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话说,刚实行经济合同法那会。</p><p class="ql-block"> 这天上午,刚上班不久,财务科和往日一样繁忙起来。突然,来了几个陌生人,其中一个穿制服的。那个穿制服拿出来一份法院的文件,说是来执行公务,要所有人放下手中的工作,马上离开财务科。财务科长表示反对也无效,所有人离开财务科,财务科门锁上后,那位穿制服的从包里拿出封条,将财务科门给封了,封条上盖着上海市某区法院的大印。说是执行财产保全。这下,厂里乱了起来。</p><p class="ql-block">现在看来有点搞笑,封财务的门就能个保全了吗?保全也不能封财务的门,有点乱来。</p><p class="ql-block">厂办立即联系厂外聘的律师,律师来后与当事法官交流,原来,厂里在三、四年前,欠上海某厂十七万多配件货款,对方起诉到法院,法院来执行财产保全。这些配件多数不合格,放在仓库里积压着,厂里要采购员通知对方处理,对方一直没反应,再说,这笔货款已超过两年的财务年限,厂里没当回事。前不久,对方来人找到当事采购员,说:“我们厂最近在清账,你们的那笔货款,厂里财务没记录,派我讨要这笔货款,如果你厂一时没办法付,麻烦你打个欠条给我,我回去交差。”厂里这位采购员,头脑比较简单,那就打个欠条呗,欠到对方货款十七万元。</p><p class="ql-block">这个欠条就成了对方起诉的唯一有效依据。如果没有这欠条,一是,超过财务年限;二是,也曾要求对方把不能用的配件拉回,即使付款也不是全款;三是,还可以要求对方承担不合格品造成损失。</p><p class="ql-block">可最后不得不付了全款,那个采购员当然不适合在干采购了。</p> <p class="ql-block">这天,厂办收到由法院寄来的公函。里面是一张传票,一个装潢公司起诉厂里应付装潢款。欠其装潢费用50万元,某月,某日,在区第9法庭开庭。其法人代表或委托代理人到庭。</p><p class="ql-block">这又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官司。二级单位负责人常伟俊,在承包与厂里约定业务之外,个人又开了个饭店,这个饭店就是原告装潢公司装潢的,饭店装潢后生意惨淡,无力支付原告装潢款,对方多次催要无果,起诉的区法院。</p><p class="ql-block">因盖有二级单位公章,厂属二级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所以成了被告。经过律师进一步了解,二级公司承包负责人常伟俊与装潢公司签订合同时,有意加盖了二级公司的印章,这连带责任是肯定的,支付装潢款是推不掉的。</p><p class="ql-block">虽然厂承担责任,但,厂里确实委屈。</p><p class="ql-block">一是,饭店不在厂与二级公司承包人常伟俊承包范围,饭店是常伟俊个人行为,承包合同写的十分明确,饭店与二级公司无关,与厂里更无关。二是与装潢公司签协议厂里不知情,更无授权在协议盖章或表示担保。然而,对方抓住合同上有公章。因二级公司无力支付,装款及其衍生利息全有厂里支付。</p><p class="ql-block">厂里因管理不严,或者说疏漏,对印章使用把控不严,造成损失,支付了学费。</p> <p class="ql-block">一个官司刚了,又一个官司来了。</p><p class="ql-block">财务反应开户银行的主要账户被冻结了,银行说是省高院来冻结的。</p><p class="ql-block">原来三,四年前,前任厂长在任时,与本市行业单位搞银行贷款互保,为兄弟厂精光厂在银行贷款八百万元作担保。现任厂长对这项担保不知情,虽然不知情,但作为法人单位担保责任是赖不掉的。</p><p class="ql-block">精光厂贷款后不久,生产经营直线下降,资不抵债,年前已走破产程序。在处置银行呆账时,将这笔贷款债权,以20%作价过让给省夏融公司,夏融公司又以30%的价格,将其过让给外市的一家民营公司。这家民营公司拿到债权后,发现虽然贷款厂破产了,但,担保厂经营状态良好。立即起诉贷款厂原主管单位和担保厂。诉求,判令被告贷款方和担保方偿还800万贷款本金以及利息320余万利息,计1120万元。</p><p class="ql-block">不久,省高院一审判决,对方胜诉,由担保厂承担连带责任赔付上述款项。</p><p class="ql-block">厂里接到判决书后,立马组织上诉到最高法院。</p><p class="ql-block">理由:一、企业在银行贷款互保,是由市里牵头的,属政府行为;</p><p class="ql-block">二、政府在走破产程序、出售这笔债权时没有告知我方;</p><p class="ql-block">三、精光厂是国有企业,其债务应由原主管机构政府资产公司承担。</p> <p class="ql-block">这几场官司,打醒了人们的法律意识,并从中吸取教训。厂里成立法务部,专司法律事务。也从几起官司中受到了启发,学着拿起了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利益。</p><p class="ql-block">当了被告当原告。</p><p class="ql-block">由法务部牵头,销售部,财务部,厂办等单位参加对债权、债务进行梳理,先选几个典型的走法律程序;厂办对印章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二级单位印章一律改为内部用章。规范经济合同范本,合同所在地统一为本地,所有合同必须经厂长批准签字,印章管理部门见到有厂长批准同意,方可加盖合同专用章。</p><p class="ql-block">欠款不还上诉到法院。</p><p class="ql-block">第一个,起诉广东东江销售公司,东江公司欠一百八十多万货款钱了快两年,销售员多次催要,明明对方销售势头很好,资金充足,可就是拖着不支付。法务部与外聘律师着手在辖区法院起诉,受理立案后,立即申请财产保全,法务部小曹配合法官前往被告所在地银行,对东江公司开行账户申请冻结保全。同时将法院开庭传票送达给东江公司。</p><p class="ql-block">东江公司知道官司必败,同意立即还款,请求撤诉。厂方,认为生意还在做,大家仍是合作伙伴,也做了让步,只要立即还款,利息部分可免收,款到账立马撤诉。</p><p class="ql-block">东江公司反应很快,乘法务部小曹和法官在广东没离开之前,随即到银行转款。看来,他们对这些程序十分清楚,也知道只有快速才能止损。若等待开庭判决下来,再还款,款到原告账户后再解冻,损失就大了。 </p><p class="ql-block">首战告捷。接下来起诉楚市阀门厂,楚市阀门厂是个非公企业,欠厂里货款80余万元,多次上门讨要就是不还。法务部将供货合同,对方收货凭证,催款函件等相关材料及起诉书送至辖区法院,法院受理立案,20天后开庭,及时将传票送达楚市阀门厂,开庭时阀门厂仅派个代表出庭,法院依法判定阀门厂支付货80万元,利息22万。判决书下达15日后,对方未上诉。厂里去函索要无果,两个月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执行庭批准厂方申请。一周内,由法务部王主任陪同法院执行庭王庭长和执行法官徐法官前往楚市。上午十时左右到达楚市,资料显示阀门厂开户行为工商银行,执行庭王庭长十分有经验,先到工行查看,阀门厂账户上只有八万多元款,接着马不停蹄去了农业银行,农行有阀门厂账户,账上只有五千余元。农行出来已过午饭时间,俩法官和王主任三人简单在路边摊匆匆吃了点,立马开车奔赴楚市另外两家银行,都无足够资金。</p><p class="ql-block">一行人几乎不抱希望了,大约下午三点半左右到达楚市商业银行。王庭长来到银行专用窗口,递上相关法律函件,查询阀门厂有无账户,回答是肯定的。询账户余额,有120余万元。王庭长兴奋地回头招呼徐法官和王主任,三人聚到窗口,王庭长盯这窗口,徐法官到边上书写执行令,填相关表单,王主任两头传递。三人像是打仗一样。紧张二三十分钟,在银行同志配合下,从阀门厂账户上划出102万元到厂里账户上。</p><p class="ql-block">紧张的一天奔波,以完胜结局。</p> <p class="ql-block">两起起诉告胜,厂里尝到法律武器的甜头。</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用法律手段,清算二级公司承包人常伟俊擅自私用单位公章与装潢公司签合同,给厂里造成官司赔款的账了。</p><p class="ql-block">一纸诉状送到了区法院,法院审理后同意立案。不日将传票寄到承包人常伟俊手里,又一官司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钢笔素描为孙崇炯先生所作,</p><p class="ql-block">特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