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年在三峡大坝合拢前,我曾坐游轮从重庆朝天门码头顺江而下,船至三峡,仰望两岸绝壁,以为它人迹罕至,高不可攀。</p><p class="ql-block"> 这次随润达户外的三峡徒步之旅,让我们走进三峡腹地,领略三峡的壮美景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宜昌的滨江之夜。三峡之旅的集合地点是宜昌。傍晚时分,大家打车来到长江边的镇江阁。 </p><p class="ql-block"> 宜昌的长江江面比我们家乡的窄很多,对岸的高楼竟然能倒影江中心。</p> <p class="ql-block">经出租车师傅推荐,镇江阁附近的献福路是一条美食街。xiaoshi边走边用手机寻到一家美食店,食材新鲜,口味清爽。不仅菜盘光碟,连两锅鸽子饭都被我们承包了。</p><p class="ql-block"> 吃饱饭,返回江边,此时的镇江阁灯光辉煌,在夜晚的江边灿然炫酷。</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不缺水,更不缺电的城市。滨江大道的两旁的高楼都用彩灯勾划出整齐的轮廓,宜昌长江大桥彩虹卧江。</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天晚上,我们返回宜昌。在藕鼎记集体聚餐后,大家沿江边散步到天然塔。因为维修,无法走近塔身。但亮化工程还是能清楚展现这座砖塔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二、文峰景区初遇红叶。第二天我们要赶往巫山,车程约五小时。大巴驶出市区,上了高速,也进入山区。两边山势陡峭,但植被黄绿相间,与其它山林无异。只是或长或短的隧道很多。</p><p class="ql-block"> 突然,大家发现大巴车的右侧山凹处有白云绕着山间,刚侧目欣赏一下,大巴就驶进白雾,让人不知何处。戴导解释说,这段路一年有300天以上都是雾茫茫的。</p><p class="ql-block"> 还是赵老师手快,抢到一张白云半遮面的美照。</p> <p class="ql-block"> 到达文峰景区已经是下午一点多,阳光灿烂,赶紧乘景交车上山顶,长江在巫山转一个几乎九十度的弯。红色的巫山大桥连接着两岸。今天的徒步有5公里,应该难度不大。</p> <p class="ql-block">听从导游安排,我们顺着之字形的栈道,一路向下。走过两个之字,阳光下,红叶不住地伸出枝条欢迎着大家。</p> <p class="ql-block"> 探身向下,红叶铺满山崖,一直延伸到江边。</p> <p class="ql-block"> 老同学、老同事走到了一起,先合影一张,咱们不约而同结伴同行也很难得。</p> <p class="ql-block"> 迎着阳光,红叶透亮鲜艳,就连那褐色的斑点也可爱了。</p> <p class="ql-block">沿栈道来到文峰塔后,我们拾级而上,顺着山脊继续向前。</p> <p class="ql-block">山脊小道十分安静,几乎被我们承包。但红叶并不多,倒是松树较多。最后我们止步于旋转楼梯下,等待巫山落日。</p> <p class="ql-block">这是赵老师拍的落日。为了这张干净的巫山落日画面,他又折回去,避开干扰的铁塔。这宝贵的阳光是我们在三峡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心静的生日。领队提前订好蛋糕。晚餐开始前,大家集体为她过生日。点蜡烛、许愿、吹蜡烛、生日歌、分蛋糕。仪式虽然简单,但很难得。</p> <p class="ql-block">三、翻山神女天路。第三天早晨,我们首先坐船来到神女峰脚下。此刻我们从巫山大桥下穿过,江风虽然强劲,但许多游客仍在甲板上欣赏两岸风光。</p> <p class="ql-block">船快靠岸时,大家都仰头找神女。那小小的神女躲在巨石后,依旧无恙。</p> <p class="ql-block"> 上岸后,就得爬山了,否则神女天路你是无法接近的。拾级而上走一段路,回望江面,薄雾飘渺,天空阴沉。同行的游客都说,这种天气适合爬山。</p> <p class="ql-block">山道两旁,红叶间隙出现。转过一个个弯道,不时会有几株红叶树挤在一起,点缀着山道,更引起大家的兴致。</p> <p class="ql-block"> 系上润达户外的丝带,告诉巫山,咱们也来看你了。</p> <p class="ql-block"> 一路向上,最后来到守望台,爬上高台,长江在此又划过一个大弯。目前这个位置的景色,曾出现在80版的五元钱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守望台附近休整片刻,补充能量后,乘小中巴来到神女天路观景平台。天路平坦,又是下山路,我们边聊天边观景,晃悠晃悠地返回景区服务中心,乘大巴车赶去奉节。今天的徒步路线共11公里。</p> <p class="ql-block">山体裸露的岩石,片片石块紧紧贴在一起,有规律地叠放。</p> <p class="ql-block"> 相传大禹治水,登三峡之巅,拜见神女瑶姬。神女点亮天灯,助大禹凿通三峡。留下这座似灯座的天盏灯。</p> <p class="ql-block"> 向下望去,山体上绿草中,红叶依旧灿烂。</p> <p class="ql-block"> 四、雪雨三峡之巅。第四天早晨九点多,景交车将我们送到三峡之巅时,山风凛冽,天空正飘着小雪花。</p> <p class="ql-block">跟着导游,来到三峡之巅的观景台,这儿是三峡最高处,海拔1388米。导游在大巴车上已提前说明,三峡之巅徒步,每到关键点时,要注意掌握时间节奏。</p> <p class="ql-block">从三峡之巅远望,江面雾气蒙蒙,山顶风夹着雪仍在狂欢。望着这坏天气,不少人打退堂鼓了。</p><p class="ql-block"> 正在犹豫间,云卷云舒眼含笑意地看着我说,你走我就走。薄荷倒是很坚定。那就走呗,不就7公里么,还是下山路,应该没问题。</p><p class="ql-block"> 在领队的指导下,系紧最后两眼鞋带,调整好登山杖的高度,跟着领队下山。</p> <p class="ql-block"> 但我还是低估了危石鸟道的艰辛。对于户外小白来说,雨天的山路很少遇上。关键是登山鞋与岩石小道不友好,每迈出一步都小心翼翼,以防止脚下打滑。这样的下山,腿脚不能有一丝放松,连眼睛都不敢乱看,全然没有闲庭漫步的快乐,只有低头龟速前进的紧张。</p><p class="ql-block"> 危石鸟道之字形向下,也不知有多少个拐,让薄荷以为这就是六十六拐。 </p><p class="ql-block"> 忽然发现山路边有铁链牵引的小道,尝试着拉着铁链倒退着下山,竟然能掌握自己的重心,缓解一下紧绷的腿脚。于是,我和云卷云舒遇上合适的小道就扯着铁链下山,以放松一下腿脚和紧张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终于在一个折弯处,从树缝里看到985的红色标记,不禁高兴地叫起来。但山下立刻有声音提醒,姐姐,留神脚下,这儿很滑。</p><p class="ql-block"> 赶紧放下兴奋,继续小步探路,踏实挪动。终于来到海拔985米标牌前。同行的隔壁团的一名队员,因为不留神,刚刚是翻了三个滚,来到985的。幸好伤势不重,万幸!万幸!</p> <p class="ql-block">走过985,我们走上一段缓坡,这时腿脚才放松下来。</p><p class="ql-block"> 回望来时路,那三峡之巅的圆弧观景台还露出一条弧钱。从几乎垂直的山路走下来,我们得给自己点赞,加鸡腿了。</p> <p class="ql-block">不知啥时候,小雪己换成小雨。因为小道平缓许多,我们才有心情欣赏雨中的红叶和夔门绝壁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是夔门。其实,这三峡之巅徒步,就是在瞿塘峡绕着夔门。</p> <p class="ql-block">来到尖尖山的黑色山石前,六十六拐就要到了。</p> <p class="ql-block">六十六拐,用山石平整铺设的步道,虽然仅一人宽,但每一拐的长度仅10米左右,我们可以放开脚步快走了。我们拐拐拍拍,很快就走完了。</p><p class="ql-block"> 十月份,我和薄荷,还有赵老师夫妇还乘车走完盘龙古道,那古道的两头,豪迈地书写着“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如今,我们又一步步走完数不清的弯道,应该走完了所有弯路吧。</p> <p class="ql-block">走完六十六拐,顺着山道继续前行。路边总有树形优美的红叶,吸引我们停下脚步,上下左右地找光影、选角度。 </p><p class="ql-block"> 这是领先我们的赵老师在对面山头帮我们拍照的。</p> <p class="ql-block">终于,从坳口处,我们走进橙子园,来到徒步的终点。</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奉节脐橙是很著名的。</span>也不知道这园子有多大,树头不高,但果实累累,这橙树也太能结果了。</p><p class="ql-block"> 到农家休息,尝一瓣刚切的橙子,汁水甘甜,就是皮比较厚。</p> <p class="ql-block"> 一同走完三峡之巅的云卷云舒11月份也刚过完生日。她比我整整大五岁,不知道自己五年后还能否有她这样的激情和活力。一个能在弯道还能大步向前的人,还有什么坎过不去的呢?</p> <p class="ql-block">五、打卡白帝城。第五天早晨,我们游览白帝城,这是行程的最后一站。</p><p class="ql-block"> 首先,进白帝庙,蹭蹭导游介绍,听听刘备托孤,瞧瞧大榕树。最后在碑林欣赏竹叶碑和三王碑。</p> <p class="ql-block">这是竹叶碑,粗看是一幅画,修竹数根,枝叶婆娑,近看却是一首五言绝句:“不谢东篁意,丹青独自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p> <p class="ql-block">百度一下:“凤凰碑”,高175厘米,宽96厘米,碑上镌刻有鸟中之王凤凰,树中之王梧桐,花中之王牡丹,所以又叫“三王碑”。 “凤凰碑”系明末清初的作品,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然后乘游船,从江面上,近距离看看夔门和两岸绝壁。赤甲楼是我们要去的最后一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 最后,转乘摆渡船,五分钟上岸,直奔赤甲楼。这儿是十元人民币背面的取景地。 </p><p class="ql-block"> 沒想到,赤甲楼的平台上,有不少弥猴。朋友取出准备好的十元钱,轮流对着夔门打卡,然后就忙着拍弥猴。</p> <p class="ql-block">从雄踞瞿塘峡口的夔门,远望长江,两岸断崖壁立,远山青黛。三峡之巅的垂直绝壁仍在傲视群山,守护长江。</p> <p class="ql-block"> 弥猴们一定是见惯了长枪短炮,平静地照顾孩子、或追逐嬉戏、或作深思状。</p> <p class="ql-block"> 这次三峡之行,沿着长江,用脚步丈量着巫山和瞿塘峡。俯瞰三峡,领略到山的雄壮、水的清绿、叶的红艳。 <span style="font-size: 18px;">让我们收获美景,收获欢笑,收获累并快乐着!</span></p><p class="ql-block"> 更体味到山因水而滋润,水因山而塑形。大自然这位造物主真是聪明,赋予自然相依相偎的平衡状态。</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