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1月25日,全县高三文化课老师齐聚水家湖,参加2024届高三复习备考研讨会,这是我县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地点在一中新校区。我们乘坐的大巴7:00在校门口准时发车,7:55到达。初冬的早晨,太阳浮在地平线上,像一枚还没烤熟的烧饼。推门下车,寒风忽起,冷气嗖嗖,透骨入髓,刹那间把我们缩小一半。这是我第一次来新一中。下车第一眼,我就被她的建筑的美震撼到了:高大、端庄、气派,别具艺术匠心。可惜开会时间在即,来不及仔细观赏,就随鱼贯的人群游进了会场。刚入座,有人传过来签到表,大家都接力赛似的,写下各自的姓名、单位以及手机号,与此同时,各位领导依次落座主席台,会场波浪般的喧嚣,迅即归于平静。</h3> <h3> 稳居C位的是县教研室余主任,他是英语教研的老资格,做教研员时就多次到过下中,彼时书生意气,朝气蓬勃,如今短疏的头发已经花白,像发育不良的草皮,只有炯炯的目光,依旧闪烁着温和与智慧。的确,比起其他行业来,从事教育的人要格外呕心沥血,而血是有尽的。余的左边坐着一中陆校长,曾在168做过教学主管,据说其行事稳健,工作扎实。陆随后的讲话也在侧面印证了这种风格:简洁明快,直接到位,符合普众对教育领头人的期待。<br> <br> </h3> <h3> 自从Chang feng No.1 Middle School在两年前改制,名字前加了一个前缀"合肥168教育集团",我对她的感觉就莫名其妙的奇怪了起来,有时无端的觉得她是个闯进国门的外敌,掠夺了我县最宝贵的智力财富;有时又觉得她是从天而降的蝙蝠侠,挽长丰教育颓势于既倒。有时觉得她是榜样是引领是希望,有时却又觉得她联袂Bei cheng与Heng An,三剑客第一批次"虏取"优质生源并吸引社会最多关注,从而在客观上施加于其他兄弟学校新的竞争不公。每当这么想的时候,我就不禁记起谁写的诗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而生死之间,多少涅槃的凤凰飞起,多少折翅的苍鹰坠地!<br> "各位老师!现在请跟着引导员,按学科到相应教室听公开课",那位主持领导宣布了接下来的程序,他的语音庄严而低沉,但中气充沛,铿锵有力,字字如砖,砸破了我遥远的思绪。我抬起眼皮,揉了揉眼睛,仿佛十年的尘梦归来。</h3> <h3> 英语公开课安排两节,8:25开始,在一楼合班教室,学生为高二某班。第一节授课者是一中Shen老师,内容是读后续写。第二节授课者是北城中学Pang老师,内容聚焦材料作文,演示申请信的写作。两位主讲老师均为女性,年纪30冒尖的样子,就教育行业而言,正在花样年华。她们口齿伶俐,表达流畅,课上得不错。两位老师的亮点首先在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如多媒体的操作,PPT的制作和演示等,都非常娴熟。其次是她们年轻,活力充沛,更容易融入并激发学生的热情。这两点都是老教师所欠缺的,技术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年龄则没法抗衡。有位诗人曾写到:"城市慷慨亮整夜光,如同少年不惧岁月长"。年轻才是最大的资本,最大的优势啊!<br></h3> <h3> 公开课之后,围绕刚才两位老师的教学演示,展开点评与讨论。与会的每个学校推出一人站起来发言。但是大家似乎都不愿主动开头,这符合老师们的特点,他们在课堂上可能教学有道,妙语连珠,但在其他公开场合,则往往比较沉默,谨言慎行。我本人就是个典型,哪怕是跟家人在一起,我都像个默僧,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也是惜字如金,简洁得如同打电报,而电报早已消失,如同一截废铁沉入光阴的深处,锈蚀得不见踪影。<br> 这样的冷场不可接受。于是,主持讨论的张组长看着登记表,一个一个学校地,直接点名。这样,气氛才热烈了起来,大家各抒己见,总体上都是对公开课的肯定和赞扬,并表示从中得到了启发和裨益,而缺点则基本不提(比如实用性,比如基础薄弱学生的接受度,等等),或者干脆一语带过。这样的时候,你能更深地体会到1200多年前李白那两句诗的意味:"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比较起来,我个人觉得其中一位老师的发言实在,他说:"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四个字——因材施教。"<br> 可惜,这四字古训,如今早已被不断"创新"一路狂奔的教育理念所遗忘,如同人们在追逐早晨的阳光时,遗忘了昨夜的星辰、昨夜的梦。<br> 于2023.11.26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