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郑宽搭救小八路

业务员老孟

<strong>文史 | 往事 | 人物 | 胜迹 | 军政 | 轶闻 | 钩沉 | 明鉴</strong><h3> <h3><strong>2023</strong>年<strong>11</strong>月<strong>28</strong>日 第<strong>149</strong>期 总<strong>610</strong>期</h3></br> <p class="ql-block"><b>1938</b>年8月11日一早,银水村农民救国会干部郑宽到下石堡村开会,会议的内容是附近各村汇报为抗日根据地筹集物资的情况,并听取上级关于下一步的工作部署。</p><p class="ql-block">进入民国时期,已有数十户村民到银水沟、沙湖一带垦荒定居,但这里并未成为独立的行政村。他们大多来自南侧一山之隔的水峪、南窖二村,因紧邻五区的水峪村,在行政上归水峪村管辖。</p><p class="ql-block">1938年5月,房良抗日联合县政府在五区的长操村成立,党组织迅速开展发动群众工作,沿大石河谷向西很快就到了下石堡村。下石堡在九区(霞云岭一带)境域的最东段,距长操村二十五里左右,与东侧的银水只有四五里的距离。鉴于银水与下石堡村相邻,抗日政府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就将银水划归下石堡村管辖。郑宽具体负责银水的工作,所以他经常去下石堡村汇报工作和接受新的任务。</p> <p class="ql-block"><b>▲下石堡村</b></p><p class="ql-block">这次的会议溜溜地开了一整天。会议结束后,郑宽见天色已晚,便急匆匆地往回赶。他向东出了村,不一会儿就来到一个叫“大杨庄”的地方。忽然,他听到身后发出窸窣的声响,他以为是狼或者狗在跟随,但他一回头,见二三十米外有一个直立的黑影。他疾走几步,那个黑影也快速地跟进,他放缓脚步,那个黑影也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郑宽平时胆子就大,见跟随他的只是一个人,所以并没有害怕,就停了下来想看个究竟。</p><p class="ql-block">那个黑影逐渐接近。趁着月色,郑宽见是一个小伙子,从稚嫩的面庞看,年龄不过二十岁。只见小伙子上身穿着一件半袖衫,袒露着胸脯,因天气炎热走得急,“哈赤,哈赤”地直喘粗气,额头、脸上布满了汗水。</p><p class="ql-block">小伙子上来就双手给郑宽作揖,急切地说道:“大爷!大爷!我是八路军的通信员。可不得了啊!我们的队伍在王家台被土匪包围,我是跳窗户跑出来的,我们那两间屋子住的战士都被敌人杀害了,其他人的情况我还不知道呢!我要把王家台发生的情况赶紧向组织汇报!”</p><p class="ql-block">郑宽问:“你要去哪儿呢?”</p><p class="ql-block">小战士:“我现在只知道在南窖安子煤矿有咱们的抗日组织,那里有我认识的同志,其他地方有没有抗日组织我也不清楚。可我并不认识去安子的路,有劳您把我送过去吧!”</p><p class="ql-block">见小八路心急如焚的样子,郑宽答应了他的请求,带着他向回走了一段儿路,来到一个叫“井儿沟”的地方,从这里向南的一条山沟有通往南窖的路。</p><p class="ql-block">郑宽祖籍南窖村,十几岁时生父去世,随母改嫁到银水一李姓人家,住在“西台儿”自然片。这时他已是一个半大小子,就没有改随养父的姓氏。郑宽自幼有驼背的毛病,但长大成人后,养父还是花钱给他说了媳妇。成家没几年,母亲和养父不幸相继离世,郑宽的背也驼得越来越严重,不能生育儿女,妻子不堪忍受凄苦的生活,也离他而去。郑宽独自靠租种大户的几亩瘠硗的山地勉强过活。</p><p class="ql-block">郑宽是个热心肠的人,谁家有个婚丧嫁娶、大事小情,他总是张罗在头里;他又天性正直豪爽,哪里出现不平的事,又能行侠仗义,深得附近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于是就有了“大郑宽”的雅号。抗日组织到此来开展工作,将已三十出头的郑宽发展为中共党员,并让他担任银水村农民救国会的负责人。</p> <p class="ql-block"><b>▲银水村</b></p><p class="ql-block">1938年6月,平西地方工作人员和游击队随宋邓支队挺进冀东,平西抗日力量变得薄弱。原四区自卫团团首殷耀东一直对抗日武装收编自卫团的行为心怀怨恨,7月,他趁机勾结河南据点的日军,向房良抗日根据地进犯,直扑房良县政府所在地长操。房良县委、县政府奉命随部队向河北涞源、山西灵丘一带迁移。日军烧毁了房良县政府的办公房屋,并洗劫了大量财物,同时留守部分伪军驻守,对下石堡一带的抗日工作造成很大威胁。</p><p class="ql-block">郑宽与南窖的郑姓本家一直保持着交往,每年都要在银水至南窖间二十余里的山路往返几次,从下石堡到南窖的山路对他来说也是驾轻就熟。</p> <p class="ql-block">郑宽在前边带路,小八路紧随其后。为避免引起山下人员的注意,二人并没有点燃火把照明,而是借着月光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在路上,郑宽从小八路口中得知,他们所在的连队是要去宛平斋堂执行任务。二天前,他们傍晚行至王家台,在老乡家借宿,准备次日继续赶路。但村子当夜却被附近的土匪武装包围。二天来,部队做了几次突围,但未成功。今天早晨,他听到从院外不远处传来嘈杂的枪声。他判断危险在即,一骨碌从炕上跳下来,刚穿好一只鞋子,就听到大门被冲撞的巨大声响,他捡起另一只鞋子,已来不及穿上,就敏捷地从后窗跳了出去。随即传来大门被撞倒的声音,接着是一阵枪声。他翻越后墙拼命地沿沟谷的河滩向东飞奔,机智地冲出了匪徒的包围圈,经过数十里的奔波,于今晚来到下石堡。他判断,与他同室的战友们应该全部被土匪残忍地杀害了。</p> <p class="ql-block"><b>▲水峪大台岭</b></p><p class="ql-block">翻过一道东西走向的大山梁,来到水峪大台岭,隐约可见十余里外有微弱的灯光在闪烁,那就是南窖村。经水峪口,穿过南窖村,来到安子,郑宽顺利地将小八路交给了五区的党组织。这时已是子夜时分。郑宽到了南窖,在侄子家休息一夜,次日返回银水。</p><p class="ql-block">经查阅有关史料,小八路所在的部队与土匪遭遇的事件在平西抗日史上被称为“王家台惨案”。事件的简要经过是,1938年7月末,八路军五支队司令员赵侗带领部分随从人员离队,不久逃往重庆国统区。五支队在宛平斋堂的一个大队有叛变的风险。晋察冀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奉军区聂荣臻司令员之命,率领二团一个营和军分区特务营,从河北涞源出发,越紫荆关、野三坡,星夜兼程火速赶往斋堂去处理赵侗叛逃事件。8月8日晚,部队分驻堂上、王家台、霞云岭,不料遭到地方民团和土匪的袭击。住王家台的是八路军王茂全任营长的二营二个连,共一百五十余人。次日,霞云岭一带的九区民团和部分土匪约五六百人将村子包围,在把守了进出村的要道、切断八路军的退路后展开进攻。八路军先后组织了三次突围,均告失利,只好退守村内,以房屋街道为垒与敌激战,击毙匪徒数十名。10日,二个连采取分散突围的做法,大部成功突围。11日,敌人攻入村中,将未及撤出的战士杀害。此次事件,有60余名八路军战士牺牲。夜宿在堂上、霞云岭的八路军及时发现了匪徒的偷袭,果断撤出,未受损失。12月,从冀东返回平西的宋邓支队将霞云岭一带的九区民团击溃,并活捉了杨天沛、杨万芳、罗宗奎等首恶分子。1940年,房良联合县委在王家台村建了烈士公墓,以纪念“王家台惨案”牺牲的英烈。</p> <p class="ql-block"><b>▲王家台烈士陵园</b></p><p class="ql-block">此后,郑宽一直负责银水村农民救国会工作,积极组织各家村民为抗日根据地筹集粮秣、被服、鞋子,每次都能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解放战争中,他组织村里的民兵为我主力部队运送物资、抢救伤病员,领导农协开展了银水村的土改和土地复查工作。解放后,他继续为村里百姓的事务奔忙,终因积劳成疾,于1953年不幸去世,时年刚满五十岁。</p><p class="ql-block">郑宽鳏寡一人,没有留下子嗣,至今仍孤独地长眠在银水“小南地”的坟地中。但老百姓并没有忘记他对革命事业和银水村做出的贡献,其事迹仍在霞云岭一带广为传颂。</p><p class="ql-block">注:本文根据霞云岭乡银水村<b>韩正清</b>老人口述整理。</p> 编      辑:方   言图片来源:作者及网络投稿邮箱:870413692@qq.com<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主编微信:870413692公众号码:JXJSSJXJ<h3>  <h3><strong>(请扫描二维码关注【京西纪事】)</strong><strong></strong></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HVbv_by54rt5VLCueJKpY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