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何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们的队伍中,有不少有觉悟、性格刚强又具有女性温柔的女医务人员。她们在战斗中出生入死,抢救伤员,在艰苦的环境下想尽办法救死扶伤。因而,受到战士们的尊敬和信赖。一九四八年夏,五岭山下,在粤赣湘边区的五岭支队,传颂着一位在遭遇战被冲散,与部队失去联系后,在密林中走了整整七天,历尽艰辛终于胜利回到部队的女卫生员何平同志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何平是广东省中山县人,一九二七年出生。从小跟随做海员的父亲到香港谋生。抗日战争爆发后,父亲失业,家境十分困难,大哥因没线治病而夭折。香港沦陷后,父亲又被日寇关进集中营后折磨而死,小小何平只得跟随母亲去做小工,艰苦度日。一九四四年,十七岁的何平在姐姐何瑛的教育影响下,来到宝安大鹏,参加了东江纵队。一九四五年八月,部队挺进粤北,准备与王震、王首道同志率领的部队会师后建立五岭革命根据地。后因情况变化,组织上安排何平和朱依群医生到南雄县珠玑乡,通过乡长(地下党员)的关系,以成立乡医疗所为名,转入国民党统治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九四六年,部队北撤山东烟台,组织决定何平和朱依群转回香港待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何平回香港后,到工厂当车衣工人。她虽然经济上很困难,仍节衣缩食,经常资助其他同志。一九四七年春,坚持五岭地区斗争的队伍大发展。组织通知何平、朱依群返回粤北部队工作。不久,何平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派到连队当卫生员。她性格文静温柔,工作认真负责,热爱和关心同志,大家都亲呢地叫她“阿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次,部队夜行军,在密下水突然遭到国民党匪军的袭击。一场遭遇战打响了。黑夜中,何平被冲散,一个人走失在密林里,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密林一片漆黑,阴森森的,她又是近视眼,辨不出东南西北。整整走了一夜,天亮了,发现自已还在原来的地方打转转。显然,她迷失方向了。在寂静的山林里,看不到一个人影,部队在哪里呢?何平身背药箱,心急火燎地穿过纵横交错的树林。傍晚,突然雷雨交加,雨越下越大,她浑身上下湿透了,疲备不堪地走到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底下,用身体护住药箱坐了下来。滴滴雨水从头发流到脸上、身上,一股冷飕飕的寒流直冲入心窝。何平默默思忖:已经三天了,还没有找到部队,怎么办?连里的伤病员无人照料,首长和同志们找不到自己,也一定会焦急万分。我不能坐在这里等,得赶快找部队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她捡来一根树棍,支撑着瘦乏的身躯,又走过了一大片灌木丛林。走了不知多少时候,她突然看见前面有一片杂乱低垂的青草,还隐约可见这片绿草已被踏成一条弯弯小路。何平揣测这里有部队走过,心头一喜,便沿着绿草低垂的方向,踉踉跄跄地奔去。走呀走的,她感到浑身瘫软,四肢无力,饥饿难堪。何平与部队失去联系已经第四天了。几天来,她只吃过三片奎宁片,喝了点山泉水,昨晚被雨水浇透了,今天又被火样的太阳灼烤着。这时密林里散发着闷热而带霉烂味的蒸气,熏得何平喘不过气来。她一阵恶心,限前一团漆黑,便一头栽倒在地上,不由自主地昏睡过去了。醒来已是中午时分。她饥肠碌碌,口流清水,心慌眼花,肠里的蛔虫也饿得忍受不了,有的从口里爬出来,有的从肛门钻出来。何平在饥饿中挣扎,死神在她身边徘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过了不知多少时候,何平才慢慢醒了过来。她想起在茫茫林海中忍受饥寒转了几天,仍找不到部队的踪影,心里万分焦急。她暗暗下定决心:就是死也要找到部队,找到部队就是胜利!她咬咬牙,搀扶着树棍,挣扎着站起来,走几步停一下,边走边拾些野果来充饥。何平的一双脚象绑捆着十几磅重的铅,走一步是如此的沉重、困难。她走呀走,看见太阳从东边升起又向西边沉下去,看见月亮慢慢升起了又悄悄地落下去了。她已经走了五天了,这时已感到头重脚轻飘忽不定,腿早已不打弯,站也站不起来了,只好在地上爬着走,爬了一、二丈远,又试着站起来东歪西倒地走几步。后来,她干脆爬着上山滚着下山,几次昏迷过去又醒了过来,膝盖、双手磨出了血,她顾不上擦,嘴唇裂开了几道血口,她仍然咬紧牙关。就这样,她终于翻过了几座山头,远远地看见前面有一间草棚,她判断是我们部队的宿营地,可能部队就在那里。顿时,她觉得自己有力了,眼睛也亮了,便加快速度爬到草棚,一看,周围静悄悄的,什么人也没有,显然,部队已经转移了。何平怀着一线希望,沿着山路继续爬着前进,经过第二个草棚时,又扑了个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她知道有草棚的这一带,是部队经常活动的地方,只要继续寻找,是一定能找到的。她虽然感到体力已渐渐衰竭,还是满怀信心地不断鼓励自己: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战胜困难,找到部队!她还想到:这里曾是当年陈毅、项英等革命老前辈走过的地方,我要学习他们战胜困难的革命精神,做个坚强的革命战士!她爬一步歇一歇,全身骨头象散了架似的,要前进一步就得付出全身的气力。第七天,何平已经奄奄一息了,她的视线范围内全是一片模糊的黄色,高山树林也开始幌动了。她意识到自己体力实在支持不了,很快就要倒下去,便赶忙用手肘支撑着地面,让上身和头部抬起来,不再晕眩过去。就在这一霎时,她模模糊糊地看到百多米外的山坡上有一个人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她立即使劲地擦擦眼睛,仔细一看,啊!那山坡上的草棚不是我们司令部的所在地吗?那个人影肯定是哨兵了。一股热流直冲到头上,她顿时感到自己强大了,有力气了,一兴奋又拼命地往前爬去。这时,哨兵也发现了她,并向她发出了口令。何平虽然把吃奶的气力使了出来,也只能说出一句:“我是何平!”就昏倒在地上了。哨兵回去报告后,山上立即跑下来一群同志,赶快将她背上山去。经过抢救,喂米汤、打强心针,她才慢慢地苏醒过来,无力地睁开双眼。当她清楚地辨认出黄业司令员、麦雅贞医生等同志后,她深情地注视着一张张熟悉的脸,激动得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我真的回到部队了!”眼晴一阵酸涩,两行热泪流到了地那消瘦,憔悴的脸上,随即又泛起了一丝胜利的微笑。经过三天的细心护理,何平才能起床。不久,她又和同志们一起投入了新的成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何平历尽艰辛,战胜饥饿和死神,力量来自坚强的革命意志,来自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同志们称赞她是一位坚强的革命女战士,值得尊敬的女卫生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根据何平,麦雅贞提供的材料,由华英整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