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凤泊鸾飘别忧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生花草梦苏州</div><br> 梦苏州,苏州有让人魂牵梦萦的资本。<br><br> 苏州建城两千五百多年来,经过一代一代苏州人的不懈努力,终于把苏州打造成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被称为“东方水城”,最为人乐道的是苏州园林。<br><br> 苏州园林历史久远,起始于春秋后期,至北宋,造园风行一时,沧浪亭、万卷堂便是其杰作,明清是苏州园林发展的巅峰时期。<br><br> 苏州园林达到两百五十余处,今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狮子林、沧浪亭、艺圃、藕园、退思园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br><br> 苏州文化的底蕴,因这些园子更加厚重,每个园子都有自己的一段历史,向人们诉说苏州园林的沧桑。<br><br> 一枝园位于枫桥景区内江枫洲南部,依江村桥,枕古运河,与千年古刹寒山寺隔河相望,建于清嘉庆年间,园中以一池水、一石峰、一堂一室和一亭,营造了一处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取自“一枝独秀”之意。原来是段玉裁在枫桥寄居的宅园。</div><br> 段玉裁(1735-1815),江苏金坛人,乾隆举人,龚自珍的外公,曾任贵州玉屏县、四川巫山县知县,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他毕生铭记祖训“不耕砚田无乐,不撑铁骨莫支”,以著述为乐事,完成了许多著作,最有名的就是《说文解字注》,以及《六书音韵表》、《诗经小学》、《古文尚书撰異》﹑《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经韵楼集》等。<div><br></div> 此作品获得"精选"称号。🔺 "一枝园"坐落在枫桥景区内古运河边上,临水而建,是枫桥景区一个有特色的园中园。🔺 "一枝园"园门座东朝西,粉墙黛瓦单檐硬山顶,典型的江南居民古建筑。🔺 园门内上挂“一枝园”匾额,两侧前柱联为:“孤钟越千年余音缭绕传张继,绝唱扬四海万口吟咏颂寒山。”。🔺 园门屋檐下摆放"一枝园"简介:原来是段玉裁在枫桥寄居的宅园,园内花影移墙,峰峦当窗,一池一峰、一堂一室构建的写意山水与穿越千年的诗韵钟声水乳交融,古代士大夫的人文意蕴和“枫桥五古”的天然机趣互为映衬,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沿线寻胜访古的精华景点。🔺 园门北墙上的牌匾为:"苏州园林一枝园"。🔺 穿过园门,园门背面非常简朴典雅。🔺 园门里面是庭院,一个艺校女生在写生,这里闹中取静,可避开众多游客拥挤的拙政园、狮子林,也是不错的选择。🔺 每年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校生来苏州园林写生,通过写生活动能学到在学校接触不到的知识点。🔺 这里每一个角落都值得用画纸描绘下来,一树、一草,一亭台,她们带着艺术的眼光去发现与探索,发现自然与艺术的美丽碰撞,用一根根松弛有度的线条将此美景表现的淋漓精致。🔺 庭院南面是园中的一室“汉学居”。🔺 庭院布局规整,融建筑、叠山、理水、铺地、花木等造园要素为一体,运用对比衬托、巧于因借等苏州园林传统造园手法,这里花街铺地,犹如地上锦绣,极具美感。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宁静、素雅、幽静的意境。🔺 北面壁下巧置数块湖石,绿荫拥簇,石隙间丛生麦冬,左右各一棵黄杨,中间一棵小树,看似不经意之作,简洁中却颇有妙趣。🔺 这里花街铺地,犹如地上锦绣,极具美感。在能工巧匠云集、丝绸刺绣闻名天下的苏州,园林中发展出“地上织锦”的花街铺地,便一点也不奇怪了。🔺 庭院东面是园中的一堂"江枫草堂"。🔺 "江枫草堂"座东朝西,硬山顶,是面阔三间平房,中间长格落地门。🔺 "江枫草堂"东面依傍一座半轩,南与走廊相通,北与北厢房相通。🔺 "江枫草堂"轩临水而建,单檐歇山顶,檐角飞翘,三面设木栏吴王靠,可供小憩。🔺 跨门而入,大堂内摆设桌、椅、书柜、平头案、条几等明代家具,儒雅简朴。🔺 堂内上挂文征明书写的"江枫草堂"四个饱满而秀雅的字,两侧柱联为:“近郭古招提,毗连浒墅名区,渔水秋深涵月影;傍山新结构,依旧枫江野渡,客船夜半听钟声。”。🔺 这里是文人雅士在此听琴、对奕、吟诗、作画,仍为续写吟咏的枫桥佳境。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明代家具流畅的线条,简洁的风格。🔺 堂内右侧有桌、椅、条几等明代家具,风格简洁。🔺 堂内右侧东面是小门和走廊相通。🔺 堂内左侧有画桌,文椅,条几等。🔺 这里墙壁挂着“寒山寺集贤图”。🔺 “寒山寺集贤图”中有唐,宋,元,明清代及近代诗人来苏州枫桥留下岁月的痕迹,分别有张继、杜牧、陆游、范成大、顾瑾、高启、唐寅、沈周、文佂明、俞樾、王士祯、沈德潜、吴昌硕等人,清代诗人王士祯,有一次来到苏州,舟泊枫桥。这时,夜已昏黑,风雨杂沓。他却穿上屐履,撩起衣袍,掌着灯火,兴冲冲冒雨登岸,留下了“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江枫草堂"南侧是园中的一池、一峰。🔺 池子由湖石嶙峋环绕,东、南是回廊,池中立着一块太湖石,周围植有古树幽香秀色,假山流水自然幽雅。🔺 池中一峰名:“缥缈峰”。🔺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苏州园林主要以写意山水的艺术手法,假山石是苏州园林造景中不可或缺的灵魂。假山石除了用来“叠山”外,还有一项重要的用途就是“立峰”。🔺 “缥缈峰”曲折圆润、玲珑剔透、重峦叠嶂之姿立于池中。🔺 这里再现文人雅集的场所,园中假山流水自然幽雅。🔺 庭院南面是“汉学居”。🔺 跨进书房,但见厅内上挂“汉学居”匾额,取自段玉裁的书房旧名。🔺 “汉学居”匾额两侧柱联为:“千年怀古寺,扁舟夜雨梦渔洋;元旦听钟声,月落乌啼忆张继。”。🔺 里面布置了明代书斋家具,有文椅,书柜、平头案、条几等,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明代家具流畅的线条,简洁的风格。🔺 “汉学居”前檐东侧是一条走廊。🔺 <p class="ql-block"> 沿着走廊向东行。🔺</p> 在走廊交汇处,向南是园中的一亭:“水月亭”。🔺 “水月亭”临河而建。🔺 "水月亭"为四柱方形,单檐歇山顶,飞檐起翘,四面敞开,四周设木栏吴王靠,可供小憩。🔺 沿着长廊来到“水月亭”。🔺 “水月亭”正南方可以看到横跨古运河上的“渔隐桥”。🔺 “渔隐桥”集造园、建亭和筑桥艺术为一体,中央矗立着重檐古亭,全长22米,构建精美,气派优雅,是苏州唯一可通车的亭桥。🔺 “水月亭”正北方可以看到横跨古运河上的“江村桥”。🔺 这里由多个相通的走廊、亭廊组成。🔺 亭廊在两走廊中间,东临古运河,西临园中水池,连接两头景点。🔺 这里可以看到“江村桥”和举世闻名的“寒山寺”。🔺 “江村桥”近在眼前。🔺 沿着亭廊向北。🔺 做这美篇时翻出了2018.4.12和国昌、清清同游一枝园照片,时隔5年多故地重游,感慨万千。🔺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重游故地如昨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山不改旧时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沿着亭廊继续向北。🔺 长廊把"江枫草堂"和"汉学居"连接合围而成一处有山有水且直通京杭运河的花园。🔺 <div> 亭廊北面通达"江枫草堂"。🔺<br></div> 继续北行来到"江枫草堂"东面 。🔺 "江枫草堂"南与走廊相接,北与北厢房相通,单檐歇山顶,飞檐起翘,三面设木栏吴王靠。人坐靠上,在这里可享受听一听“涛声依旧”,妙不可言。🔺 这里北望,“江村桥”近在眼前。🔺 “江村桥”为单孔石拱桥,建于唐代,桥长38.7米,宽3米,跨度9.8 米。它横跨在古运河上,这座桥就是张继《枫桥夜泊》中“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江枫”指江村桥和枫桥。跨过“江村桥”就是“寒山寺”。🔺<br> 后记:<br><br> 好消息苏州园林【一枝园】是免费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