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东城门的黄金钉</p><p class="ql-block">郑州的东城门,原名寅宾门,有两扇大铁门,上面各镶嵌有49个大铜钉,一个个像半个鸡蛋似的,扣在门上,整整齐齐,闪闪发光,特别到了晚上,光芒四射,照耀得城楼通明。</p><p class="ql-block">传说那两扇城门上,共98个大铜钉,其中一个是黄金钉,所以才光亮刺眼。</p><p class="ql-block">后来有一个叫刘二货的光棍,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有了钱就吃喝玩乐,抽大烟,常出入在赌场内,手中无钱便进行盗窃。</p><p class="ql-block">有一年,冬天大雪封门,不但无米面下锅,大烟瘾又犯,两眼直流泪,打哈欠,急得他心头冒火。</p><p class="ql-block">刘二货暗想:“听说东城门上有一个黄金钉,我何不取下来换点银两,岂不发了财?”</p><p class="ql-block">到了深夜,刘二货趁人家都已熟睡之际,悄悄地走向东城门,将门中间一个黄金钉挖凿下来,拿回家中,放在衣柜里,洋洋得意倒在床上,盘算着它的黄金迷梦。</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他急忙打开衣柜,东翻西找,将衣柜翻了个底朝天,却找不到黄金钉的踪影,他很奇怪:“明明把黄金丁取回来,放在衣柜里,为什么会不翼而飞呢?”</p><p class="ql-block">刘二货放心不下,又匆忙跑到东门去看时,门上的大铜钉都完好无缺,他悔恨地说:“莫非真的是外财不富穷人命吗?”</p><p class="ql-block">西城门外聚宝盆</p><p class="ql-block">从前,郑州西城门外,有一条护城河,河上有一个小桥,人们进出西门,都得从桥上行走,倒也便利。</p><p class="ql-block">北郊庙李有一个农民叫李满囤,忠厚老实,对80岁的老母亲非常孝顺,对邻里和睦相处,靠种二亩薄田生活 家境贫苦,还常常帮助邻里干活,是村中有名的孝子。他十分老实,外号李老满。</p><p class="ql-block">有一年的四月十五,是吕祖庙会,快到二麦收割之际,李老满想到会上购买些农具,但手中不宽裕,借了二两银子,就前往庙会。</p><p class="ql-block">庙会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李老满眼看庙会上各种农具 京广杂货,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可他因钱少,不敢多买,只拣两件急需农具,买了下来。</p><p class="ql-block">李老满想给老娘捎点吃食,就是手中无银两,连午饭也未吃,就无精打采地走向西关口,坐在桥头憩息。</p><p class="ql-block">由于天热,便歪倒在桥柱旁进入梦乡,远远看见一个像戏台上的天官模样的人,向他走来说:“老实人,桥下第二根砖柱上有一个聚宝盆,盆内有的是元宝,你何不取一锭使用?”说罢,扬长而去。</p><p class="ql-block">李老满醒来已不见人影,甚觉奇怪,便按梦中所言,李老满走下小桥,见第二根砖柱上方有一个洞,就顺手向洞内去摸,果有一个小盆,盆内装着大半盆银子,就顺手拿出一锭元宝,心中暗喜,足够我用了。</p><p class="ql-block">李老满回到大街,兑换了几两银子 又买了几件农具,吃了一碗面条还给老母买了二斤牛肉,便急匆匆地回到家中,将他的所见一五一十地告诉家人。</p><p class="ql-block">这件事不出三天,就被他的本家侄子李三赖知道了。李三来本是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无赖,听到他的大爷赶庙会取元宝的怪事,便向他妻子说:“咱大爷真老实,何不多拿几个元宝,要是我就给他个一窝端。”</p><p class="ql-block">妻子对他说:“看你能的,你不会去也去试试?”</p><p class="ql-block">李三赖在妻子怂恿下,当即上路,背着一个褡裢,向县城走去。当他走到西门口小桥头上,站在桥头上东张西望,只见来往行人稀少,便走下小桥,走到砖柱,伸手从洞内将聚宝盆端了出来。</p><p class="ql-block">李三赖也没有仔细端详,就匆忙放到褡裢内,慌慌张张跑回家中,他的妻子见丈夫回来,忙将褡裢接下来放到桌子上,打开一看,哪里是聚宝盆?明明是一个小瓦盆,里面装的尽是砖头瓦块,夫妻二人张口结舌,一言不发,大眼瞪小眼,都傻了眼。</p><p class="ql-block">南城门外夜明珠</p><p class="ql-block">郑州阜民门外,偏西南从前是大片田地,中间有一条东西路,南半部是陈姓菜园,北半部是赵姓耕地,东头路边有一个大乌龟(实名为赑屃,与鬼相似,善于负重),拖着一个大石碑,石碑上的文字,由于年代久远,被风雨剥蚀的已看不清了,所以人们谁也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给什么人立的碑。</p><p class="ql-block">传说,那个石碑夜间会移动,石碑如坐落在路南边,那么南半部的蔬菜农作物长势旺盛,就一定丰收;要是坐落在路北边,北半部的庄稼长势喜人,能多打粮食。</p><p class="ql-block">年复一年,轮番交替,起初并无人觉晓。认为丰收和歉收都靠天注定,后来两家的长工坐在石碑旁边休息,却都觉察到石碑的位置不对,赵家长工说石碑在北面,陈家长工说在南边,两人争论不休,都说是自己主人的地边,他们争论之后,都想弄个明白,想看个究竟。</p><p class="ql-block">到了夜晚半夜子时,二人偷偷起来,去田间看看,两人老远就看见那个石碑下的乌龟,两眼像灯笼一样明亮,好似慢慢地在移动,他二人却并未走到跟前去看。</p><p class="ql-block">到了第二天早晨,二人不约而同的走到石碑处,只见乌龟头朝西尾朝东,卧再路当中,发现尾部流出一大片朱砂,像殷红的血一样,染红了乌龟的屁股。</p><p class="ql-block">据说乌龟的眼睛是两颗夜明珠!后来被人盗走了,那石碑再也不会移动了,并挡住了那一条道路,人们便把石碑南边叫前阜民里,一以北,叫后阜民里。 </p><p class="ql-block">北城门的摇钱树</p><p class="ql-block">郑州北门外有一个大沙岗,岗上有许多紫荆树,像一座小山一样,人们称那里为紫荆山。</p><p class="ql-block">山下有许多高低不平的沙土堆,传说沙岗上有一棵榆树,每年结锄的榆钱,一串串像铜钱一样,吃到嘴里黏糊糊、甜丝丝的,榆钱成熟落地后变成铜钱,人们便叫那棵榆树为摇钱树。</p><p class="ql-block">每年一到榆钱成熟时,就有很多人去采榆钱充饥,有时还在地上捡到铜钱,解救了贫苦人们的春荒。</p><p class="ql-block">每年农历过年时家家都要烧香,有的人家去那里取些沙土装往事。砖牌坊街的孙仙洲旧曾去过那里拉土装香炉。他说那里的沙土粒大,并有红,黄,蓝,绿各种颜色闪烁发光。小孩子们常到沙土玩耍,不断从沙堆里拾到铜钱拿回家。</p><p class="ql-block">据说,后来有一个地主霸占了紫荆山,将山上树木砍伐得一干二净。只剩下那一棵榆树,未曾砍伐。地主扬言,那是他家的摇钱树,谁也不准去摘榆钱。</p><p class="ql-block">可是,自从那以后,榆树便不发芽不长叶,再也见不到榆钱,好好的榆树渐渐枯萎而死了。</p><p class="ql-block">附记:</p><p class="ql-block">郑州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有3600年的历史,过去像其他古都一样,存在城池,一般来讲,郑州城池四个门,每一个门都有一个有宝的传说。东城门由金门钉,西城门有聚宝盆、南城门有夜明珠,北城门有摇钱树。四门友宝带来吉祥如意,但是一定要有智慧才能够守住这宝物。当然,宝物属于勤劳善良的人们,贪图享乐,贪得无厌的人是无法得到那些宝物的。从这方面来说,四门四个宝的传说劝人为善,是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值得每一个积极向上的人认真学习。</p><p class="ql-block">郑州还有“三山不显五门不照”的传说。说的很神奇,所谓三山,是指北城门外的紫荆山,泰山庙和城隍庙的屋山。这两座巫山在当时虽然看起来很高大,但比起真正的山来说不算高,所以说是三山不显”。所谓“五门不照”,在《郑县志》中已有记载:“城门有五,东为寅宾,西是西城,南曰阜民,北者拱辰,东南为迎恩。”五门中,只有东西两门相对,其余均不相照,南门偏西,北门距中,只有东西两门相对,其余均部相照。东南门在明末知州鲁世任为了阻挡李闯王义军改砌砖城时,讲门封堵,只留下四门,故有五门不照的传说。至于西南的小西门,当时不在无门之列,因为它是民国十年(1921年)。罗传铭任县长时,开辟了小西门,并由省议会荆丙炳炎提名书写:“地平门”三字碑,置于城楼之上,人们俗称“小西门”,由此可直取火车站,人们称便。</p><p class="ql-block">至于城西北郊所开之门,是1922年之后冯玉祥主豫把城墙开辟一道门,原定为“天城门”,但未及盖城楼,把那里称为“天城路”,由衙署直通西部大街,交通更为便利了。四个城门四个宝故事,在《郑州地名传说故事》(1994年)有所记载,第一讲述者均已离世,姓名不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