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日,回家没见到母亲,甚是不安,最后打电话得知母亲搭着邻居车到镇上办点事情,电话里不方便说。我对母亲说,“您回家了吗?没回家我就去找您,吃过午饭再走。”母亲又说已经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下午到家后,我对母亲说“弟弟、弟媳和我都在镇上上班,什么事情不能帮着做,您还亲自去。”母亲才说了事情原委。</p><p class="ql-block"> 早在夏季母亲就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姥姥家祖坟附近的河道落水了,姥娘救母亲时,穿着一身破旧衣衫,于是母亲惊醒了,一直想着找扎纸匠给姥爷姥娘扎身衣服上坟时烧给他们。可惜父亲卧病在床,母亲抽不开身。又不知道是啥忌讳,所以不愿让我们姐弟插手此事。</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我们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祭祖节日,是非常令人感伤的节日。因为冬天将至,天气渐冷,大家都开始适当地增添衣服了,所以人们在祭祀的时候,往往会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于是这个祭祖节也叫“寒衣节”、“烧衣节”。即使远隔千里,天人两隔,这份爱意也从未怠慢。</p><p class="ql-block"> 往年十月一前后几天母亲都会告诫我和姐姐不得回家。因为这是出嫁女儿回家祭祀父母的节日,特别是“十•一”这天。可今年父亲去世,我问母亲要不要也给父亲扎身衣服,父亲最近几年特别怕冷,现在天气转凉……母亲说没烧周年,女儿不能回娘家上坟。我一时语塞,气氛一度冷凝,我不知怎么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其实我一直在母亲面前都能忍住不落泪,是不想让母亲担心我,也不想让母亲难过。</p><p class="ql-block"> 我们并不是一个擅长表达爱的民族,对亲人的思念、关怀,往往藏在一些行动里。而父亲也不是个多言多语的人,上学时,父亲就一句“好好学习,学到脑子里的东西谁都偷不走”;后来上中学寄宿学校时,父亲常说“路上小心着点,遇事少与人斤斤计较“;冬天一句话“天冷了,多穿衣”;后来父亲总说“没事常回家看看,我想你们”;最近一段时间父亲就只有一个要求“常打电话,我想你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十月一,烧寒衣”。人们为逝去的亲人焚烧五色纸,并为其送去防风御寒的衣物,以免亲人挨冷受冻。如今,母亲可以为姥爷姥娘烧些御寒的衣物,而我们却不能。惦记着父亲会不会挨饿受冻。心酸不已。</p><p class="ql-block"> 祭祖烧纸,慎终追远,寄托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不能因为家人去世,就忘得一干二净,好像从来没有一样,那就太绝情了。“事死者,如事生”,也正是这么多的民间习俗和节日,才让我们显得更有人情味,更让人感到温馨和感动。</p><p class="ql-block"> 我们烧寒衣、奉祖先,不仅是祈求护佑,更是希望他们也能感受来自人间的温情。天冷了,送寒衣,虽故去但未忘却,这是最暖心的祝福。</p><p class="ql-block"> 哀哉,无法送达的思念只能埋在心底,长期浸泡在哀伤里也许是被人看作矫情。可每每想起父亲再也回不来了,怎能说忘就忘。躲在教室里,一边给学生的作业划着对号,一边暗自啜泣。</p><p class="ql-block"> 有时不免杞人忧天——我们这代人还能记得一些传统节日。可不知哪位专家提倡文明祭扫,网上祭祀。这真真让人痛惜和无奈。如果以后我们把祖宗留下来的所谓的封建迷信这一套全部清除,生活里没有了祭祀祖先,没有了烟花爆竹,没有了诗词歌赋,没有了礼仪廉耻,没有了中华民族精神文明,那中国传统文化留下的还有什么?</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