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传友情(4)

了然于夕

<p class="ql-block">《北国之春》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是因为它浓厚的民众性。</p><p class="ql-block"> 您现在听的是首唱者千昌夫的演唱.</p> <p class="ql-block">  许多朋友都知道我也非常喜欢这支歌,并希望我能说说纯属自己的想法。我愿意坦诚相告,谈两点个人见解,与诸位交流。</p><p class="ql-block"> 第一点,此歌的汉语演唱者很多,但我总觉得大衣哥朱之文与千昌夫似有点滴神似。</p> <p class="ql-block">这大概是因为千昌夫来自日本岩手县,颇具普通民众风格的缘故吧,而且我看过一段千昌夫也是穿着进城务工人员穿的大衣上台演唱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另外,我还听说,有一次他忘了带卡拉OK伴奏带,赶紧往老家打电话让弟弟快快送到东京来。当时,卡拉OK还仅限于职业歌手使用,没有普及。于是,他弟弟急匆匆送来了一个空水桶。因为在日语里”卡拉”的意思是空的,OK是水桶。</p><p class="ql-block"> 这些朴实的故事,使我觉得,朱之文似乎就是中国的千昌夫,而千昌夫似乎就是日本的朱之文。</p><p class="ql-block"> 不妨就让我们一起听听朱之文的演唱吧。</p> <p class="ql-block">  以上是我的第一点想法。</p><p class="ql-block"> 作为大学日语专业教员,我的第二点个人想法是,觉得《北国之春》的每段歌词都非常准确地抓住了普通日本人平时的语言表达特点,那就是,寡言少语。</p><p class="ql-block"> 唱道母亲时,从老家寄来的不是千叮咛万嘱咐的长信,而是御寒的棉衣,唱道对一直思念的姑娘的爱慕时,没有一句甜言蜜语而是至今也没吐露真情。唱道日夜挂念的父兄时,不提平日的辛勤劳作而是爷俩默默无语的偶尔对酌。</p><p class="ql-block"> 我在对日交流中,接触过日本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人。了解他们各自的喜怒哀愁、酸甜苦辣。在此基础上,进入高校日语专业开始从事中日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与教学工作,这个过程使我深深感到,日本一般百姓普遍寡言少语。《北国之春》的歌词恰恰体现了这一点。</p> <p class="ql-block">本期到此结束,下期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