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中东5国之35--底格里斯河边的乒乓

上海-游骑兵

<p class="ql-block">今天(11月26日),继续在巴格达几个主要景点打卡游览。</p><p class="ql-block">上午先骑车去了巴格达市中心的“长途汽车站”(Alawi Garage)说是长途汽车站,其实就是一个小巴长途包车出租车聚集地,以方便游客搭车。在那里初步了解了一下巴格达前往北方,南方的搭车情况。随后前往“拯救伊拉克文化纪念碑”,正巧,那里聚集了一批大学毕业生的纪念活动,几十名男女大学生扇型坐在纪念碑下,唱歌挥臂喊口号,充分释放着伊拉克年轻人的活力,还有年轻人的鲜花活动等。为没有过多惊动他们,只是拍了几张照片,心里暗暗祝福他们,就离开了。</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是去看“军刀门”。</p><p class="ql-block">军刀门是一对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绿区卡迪西亚广场,系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为了庆祝两伊战争而修建,军刀门由两把在空中交叉的巨剑组成,握着巨剑的手据说有一个就是萨达姆的手,军刀流苏的材料取自伊朗士兵的头盔。这一对拱门于1989年8月8日向公众开放,军刀门落成后,很快就荣升伊拉克的标志性建筑。网上说该“门”已经40年未开放了,果然,当我接近时,就被绿区检查站荷枪的伊拉克军警拦下了,说是只有机动车可以进入,自行车和行人均不让靠近,也不能拍照。我说明了来自中国,想看一下,他用对讲机联系了上级,允许我步行进入,但在里面又被拦,联系后还是不能靠前及拍照,只能远看一下。只见两把军刀交错,刀身闪现着金属的灰色光泽,远望确有些威严,竟有些不知如何评价它了。</p><p class="ql-block">下午和骑友再次沿底格里斯河东岸慢骑,河边已有一段已整修一新,并设有自行车道和步行道,还有二个水泥乒乓球桌,正好又有几位伊拉克年轻人在那里打乒乓球,于是加入了他们并与之和对打。虽然我至少已有20年未握过球拍了,但是和他们较量似乎还能应付一下。打球之余简单交流了一下,他们说都是学习ai软件的大学生,也知道中国的发展,向往能去学习,介绍说现在伊拉克也已经可以visa银行卡支付,以及手机支付软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未普及。斜阳余晖下,大家合影留念后才挥手告别。</p><p class="ql-block">此外,明天我将开始我的“单人独骑游两伊”,原因是:由于同行的一位骑友最近一周以来一直“肠胃功能紊乱”,无法正常饮食,身体日见虚弱且恐日久生变,决意提前结束旅程返家治疗,其他几位也本着“同进退”精神决定一起返回,并已一起订下明天一早由巴格达经停开罗飞回上海的机票。而我觉得伊拉克之旅才刚开始,骑游伊朗更在期待,决定继续旅程,故我们的骑游小队明天将正式“解体”了。计划明天一早送别骑友们去机场后,上午独自去参观“伊拉克博物馆”,下午打卡“两伊战争牺牲烈士纪念碑”;后天开始,准备即搭车离开巴格达,开始骑游伊拉克南线:巴格达-卡尔巴拉-纳杰夫-纳西里耶-巴士拉等,然后入境伊朗西南部继续旅行。</p> <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再次路过巴格达火车站。火车站楼建筑很有特色及故事。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拥有两座钟塔,圆形的拱顶下悬挂着一盏巨大的枝形吊灯。堪称“巴格达最壮观的建筑之一”。可惜没有逃过战火一劫。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由美国出资一部分资金,重建了巴格达中央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拯救伊拉克文化纪念碑。参观时正好有一批大学毕业生在此集体活动。</p> <p class="ql-block">一游乐公园的大门。初看我以为是一所大学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在巴格达,但凡主要的路口,或者是重要单位或设施的入口,都会有荷枪实弹的伊拉克军警及武装装甲车驻扎守护。</p> <p class="ql-block">今天下午,在底格里斯河畔,和一批伊拉克大学生相遇,并一起打乒乓球。</p> <p class="ql-block">打球毕,背对底格里斯河及黄昏的夕阳,和伊拉克年轻人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yj1n4bf"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穿越中东5国之34--故地重游巴格达</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