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邓恩铭(1901年1月[18]-1931年4月5日),又名恩明,字仲尧,水族,贵州荔波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p><p class="ql-block">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曾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后又作为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1920年11月,邓恩铭与王尽美等人组织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1922年1月,邓恩铭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亲切接见。1925年2月,发动青岛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1927年4月,邓恩铭赴武汉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1929年1月19日,由于叛徒出卖,邓恩铭在济南被捕入狱[4]。1931年4月5日,邓恩铭和战友们被押到济南市纬八路刑场,慷慨就义,时年30岁。</p> <p class="ql-block">二、写作背景</p><p class="ql-block">诀别是1931年,党的一大代表邓恩铭给家中写的最后一封信,这首诀别诗表达了邓恩铭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家国情怀和对革命后继有人的坚定信心。</p> <p class="ql-block">一大代表邓恩铭:英勇就义 给母亲写下最后的诀别诗</p> <p class="ql-block">三、原诗</p><p class="ql-block">诀别</p><p class="ql-block">邓恩铭</p><p class="ql-block">卅一年华转瞬间,</p><p class="ql-block">壮志未酬奈何天。</p><p class="ql-block">不惜唯我身先死,</p><p class="ql-block">后继频频慰九泉。</p> <p class="ql-block">四、阅读感悟</p><p class="ql-block">邓恩铭怀抱着通过共产主义救中国人民于水火的伟大志愿,为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位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年轻人,用一腔热血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严守党纪、宁死不屈的伟大品格,他的精神值得后辈永远铭记。</p> <p class="ql-block">《诀别》原诗朗读</p> <p class="ql-block">李真 202302100220</p><p class="ql-block">李雅鑫202302100219</p><p class="ql-block">马于钦202302100222</p><p class="ql-block">王静雅202302100226</p><p class="ql-block">王雅琪202302100231</p><p class="ql-block">王雪茹2023021002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