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教学之法,研习作之乐——记玉溪聂耳小学语文组第二次移植课例研讨活动

聂小教苑

<p class="ql-block">   展示切磋,赏雅课似引活水;</p><p class="ql-block"> 交流分享,闻良言如沐东风。</p><p class="ql-block">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核心素养训练的主阵地之一,也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针对老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现状,制定以提升学生习作能力,让学生喜欢上习作,感受习作的快乐为目标。玉溪聂耳小学语文教研组于11月27日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习作教研活动——冯海帆老师执教五年级第七单元习作《___即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蒋梦丽老师主持,共分三个环节进行。</p> 集体观课促交流 <p class="ql-block">  冯老师通过引导孩子们分析题目,让孩子们说说“即景”的定义,让孩子们明确要求,利用图片让学生观察描述,唤醒学生生活记忆,畅所欲言。带领孩子们回顾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对比赏析优美片段,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动态变化、静态描写把景物写具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冯老师让孩子们对范文进行点评,以作批注的方式写出作者的描写好在哪里。在展示孩子们自己习作小片段中,冯老师引导孩子们通过对自己的作品互相点评、自我点评,提高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畅所欲言、积极探讨,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p> <p class="ql-block">  冯海帆老师本次“移植课”不是粘贴复制名师的课堂,是立足本班孩子的特点及对教材的理解进行设计。并在课堂中融入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写作中。</p> 年级教研促发展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执教教师,还是听课老师,都在一次次的移植研讨课中不断进步。课后两校区老师进行了积极的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课感悟,也为执教教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p> 理论引领促成长 <p class="ql-block">  点评结束后,方雪娟老师进行了“交流中提升,碰撞中成长”的习作教学专题交流。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并回顾了三、四、五年级景物的习作,以纵横两条线,从八个方面交流了关于景物的写作方法,提出了“抓住景物特征,按照一定顺序,调动多种感官,运用修辞手法”的写作妙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硬骨头”,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深耕习作教学, 静待妙笔花开”。相信我们都能在探寻习作教学的道路上笃行不倦,久久为功。</p> <p class="ql-block">编辑:姚卉、孙虹莲、赵芳</p><p class="ql-block">图片:杨云、 赵芳</p><p class="ql-block">审核:魏超</p>

习作

教学

语文

老师

孩子

景物

交流

学生

执教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