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u>京东第一楼:大尖楼</u></i></h5> <h5><br></h5><h5> 上个世纪末,常常到秦皇岛出差,熟悉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熟悉秦皇岛人的特点和习惯,但由于工作繁忙从未专程游览长城。近年,喜欢上了摄影,也喜欢上了长城。而秦皇岛作为明长城防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又怎能空缺。因此,在这个秋日,轻车简行,直奔秦皇岛北部山区。驶离高速后,七折八拐进入一座极具北方特色的小山村,村口路标赫然写着“板厂峪村”。小村两侧的山上,长城盘旋,敌楼密布。看得出,长城与小山村有着割舍不掉的联系。</h5><div><br></div> <h5><br></h5><h5> 秦皇岛北高南低,扼守辽西走廊西部起点,燕山山脉余脉重重叠叠横亘在北部,成为天然屏障。从战国代起,古人就开始在此凭险设置军事障塞,燕国在此筑城以据胡。灭六国后,秦始皇下令修建通往辽东镇驰道,修长城,设关隘,使山海关成为最早的军镇。到了隋朝,筑榆关关城,扼守辽西古道。明初,徐达在榆关关城西六十里建立要塞,堵缺口、筑边墙、修关城。因关城北依燕山,南连渤海,故名曰“山海关”。</h5><div><br></div> <h5><br></h5><h5> 明代,朝廷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修筑山海关防御体系,前后二百六十多年,建成了七城连环,绵延百里。明代早期,女真部落尚未崛起,山海关防御任务并不繁重,而到明代中后期,随着东北满族势力不断兴起和壮大,明政府在山海关外构筑锦州城,又在锦州城和山海关之间建宁远城,建成著名的关宁锦防线。山海关是这道防线的最重要、也是最后一道的防御体系,板厂峪段长城就是山海关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h5><div><br></div> <div><br></div><h5> 板厂峪位于秦皇岛驻操营镇北部,东接董家口长城,西部与义院口长城相连,全长约十五公里,现存敌楼六十一座,保存完好的大约三十座。板厂峪长城分为三段,一段明初大将徐达修建,另一段是明朝晚期戚继光修建,除此之外还存留了一段1400年前留下的北齐长城。三段长城相互呼应、连接成为长城板厂峪段最具特色的一环。</h5><div><br></div> <h5><br></h5><h5> 另外,板厂峪长城号称有六绝,一绝:火山长城,一亿年前火山爆发存留下大量火山岩,陡峭嶙峋,戚继光将长城建在火山口上,最为典型的就是穿心楼;二绝:标本长城。现存5000多米长城,徐达修建于洪武十四年,易守难攻,是明早期长城的孤例,被认定为明代早期长城的标本;三绝:倒挂长城,位于京东第一楼西部,砖石砌筑,坡度超过七十度,如天梯倒挂;四绝:环线长城。明早、晚期两段和北齐长城共同围合成五平方公里的环状长城,在中国长城中独一无二。五绝:北齐长城。这段北齐长城现存1000余米,毛石砌筑,据考证建于北齐天宝六年(公元555年);六绝;京东第一楼。原名大尖楼,海拔880米,板厂峪长城段制高点,是北京以东最高敌楼,故称“京东第一楼”。</h5><div><br></div> <h5><br></h5><h5> 板厂峪山沟中发掘出当年修长城留下的200多座砖窑,据考证砖窑始建于明隆庆四年,砖窑遗址发现对明长城建设历史有极高价值,现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砖窑内发现了长城上使用的地幔砖、流水砖、滚地砖、三角砖和各种各样的异型砖和构件。专家研究表明板厂峪的城砖是就地取材,自产自用。长城砖烧制工艺大致为制作、晾晒砖坯,然后装窑。装窑时砖坯保持一定距离,层层摆放,相互间的距离和角度都有严格规定。之后就是加温到八百度烧制,再加入松枝烟熏后从窑顶浇水,使烧红的砖坯变为青色。通常每窑烧5000块砖,每块普通长城砖重量约10.5千克,异型砖重量不一。</h5><div><br></div> <h5><br></h5><h5> 长城脚脚下大多数村庄都与长城有关,板厂峪也不例外。据说村子的祖先就是当年跟随戚继光从南方来的义乌兵,当时为了稳定军心特许将士携带家眷。安顿下来的士兵远离家乡,清兵入关后,他们留在长城下世世代代代繁衍生息。纳兰性德有一首《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当年,驻守榆关的义乌兵,背井离乡,思乡的情愫常伴随着营帐外的风雪。据说,几年前板厂峪的村民曾回义乌认祖归宗,受到义乌市政府的重视和接待。</h5><div><br></div> <h5><br></h5><h5> 毋庸置疑,板厂峪长城是明代长城的最精华的段落,火山岩构成的山体奇峰耸立,怪石嶙峋。破碎的山体与青砖砌筑的边墙串联起一座座敌楼战台和烽火烟墩,有著名的壁挂长城,有号称“京东第一楼”长城烽燧,还有建在火山岩峰丛中的穿心楼敌台。多层次、全方位展示了明长城防御体系的独特风貌。</h5><div><br></div> <h5><br></h5><h5> 长城,无疑是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组。在中华民族的基因中,长城所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国防工程,不仅仅是防御体系,更是烙印在中国人心中分量最重的人文遗产之一。板厂峪长城地处华北与东北的结合部,与山海关构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防守体系,是扼守中原北大门的战略要地。</h5><div><br></div> <h5><br></h5><h5> 面对守望了数百年,屹立于山梁上,业已残破的古代建筑,耳畔似乎听到了古代士兵们的私语,他们操着浓重的江南口音,慢慢道出了离别家乡的苦楚,道出了守卫王朝的决心。天寒地冻,冷风席卷而来,在长城的每一道边墙,每一座敌楼、关城上,戍边的将士们用人生书写了一幅可歌可泣的画卷。</h5><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