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徐徐思荣华

柳妙柏

<p class="ql-block">  徐总走了</p><p class="ql-block"> 接到徐总走的消息是同学好友戴老师在微信中告知的,那是24日徐总走后的当天晚上7点钟,对405厂职工来说知道这一消息应该这是第一时间吧。徐总,我们的老领导徐荣华,一个曾经带着风华伴随我们一起走过青春、一起度过艰难岁月,为三线建设付出过所有的老人,他走了。瞬间我木然了……</p><p class="ql-block"> 一张始终带着微笑的脸,脸上那两只眼睛特别有神,一对大大圆圆眼球上的眼帘特别明显,双眼皮,时时伴随着胖胖脸颊上显露出的酒窝传递着一种为人亲和的感染力,矮矮的身材穿着他那常年不变的,可能是他去苏联时定做但早已陈旧了的带着补丁的黑色毕叽中山装,神彩奕奕的,充满着永无止尽的活力……</p><p class="ql-block"> 他是我走进四川踏上三线征程的第一带路人,那些年,在241空旷的厂房内,他是我厂第一任机动科科长,是他带着我们这帮毛孩子在五里坡山沟沟的乱石地中、在建厂的艰难岁月之中快乐的“嗨”着,那时土建基地上一切都在等着人们的呼唤,于是他白天干了,晚上还干……</p><p class="ql-block"> “千锤百炼就是一千个锤子(大家笑了)一百次的锻炼……”在车间会上这一励志的话语我至今难忘。他身先士卒,兢兢业业。他有两个办公室,一个在241厂房边的二楼上,一个却在903单身楼一楼的楼口边。</p><p class="ql-block"> 经常的,他的身影会在我们的工房中,经常的,牵着职工的手散步谈心,我吃着的另食他也会自己动手分享,食堂里拿着碗筷照样与我们一起聊天,不一样的工作方式,特有的亲和力感染着每一个人,每一个职工……</p><p class="ql-block"> 后来他调走了,调到了479,再后来调到重庆公司、上海公司……</p><p class="ql-block"> 再见到他时,他还是那样的关心405厂,关心他所熟悉的职工……</p><p class="ql-block"> 他53年7月参加工作,53年12月赴苏联学习,56年入党,59年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调河南柴油机(407)厂,66年第一批进川到武隆开山建405厂,五里坡下的黑土浸透着他的汗水,厂大会战的战图中留着他奔波不息的身影……而今他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生活了90年的美好世界……</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响午,手机铃声骤然响起,是王志达,我的同学、至交好友,我们说起徐总的走,除了怀念无话可说,相约,我们一起叫上陆昌林,下午我们即去了张杨路1667弄9号徐总的家,去悼念这位曾经的领导,曾经待我们像兄弟朋友一样的亲和老人。</p><p class="ql-block"> 灵堂的方桌正中,胖胖圆圆的脸,还是那样的带着慈祥的笑容,照片围着黑纱,静静的,桌上缠绕着香烛清烟,我们点燃了三支檀香,深鞠三躬,祈祷,祈祷老人天堂好好的安息,千古。</p><p class="ql-block"> 听家人述说,老人前一段时间还在快乐生活,下棋、射击、游玩,如今却留下了家人们的无尽思念。</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回家的路上,说起老人,王志达说,今天我们到徐总家去悼念老人是最合适的了,因为,在上海的405厂同事中、在上海的同学中,只有我们与徐总最为亲近,因为徐总是我们初始机动科的首任科长。</p><p class="ql-block"> 我想是啊,我们算是徐总的家人啊,是建厂初期机动科的家人啊,我鼻子酸了……</p><p class="ql-block"> 三线的风匆匆的来,匆匆的走了。</p><p class="ql-block"> 五里坡的风徐徐的来,轻轻的也走了。</p><p class="ql-block"> 山风徐徐思荣华,徐总,他也走了……</p><p class="ql-block"> 走好,徐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