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行之旅《福建篇》

厚德载物

<p class="ql-block">  11日上午9点,我们俩从乐清市启程前往福建武夷山。经过420公里的路程于下午2点半到达武夷山景区,途中在南平的大庄服务区短暂休息。由于武夷山景区的门票是按天来销售的,我们到达的时间较晚,当天就不能进景区。我们直接去如家酒店入住,办理完入住手续,就去镇里溜达,晚饭在一家风味小吃店解决的,我们俩人点了两个菜化了36元。</p> <p class="ql-block">  大王峰又称纱帽岩、天柱峰,因山形如宦者纱帽,独具王者威仪而得名。大王峰位于万年宫西侧,雄跨九曲溪口,是进入武夷山的第一峰,海拔530米,上丰下敛,气势磅礴,远远望去,宛如擎天巨柱,在武夷三十六峰中,向有“仙壑王”之称。</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晚饭品尝了当地有名的溪水红眼鱼、岚谷熏鹅和皇帝豆,红眼鱼和皇帝豆非常好吃,再来武夷山还会品尝。</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晚饭品尝了当地的溪水小鱼、炒冬笋和皇帝豆,溪水小鱼翅多。</p> <p class="ql-block">  玉女峰位于九曲溪二曲溪南,因其酷似亭亭玉立少女而得名。玉女峰突兀挺拔数十丈,峰顶花卉参簇,恰似山花插鬓;岩壁秀润光洁,宛如玉石雕就,乘坐竹筏从水上望去,俨然是一位秀美绝伦的少女。“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这就是玉女峰风采神韵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玉女峰与大王峰隔溪相望,象一对脉脉含情的恋人,铁板嶂横亘其间,好像故意从中作梗。</p><p class="ql-block"> 一天,玉女驾云出游,被武夷山美景所迷,并下凡与大王相亲相爱。不幸此事被铁板鬼知道密告了玉皇,玉皇大怒,下令捉拿玉女归天,玉女不从,定要与大王结为夫妻。铁板鬼便施展妖法将他俩点化成石,分隔在九曲溪两岸。铁板鬼为讨好玉皇,也变成山岩横亘在两恋人之间,日夜监视他俩。这就是现在的铁板嶂。</p> <p class="ql-block">  武夷山并联峰,也叫双乳峰。</p> <p class="ql-block">  武夷山九曲河风景,九曲溪发源于森林茂密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全长62.8公里。进入风景区的一段河流除受河流自然弯曲的作用之外,还受多组岩层断裂方向控制,形成深切河曲,使9.5公里长的河流,直线距离仅5公里,曲率达1.9。九曲溪水流清澈,水源充沛,水质达国家地面水Ι类标准。</p> <p class="ql-block">  武夷山天游峰顶俯瞰九曲河</p> <p class="ql-block">  25日上午9点,我们从武夷山景区启程前往平潭岛。经过370公里的路程于下午1点到达平潭老城,途中在宁德五华山服务区短暂休息,并经过16公里长的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进入平潭岛。下午我们去君山驿站海滩、镜沙海滩和仙人井三个景区。</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我们驱车16公里来到君山驿站海滩,当时阴天、风很大、也很凉,在海边拍了照就赶紧上车返回了。</p> <p class="ql-block">  从君山驿站行驶了8公里到达镜沙海滩,由于风大浪高,看不到如镜的沙滩,到此一游结束行程。</p> <p class="ql-block">  从镜沙海滩乘车前往仙人井,快4点钟到达仙人井景区。景区的海边也是风很大、海浪也很高。</p> <p class="ql-block">  平潭岛的东海仙境是看海视野比较开阔的一处,海浪拍打礁石的景象也很壮观,当地人比较推荐的一处景区最出名的是“仙人井”,仙人井是天然海蚀洞,深43米,圆筒状,形如巨井,井底有三小洞与海洋相通,涨潮的时候白浪翻腾,比较好看。仙人谷好似一座大山裂开的山谷,谷底可供游人游玩,海上有雾的时候,会有雾从海面飘向谷内,唤作仙境。</p> <p class="ql-block">  仙人井景区的海滩</p> <p class="ql-block">  仙人井景区的海滩</p> <p class="ql-block">  26日上午8点30分出发到寨顶村海滩游览。</p> <p class="ql-block">  9点10分到达海坛古城,海坛古城不是所谓的古建筑,而是新建的仿古建筑。虽说感受不到历史的沧桑,但还是值得一游的。</p> <p class="ql-block">  海坛古城的望海楼</p> <p class="ql-block">  海坛古城牌坊</p> <p class="ql-block">  海坛古城的海坛镇总兵署</p> <p class="ql-block">  坛南湾可以说是平潭岛比较火的一处沙滩了,这里的沙子超细腻的,光脚走完全不硌脚的那种,这里也是看见蓝眼泪的概率最大的地方,不过蓝眼泪一般都是盛夏气温30度以上才会出现,可遇不可求的东西,没看到也是很正常的。</p> <p class="ql-block">  11点20分到达平潭将军山景区,将军山位于平潭岛的东南角,原名为老虎山,因1996年在此地举行的军事演习,有128位将军参与观摩,为此改名将军山。</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将军山,开车离开平潭岛,途中在莆田东进服务区短暂休息,经过170公里的路程,于下午2点半到达惠安县崇武镇,入住悦海花园酒店。</p><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45分我们去西沙湾海滩游览,在游览过程中发现海边有个天下第一庙。当时没有明白是啥意思,走近一看才明白原来是为了祭奠27位烈士而建的庙。</p><p class="ql-block"> 游览回来4点半,因中午没有吃饭已经饿了,但在崇武镇里却找不到开门营业的饭店,没办法只好找了一家螺狮粉店,吃了一碗螺狮粉解决了晚餐。</p> <p class="ql-block">  27日上午8点半出发去崇武古城。古城距我们的驻地也就千八百米,步行20分钟就到了。</p><p class="ql-block"> 崇武古城的城墙是600年前明朝修建的,目前基本保持历史原貌。</p> <p class="ql-block">  崇武古城的海滩</p> <p class="ql-block">  在崇武古城海滩拍照的“惠安女”,以及古城墙的瓮城。</p> <p class="ql-block">  9点40分参观完古城,叫车去大岞村惠安女风情园。在风情园游览了30分钟,乘公交车221路回到住处。游完崇安给我的感受是,以后在小地方千万不要乘公交车,公交司机很排外,问路说不知道,让你去派出所问,而且在我们下车站不停车,特意越站在下一站才停车,太恶劣了。</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开车离开崇武镇前往泉州,全程50公里的路程,于下午1点半到达泉州市,入住西湖边上的舒曼酒店。办理完入住手续后乘车前往开元寺和西街。</p> <p class="ql-block">  泉州钟楼和开元寺的仁寿塔。</p><p class="ql-block"> 泉州钟楼是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的中心地标,始建于民国23年(1934年),本体以西洋风格建造又融合闽南风格,是福建省首屈一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泉州钟楼位于东西街十字路时建的标准钟楼。钟楼高13.8米,由留英设计师设计,具有欧洲风格。泉州钟楼与东西塔、谯楼等成为古城独特的景色,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目前,钟楼的钟由机械钟换上石英钟,钟楼还装上了节日灯,夜幕下的钟楼放射出新的光辉,更加灿烂夺目。</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开元寺的山门与天王殿合二为一,现存建筑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殿内石柱为梭柱,石柱上有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是朱熹所撰,由弘一法师所书。</p><p class="ql-block"> 开元寺的千年桑树是自然奇迹,它是千年前人工种植的桑树,因雷劈导致桑树一分为三。</p> <p class="ql-block">  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十年才完工。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塔为框架式的结构。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顶柱的护斗出华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石梁与粱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稳固的基础,配置着符合力学原理的坚实塔心,使这座重达一万多吨的建筑物虽经历 700多年风霜雨露而巍然不动。公元 1604年的八级地震,也无法动摇动它的根基。石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显得轻盈。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这样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动和美观。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之时,铎1声叮咚,悦耳怡人。塔顶有八条大铁链,连结八个翘角与刹顶,显得气势磅礴,紫气飘摇。每一层塔壁上还刻有十六幅浮雕,分别刻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和佛乘,共计 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巧夺天工。</p> <p class="ql-block">  仁寿塔是五代梁贞明三年(公元 917年)王审知由福州泛海运木来泉州建此塔,初名“无量寿塔”。北来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奏请赐名“仁寿塔”,前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 1237年)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又叫紫云大殿、百柱殿,因黄守恭捐桑树园建寺的传说,又有“桑莲法界”的美称。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达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远,外观雄浑,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 大殿正中供奉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两旁增塑五方佛,殿后供奉圣观音和十八罗汉。</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后面有两根雕花石柱,这样的石柱共有四根,两根在大雄宝殿后面,另外两根在天后宫。只有这一根石柱上雕的画面与众不同,在我国仅此一件,在南亚比较常见。</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的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  甘露戒坛为古代佛教四众弟子受戒之所,是全国佛教寺庙中近存的三处古戒坛之一。戒坛殿始建于宋代天禧三年(1019年),清代康熙五年(1666年)重建,建筑面积636.68平米,作五重檐八角攒尖顶式,坛顶作藻井,柱头铺作及铺间也有二十四尊飞天乐伎,手执泉州南音乐器,这在中国寺庙戒坛中独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的双塔</p> <p class="ql-block">  承天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巷东侧,又名月台寺,初名“南禅寺”,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公元957-958年)建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为闽南三大丛林之一。承天寺历代屡经重修,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泉州三大丛林,有“一尘不染”、“梅石生香”等奇景,原为五代十国时期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的南花园。</p><p class="ql-block"> 元代寺内建有七级浮屠,明嘉靖时,又增建檀樾祠,但屡遭兵焚,历代屡经修葺。现存寺宇是清康熙三十年(1692年)重修的,寺内有七座宋代石塔及石经幢。大雄宝殿前有两口“放生池”,池旁有两座“飞来塔”。</p><p class="ql-block"> 承天寺承天寺屡修屡废,历经千年,建筑规模却越来越大,鼎盛时期殿宇曾达40多座,海内外许多名僧大德出其门庭。文革期间寺宇大毁,弥勒殿、法堂、钟鼓楼、廊庑及山亭塔幢等等被毁。承天寺是85年在原址重修的。</p> <p class="ql-block">  泉州第一餐在醉得意吃的是干锅蒜烧青鱼片、肉片青笋干和冬笋;</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晚餐在醉得意吃的是干锅海鲜、菠萝咕咾肉和肉片青笋干。</p> <p class="ql-block">  28日上午9点打车前往清源山景区。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p> <p class="ql-block">  清源山入口的石刻</p> <p class="ql-block">  孔子问道于老子,现代人从中解释。</p><p class="ql-block"> 清源山宋代的老子造像。</p> <p class="ql-block">  老子是天下第一的</p> <p class="ql-block">  宋代的老子造像</p> <p class="ql-block">  清源山上的福、禄、寿、喜。</p> <p class="ql-block">  清源山的千手岩</p> <p class="ql-block">  清源山上的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  清源山上的弥陀岩</p> <p class="ql-block">  清源山上的欧阳书院</p> <p class="ql-block">  清源山上的第一山</p> <p class="ql-block">  下午2点我们到泉州博物馆参观。不巧的是二楼在维护,只能参观一楼部分。</p> <p class="ql-block">  泉州博物馆位于清源山下的西湖公园北侧,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举办有“泉州历史文化”、“泉州南音,戏曲艺术”等基本陈列、以及“泉州古代书法”、“泉州民间收藏”等展览。</p> <p class="ql-block">  泉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泉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泉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15点30分到达崇福禅寺游览。崇福寺位于鲤城区崇福路,初名千佛庵,后改名崇胜寺、洪钟寺、崇福寺,与开元寺、承天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1982年被福建省政府定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崇福寺是泉州少林寺废后传授少林武功的又一寺院。重修后大雄宝殿的风格保持明代规制,有应庚塔、千人鼎、大洪钟崇福寺“镇山三宝”。大洪钟,铸于明初,声音宏亮,“崇福晚钟”为泉州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崇福寺始建于北宋初年。《泉州府志》载:“崇福寺故在城外,宋初陈洪进有女为尼,以松湾地建寺,拓罗城包之,名千佛庵。</p> <p class="ql-block">  崇福禅寺的兜儿天宫、大雄宝殿,都是按照原建筑风格新建的。</p> <p class="ql-block">  崇福禅寺的钟楼和鼓楼,是按照原建筑风格新建的。</p> <p class="ql-block">  应庚塔是崇福禅寺仅存的宋代建筑。古塔始建于北宋时期,以硕大的花岗岩垒砌而成,仿木楼阁式外观,应庚塔为八角七层阁楼式实心石塔,底部周长8.16米、高10.9米。十一米,正应了佛家所说的“七级浮屠”。</p><p class="ql-block"> 传说中,此塔有“应利”的神通,塔所倾斜的方向,将得到某种庇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家庭美满,因此此塔被人们称之为“应庚塔”。</p> <p class="ql-block">  16点15分到达泉州文庙,不巧的是大成殿正在维修。泉州府文庙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中山路。唐开元末年始建,初为“鲁司寇庙",唐末五代改为“宣圣庙”,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4年)移至现址,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建,至嘉泰元年(1201年)建造棂星门,规模逐渐形成。历代屡经修葺,清乾隆年间对殿、庑、庭院、仪门等进行了大面积修缮。泉州府文庙是中国东南现存规模最大,包含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建筑形式于一体的孔庙古建筑群。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主体建筑贯穿于南北中轴线上,有大成门、金声门、玉振门、东西庑、大成殿等,皆保留着宋代石质建筑基础、台基等。建筑木构件为清代按原貌复建。</p><p class="ql-block"> 大成门东西两端连接金声、玉振两旁门,成为一体,现存系清末建筑。大成门与金声、玉振两门,源于孔子思想“集古代圣贤学说之大成”。孟子解释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明伦堂及东西书斋明伦堂及东西书斋,位于崇圣祠东面,始建于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是历代儒家对秀才举人等取得一定功名的人进行文化伦理道德教育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泉州文庙的泮池、状元桥和大成殿。大成殿为文庙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南宋初年。宋代起供奉孔子泥塑造像,明嘉靖九年(1530年)起,改为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木牌位。供奉根据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的白描孔子画像加彩放大仿画。台下为甬道、拜庭。拜庭外为泮池,其上有元至正九年(1349年)所建的泮桥,石构,平梁式,中部拱起,桥面铺长条形花岗岩石七十二块。两侧置石护栏。</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内的雕龙石柱</p> <p class="ql-block">  泉州文庙门上的木雕</p> <p class="ql-block">  泉州天后宫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南门天后路,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是海内外妈祖庙宇中年代最早、规格最高的古建筑。初建时以宋徽宗赐额“顺济”为庙名。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少监张谦出使渤泥,从泉州浯江启航,回国后奏请朝廷鼎力重修,并把“顺济庙”改为“天妃宫”。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施琅准备征台,奏报“神涌潮济师”、“有助顺功”,清朝廷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后”,“天妃宫”又改名为“天后宫”。天后宫建筑群保存有宋代构件和明清时期木构建筑。主体建筑分布于南北中轴线上,有山门、戏台、东西阙、正殿、东西廊、寝殿、东西轩、四凉亭、两斋馆和梳妆楼等。</p> <p class="ql-block">  29日早餐后结账离开酒店前往洛阳桥,9点钟到达洛阳桥南面停车场,步行去洛阳桥。走了近20分钟也没有到达洛阳桥,一查地图南面的停车场距离洛阳桥较远,只好返回停车场开车去桥北停车场,在步行去洛阳桥。</p> <p class="ql-block">  洛阳桥曾用名“万安桥”,在万安桥尚未修建之时,这里原有古渡口——万安渡(亦名洛阳渡)故名。洛阳桥是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是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p><p class="ql-block"> 宋庆历年间(1041年至1048年),在洛阳江修建浮桥,常被风浪冲垮。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洛阳桥前后历六年之久,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民国21年(1932年),洛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面。民国27年(1938年)洛阳桥被日本飞机炸毁,1962年洛阳桥进行维修,1963年4月洛阳桥维修完成通车。1993年洛阳桥进行全面修建,1996年10月,洛阳桥恢复古桥旧貌,开放通行。 </p> <p class="ql-block">  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起,泉州的一些有识之士已开始在万安渡上筹建洛阳桥。庆历初郡人李宠曾“甃石作浮桥”。皇祐五年(1053年),郡人卢锡、王实、僧义波等又“倡为石桥”,不过这几次修桥都无果而终。“宋四家”之一的蔡襄第二次知泉州后,积极着手续建洛阳桥,终于在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建成该桥,历时6年8个月。洛阳桥在建桥技术上有许多重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样,即“筏形基础”法、“种蛎固础”法和“浮运悬机架桥”法。洛阳桥建成后,“度实支海,去舟而徙,易危而安,民不莫利”,大大方便行人交通往来,有力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  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洛阳桥前后历六年之久,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长1200米,宽5米,桥墩四十六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拦28尊石狮,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桥的南北两侧种植松树七百棵。</p> <p class="ql-block">  刚到洛阳桥时是低潮位,桥下基本无水,中午离开洛阳桥时开始涨潮,桥下已满水。</p> <p class="ql-block">  29日下午14点15分离开泉州前往漳州云水谣。经过200公里的路程于下午16点15分到达云水谣,入住暖途客栈。</p><p class="ql-block"> 钟兴楼目前是土楼博物馆。钟兴楼是位于中国福建省南靖县的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古迹。它是一座始建于1926年的通廊式方楼,共有四层高度,占地约1386平方米。钟兴楼是由简石岩和简昌时两位先生共同出资建设的。它的命名灵感来源于门边的一副对联:“钟灵定得乾坤助,兴物勿忘雨露恩”,这不仅体现了当时建设这座楼的原因,也提醒后人不要忘记那些帮助和支持他们的人。</p> <p class="ql-block">  怀远楼建成于1909年,是目前为止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为良好的双环圆形土楼,堪称传统民宅建筑艺术的佳作。它的楼基用巨型鹅卵石和三合土垒筑3米多高,墙体至今仍然非常坚固和美观。它楼高四层13米,直径38米,每层有34间房,共136间。楼基的下围小,中间大,到了上层又逐渐缩小,形状像橄榄。这个结构符合力学,可以抗风、抗震,使楼更为结实。100多年前,漳州一带常有匪患滋扰,当地的先民就地取材,用三合土、木头和石头筑就土楼居住和防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云水谣的晚餐吃的是肉炒鲜竹笋、两吃光鱼(鱼头、鱼尾做汤,鱼身清蒸),其实所谓光鱼和武夷山的红眼鱼是一种鱼,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地方叫不同的名字吧。</p> <p class="ql-block">  福建省漳州市云水谣,原名长教,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一个景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始建于元朝。在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当地政府将村中这条长10余公里,全部用鹅卵石铺成的古道正式命名为“云水谣古道”,将长教命名为“云水谣古镇”。</p><p class="ql-block"> 该景观景点由璞山、官洋、坎下三个村组成,拥有从元朝中期就开始建造的土楼,保存完好的有53座,包括和贵楼、怀远楼、吊脚楼、竹竿楼等,保存完好的有53座。从1997年开始,已有《寻找远方的家园》《沧海百年》《云水谣》等8部电影、电视剧、MTV在该地拍摄取景。</p><p class="ql-block"> 云水谣溪岸边,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树组成的榕树群蔚为壮观,其中一棵老榕树树冠覆盖面积1933平方米,树丫长达30多米,树干底端要10多个大人才能合抱,是一棵目前福建省已发现的最大的榕树。</p> <p class="ql-block">  30日上午我们游览云水谣,云水谣河两岸的风光很美,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云水谣河两岸风光</p> <p class="ql-block">  云水谣河两岸风光</p> <p class="ql-block">  云水谣河两岸风光</p> <p class="ql-block">  怀远楼前的旗袍秀</p> <p class="ql-block">  怀远楼前的旗袍秀</p> <p class="ql-block">  云水谣河边的旗袍秀</p> <p class="ql-block">  云水谣河边的旗袍秀</p> <p class="ql-block">  云水谣河边的旗袍秀</p> <p class="ql-block">  云水谣河边的旗袍秀</p> <p class="ql-block">  云水谣河边的旗袍秀</p> <p class="ql-block">  永定土楼即永定客家土楼,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龙岩市永定区,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永定土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2万多座土楼,其中有三层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圆楼360多座,其中清代以前的约占1/3,具有代表性的土楼近3000座。永定土楼,分五凤楼、方楼和圆楼三大种类。永定土楼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展示了客家人的智慧,具有防震、防火、防御等多种功能,通风和采光良好,冬暖夏凉。</p> <p class="ql-block">  永定土楼的承启楼</p> <p class="ql-block">  现存永定土楼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占地500平方米。高3层以上的约占80%。最大的土楼占地面积达11519平方米,最高的有6层,直径最长的圆楼有84米,规模最大的圆楼高4层、内外4环,400多个房间。一座土楼可居住数十人甚至数百人,“土楼王”承启楼在鼎盛时期居住了800人。</p><p class="ql-block"> 土楼结构奇巧,抗震功能突出,中轴线鲜明,大门(除了外大门)、厅堂、主楼都建在中轴线上,横楼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两边对称极为严格。每座土楼都有厅堂,以主厅(祖堂)为核心,并以祖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内通廊式平面,四通八达,为永定客家土楼有别于其他民居建筑的。</p> <p class="ql-block">  承启楼内部环形走廊</p> <p class="ql-block">  土楼内部空间</p> <p class="ql-block">  厦门南普陀寺</p> <p class="ql-block">  厦门南普陀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