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栖鹤中学,昔日的老母校。虽然时间很短,眨眼功夫,但记忆犹深。儿时同窗,成年各自歧路,虽少有见面,但感情依旧。</p><p class="ql-block">而今不见了中学的模样,也听不见朗朗的读书声,二十年,时光如梭,很难再穿越。面对曾经的操场,昔日的校舍、以及当初喧嚣的学堂、实验室、体育馆等等,皆成为历史的尘埃。</p><p class="ql-block">被改装后新楼,似乎还能看到以前的影子,清澈流淌的壶源溪水,流经沸腾坝下,好像有了曲水流觞的故事,从横槎村传到了富阳,传到了杭州的大都市里。络绎不绝的游客,因眷恋着这里的青山绿水,所以他们在横槎村的对岸,搭起了帐篷,弄起了烧烤,开启了派对,好不悠闲。</p><p class="ql-block">秋的韵,蓝天相忖托,诗情画意仿佛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一种向往。稀疏的红杉,在不远处勾了出一幅世外桃源的美图,我倒是没有在这里栖居,但从内心而言,它和我老家不远,始终被牵绊在心里,一刻都不想忘怀。秋的韵,仿佛为这座村庄量身定做的,你看那窈窕淑女的样子,简直就像站立我身边的美人,我只因为在这里上过学,而深深地爱慕着一个“她”字。</p><p class="ql-block">栖鹤中学的旁边,就是原来的栖鹤辅导小学,我们曾经读初中的时候,小学对面,倚在壶源溪的岸边,那幢楼二层以上,要么是学生宿室楼,要么就是教师宿室楼,以前我们村的学生经常寄宿在这里。我呢?虽不住校,但我时常在这幢宿室楼里逛,有的时候为了聊天,有的时候为了帮助别人带一些东西,特别到宿室楼里一趟,还有的时候,纯粹为了帮助残疾的同学,他走不来了路,我扶他上楼梯,那时候的记忆,就像是电影碎片,零零碎碎地总能记清楚一些。</p><p class="ql-block">在与栖鹤中学面对面的,在小学围墙内的,是一个食堂,这食堂师傅是马家坞村人,和我哥哥同名同姓,但我和他没有人际关系,我在这里也只是一个没有出息的学生,我哥哥在读初中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食堂中老师傅了,到了我这里更是老师傅,他负责蒸煮,不做菜,如果我们要吃菜,必须在上学前,父母给我们准备好,或是说自己提早起来做好菜带下山来,山很崎岖,带下山来要特别小心。</p><p class="ql-block">前两天我去看了,栖鹤辅导小学对面的一幢房子和食堂都拆了,建造了另外的房子,干什么用尚不清楚,等建好装饰完后,才能知道。原来的栖鹤辅导小学的教学楼还在,但已经是破烂不堪。操场几乎没有了,被新造的房子给占地方了。</p><p class="ql-block">横槎村变化很大,壶源溪也越来越美了!水也越来越清了,这要归功于横槎村民的齐心协力精神奉献。</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母校</p> <p class="ql-block">学校周边的自然环境,壶源溪沸腾坝,是横槎村的一大休闲亮点!</p> <p class="ql-block">横槎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建村史大约也在一千年以上了吧!每当我行走在横槎村,偶尔也能够看到历史悠久的老屋,虽然不知道年代,不知道历史成分,但是每当我回过头去看,这里的文化气息是特别浓厚的。</p><p class="ql-block">横槎村是何亦良先生的故居,从他的这间老屋,明显就看出是明清时代的老屋了。以前来的时候,还没有装修,现在可就成了何亦良先生的乡贤纪念馆了。乡贤馆内,墙上悬挂的墨宝,据说是时任国家领导人华国锋所题,字体铁画银沟苍劲有力。屋内陈设拜访更是井井有条。桌椅茶几,更是彰显了那个时代的有品位的家庭生活地位。</p><p class="ql-block">横槎村的大礼堂和横槎村的中门厅,是横槎村的重要建筑标志。当然今天的何氏祠堂,也是如此,成为了最重要的建筑标志。他是栖鹤片区何氏血脉的重要一脉。</p><p class="ql-block">横槎村大礼堂,以前是九月廿四唱戏的主戏台,现在不一样了,在何氏宗祠,他们又有一个了。</p><p class="ql-block">穿梭于村巷,仿佛溜达进明清建筑群居多的乡村古镇了,五花八门的建筑类型,更有它独特的魅力和风格。一类到横槎村,我仿佛成了初来乍到的游客一样,脚步刚没离开几步,却转过头去多看几眼,我想把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想铭记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横槎村何亦良先生祖屋,一代企业家的乡贤馆!</p> <p class="ql-block">九月廿四横槎村唱戏的大礼堂,是横槎村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何氏功德牌坊!</p> <p class="ql-block">横槎村何氏宗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