颗扣子上;中间部分为事件的主件,称为“事件压口”,体型较大;下端以银链缀着小件银器、铃铛或流苏。</p> <p class="ql-block">古人用银、象牙、翡翠、玛瑙做压襟。古人是讲究美的,他们把生活智慧和生活美学结合起来。比如压襟,本来是实用性的,却彰显其文化底蕴和吉祥的祝福。压襟的动态结构与衣物连接起来,造就了它随步摇曳的姿态,体现着佩戴者的动态美。身着旗袍,佩戴压襟的女子,举手投足间荡漾着温柔的优雅,散发着淡淡的馨香,一步一摇曳间,有悦耳的音声,那是压襟在轻移莲步间的叮当作响。压襟的长条形设计,还有拉长身材比例的效果,能够平衡衣物与身体动与静、松与紧,充满了妙思。</p> <p class="ql-block">还有人在走路时压襟上的坠饰彼此相触,发出轻柔细碎悦耳的声响,听之令人心生愉悦。雕琢成蝉、蝙蝠、鱼儿、牡丹、云雀等形状,象征着美好的寓意。下以银链缀着刀、枪、剑、戟、镊子、剔牙钩、耳挖勺儿、粉盒等小件银器,少的三样,多的九样,缀五样的比较常见,称“压襟五事”,也有的只缀着铃铛或流苏。</p> <p class="ql-block">窈窕淑女把压襟别的盘扣处,顿时凭添了几分韵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身材婀娜的美女,穿上美丽的旗袍,再佩戴上一串压襟,一定摇曳生姿,风情万种,更显得人袅袅婷婷,充满了仪态万方之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压襟之美一定是古典之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