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摄赏评】幽兰野草竞芳菲

崔明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本篇文字 崔明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图片摄影 被评者</span></p> <p class="ql-block">秋泛黄,暖夕阳,炊烟袅袅,河水清凉—— 读此美摄,我不想继续用华美的语句去形容秋的景色,更不想用动听的诗章赞美可爱的小姑娘。然而,我只想感谢该美篇的作者,我只想为孩子的爸妈鼓掌!因为,他们知道该让女儿走下温床,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徜徉。我赞赏她们懂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没有前景没有希望,我佩服他们知道温室里的鲜花虽然娇艳却经不起雨打、更耐不得风霜,我点赞他们知道第一教师的责任所在,我祝贺他们打开了如何培养教育孩子的妙计锦囊!</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选自冰点所摄《收稻子啦》</span></p> <p class="ql-block">像雨后的花枝俏丽在绿丛之间,绽放的笑脸似含满露珠的花冠,摄影家用镜头释放着童稚的天真浪漫,也传递着童真的心声与召唤,你唤回了和风唤回了细雨,你唤回了草绿唤回了花鲜,你唤来了彩蝶纷飞翩跹起舞,你唤来了知了的鸣唱、燕儿的呢喃,你把严冬唤回了春暖,你把鹤发唤回了童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选自古月所摄《童年》</span></p> <p class="ql-block">最美不过桑榆景,</p><p class="ql-block">晚霞尽然夕阳红,</p><p class="ql-block">老有所乐,浸着满满童年梦,</p><p class="ql-block">晚霞异彩,含着浓浓不老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选自花蕊所摄《闺蜜们的田园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芳草绿地,青翠欲滴,形态鲜活的小猫咪,在生命的绿色世界里嬉戏,栩栩如生,活现着大地精灵的生生不息。作品没有创作前期的构思与策划,出于巧遇得于灵感,信手拈来,赋予心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选自YAN所摄《小区里的猫咪》</span></p> <p class="ql-block">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或一个作品,总要想着给人点什么,自己又获得了什么才有意义,否则只能是一张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漂亮脸蛋而已,有何内涵更何谈艺术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只多是无益无害而已。美摄:《爱》的作者以独特的视觉,用一张照片中的画面语言便形象地将打工族的亲情、爱情、乡情以及社会地位,家庭状况等复杂的心理体现的淋漓尽致。引导他们面对现实,体现社会价值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以消除他们诸多的无奈与困惑。作品以小见大,以点见面,有思想、有内涵、有意义更有价值。正能满满,点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选自影子所摄《爱》</span></p> <p class="ql-block">东东/文</p><p class="ql-block">麻花辫子系天真,</p><p class="ql-block">质朴勤劳聚一身。</p><p class="ql-block">林间小道歌婉转,</p><p class="ql-block">巧手轻裁几缕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笔者/对</p><p class="ql-block">东东小哥词儿妙,</p><p class="ql-block">怎比姑娘人儿俏。</p><p class="ql-block">碧草葱茏一点红,</p><p class="ql-block">恰似梅儿丛中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选自sweet蜜所摄《坛头村的女儿》</span></p> <p class="ql-block">作品,即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的并能以某种有形的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显然,并不是怎样的作品都可称其为作品,也不是怎样的艺术都可称其为艺术。而是作品因艺术而作品,艺术因作品而艺术。故真正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有个性化特征的创造。个性——艺术作品的活力与生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选自淡定之绝鹿西归所摄《怀勉》</span></p> <p class="ql-block">崔明祥:辽宁沈阳市人,本科学历,通俗文学作家,正高级研究员。一九六九年参军,一九七零年至一九七五年在沈阳军区装甲兵坦克第四师政治部任放映员、创作员、报道员、宣传干事等职。一九七七年转业到《辽宁群众文艺》杂志社任戏剧曲艺编辑。在职期间,创作的戏剧作品《窗口》、曲艺作品《列车历险记》、理论文章《家乡的艺贴心的曲》、《关于文化下乡的思考》和《关于少儿美术教育的思考》等四篇作品曾先后获得国家文化部设立的全国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 金奖两次、银奖、铜奖和优秀奖各一次,大型戏曲《1号防线》曾在《中国文化报》和江苏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的全国抗非戏曲作品征稿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其它曾获得中国剧协设立的曹禺戏剧文学奖小品小戏奖等各 类奖项八十余次。多种体裁作品在《解放军报》、《中国戏剧》、《民间文学》、《小说月报》、《曲艺》、《通俗文学选刊》、《中国课外教育》和国家文化部《中国文化报》、《文化月刊》、《辽宁 日 报》等报刊和杂志上发表小说、报告文 学、戏剧、曲艺、诗歌、故事、散文、理论、文艺评论等作品一千余篇,为省市电视台及各类文艺晚会及政府部门撰稿二十余台,其中代表作品为长篇系列通俗小说《商海奇观•三十六计新用系列》。退休前任辽宁省文化厅省艺术馆创编部主任。</p>

作品

唤回

艺术

曲艺

美摄

戏剧

文化

崔明祥

所摄

通俗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