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蒙特塞拉特山位于加泰罗尼亚中部,是该地区的最高点。加泰罗尼亚语"Montserrat"意为"锯齿状山",因其山峰利如锯齿而得名(上图)。当地流传的故事充满了宗教色彩,说是天使们为了给圣母玛利亚造个王座,从天而降,在金锯的帮助下造就了山锋锯齿状的边缘。现代科学则认为,山体的形状完全源自于自然界的造山运动,是数百万年陆地和水大规模相互运动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从巴塞罗那驱车进入山区之后,眼前出现的大多是这种形如钟乳状的石峰群,突兀地崛起于山顶,光凸凸的几乎没有植被覆盖(上图)。</p> <p class="ql-block">蒙特塞拉特修道院(Montserrat Abbey)座落在蒙特塞拉特山峰顶处,与谷底有着1236米的落差,景致迷人,画面极为壮观(上图),这是吸引我们前来的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许多人上山来是为了朝圣,皆因山和寺都是著名的宗教圣地。著名的原因有几点:</p><p class="ql-block">1, 修道院供奉的黑圣母(Black Madona),是加泰罗民亚地区的保护神,位列西班牙黑麦当娜第二(共有51位),仅次于萨拉戈萨的皮拉尔圣母。山中的圣科瓦圣洞(The Sacred cave of santa Cova),传说是圣母雕像被发现的地方,并由此引申出圣母显灵故事的各种版本。</p><p class="ql-block">2, 大教堂Escolania男孩合唱团是欧陆最古老的合唱团之一,水准极高享誉全球。</p><p class="ql-block">3, 修院出版社创建于15世纪,至今仍在运营。</p><p class="ql-block">4, 除了宗教的特色之外,修道院坚持在弥撒中使用加泰罗尼亚语,庇护民族自治的反抗人士,被视为加泰罗尼亚民族主义的象征。</p><p class="ql-block">来此参观黑圣母,和朝圣者一起听男孩们唱《维罗莱》(The Virolai),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体验,何况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相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蒙特塞拉特距离巴塞罗仅有54公里,可以作为一日游的首选项目。修道院的位置在山上,怎么去有点复杂,需要做下介绍。</p><p class="ql-block">上面这张图(源自网络)显示了所有的公共交通设施,包括火车,缆车⋯Aeri Montserrat,机架铁路⋯Cremallera/Rack railway/Funicular,在图中可找到对应关系。其中机架铁路(Rack Railway)共有三站,分别是:</p><p class="ql-block">a, Monistrol de Monteserrat</p><p class="ql-block">b, Monistrol Villa</p><p class="ql-block">c, Monteserrat</p><p class="ql-block">前往的方式有三种:</p><p class="ql-block">a, 自驾,从巴塞罗那直接开车到修道院广场停车场,车位有限,收费6.5欧元/天</p><p class="ql-block">b,从巴塞罗那坐火车至山下,如选择坐缆车,去Aeri de Monteserrat;如果选择坐机架铁路车,在Monistrol de Monteserrat下车,转乘Rack Railway到终点Monteserrat下。</p><p class="ql-block">c, 自驾接机架铁路车:开车到机架铁路的第二站Monistril Villa,那里有个很大的免费停车场,然后坐一站Rock Railway到修道院站下。这种方式可免去停车的麻烦,但需要注意,切记要在最后一班下山机架车前回到停车场,否则便会被滞留在山上。机架车时刻表随季节而变动,事先做好准备。我们选择的是第三种方式。</p> <p class="ql-block">这是机架铁路车(Rock Railway),专门上山用(上图)。</p> <p class="ql-block">这是Funicular 缆车铁路,(上图,源自网络),从修道院至山顶的单齿轨铁路。</p> <p class="ql-block">说点历史。</p><p class="ql-block">蒙特塞拉特山自古具有宗教意义,基督教诞生之前,就有罗马人在此建造神庙。公元880年开始,黑圣母被发现于圣洞,之后出现隐修者和僧侣们最初聚集的隐修院,他们过着孤独祈祷的生活,至今仍留有隐士们生活的痕迹。</p><p class="ql-block">据信,九世纪时,蒙特塞拉特山上共建造了四座教堂,分别为圣玛利亚教堂,圣伊斯克尔教堂(St.Iscle),圣彼得教堂和圣马丁教堂。如今,仅有圣伊斯克尔教堂还存在,其他的都不存在了。</p><p class="ql-block">1025年,里波里修道院长兼主教奥利巴(Oliba),正式创建了蒙特塞拉特本笃派修道院(Montserrat Abbey)。12-13世纪修道院建造罗马式大教堂,供奉黑圣母,朝圣者开始来到蒙特塞拉特。之后的几个世纪,伴随着男孩合唱团的出现,出版印刷社的建立,修院的影响不断扩大,重要性与日俱增。特别是修士Bernal Boil随哥伦布远航美洲大陆,将对黑圣母的宗教崇拜带到了地球的另一半,便在美洲传播开来。</p> <p class="ql-block">19-20世纪,蒙特塞拉特修道院无法避免的被战争和动荡所累,最严重的破坏发生于半岛战争的1811-1812年间,拿破仑的法军袭击了修院,大部建筑被毁,珍贵财物被抢掠一空。1835年政府的《土地法》雪上加霜,令修道院失去了财产所有权,导致所有僧侣被迫离开(除一人外),一直到1844年才返回,并开始了修院的重建。</p><p class="ql-block">西班牙内战(1936-1939)期间,23名僧侣被杀,僧侣们又次被迫离开。幸运的是,加泰罗尼亚自治政府出面拯救了蒙特塞拉特,避免了再次的破坏和抢劫的发生。战后,僧侣们陆续返回,继续完成重建的工作。</p><p class="ql-block">1944年,黑圣母的"王座室"开始建设,1947年举行了登基庆典。自此之后,教宗到访,修道院声名远播,蒙特塞拉特山香火鼎盛,再加上旅游业的发展,影响已然远超宗教本身。</p><p class="ql-block">现在的修道院共有僧侣100多人,住在大教堂广场左侧的一栋建筑中(上图左),过着祈祷加工作的生活,那里依然神秘,不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大广场的右侧是修道院大教堂,外观中规中矩像个宫殿(上图右)。修道院设有博物馆,进口在广场左侧红楼房第一层,展厅建在地下。整个建筑群背靠群峰,俯瞰加泰罗尼亚大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广场的一侧,由一组圆拱和雕塑组成特色的画廊,又一处观赏迷人风光的好地方(上图)。</p> <p class="ql-block">蒙特塞拉特大教堂(The Basilica Montserrat)必须要参观,教堂建筑本身,男孩合唱演唱和黑圣母为三大主要看点。注意:1,男孩合唱团每天在大教堂的演唱时间是下午一点,因为人很多,最好提前去中庭排队。2,参观黑圣母要提前在网上预定时间,按你选定的时间段才可进入王座室。</p><p class="ql-block">从广场经拱门进入中庭(the Atrium 上图),又称阿格里奇中庭(Atrium of Argerich)。这是个教堂正门前开方式屋顶的庭院,两侧建有对称性的五座拱门。中庭历经多位神父加以装饰修缮,形成如今的风格及规模。中庭左侧墙面,讲述修院的简史,右侧壁图,描绘了基督教中最重要的圣地和大教堂。中庭的地面很有特色,黑白大理石材,图案灵感取自米开郎基隆设计的罗马国会大厦广场。</p> <p class="ql-block">由于教堂在拿破仑战争时遭到了严重损害,1900-1901年重建了前门正立面(上图)。哥特式结构,采用了文艺复新时期的对称性风格。</p> <p class="ql-block">内部为单一长中殿,不甚宽大,圆形穹顶高23米,两侧分设多位圣人的礼拜堂。殿中悬挂着两排华丽的蜡烛,皆由城镇和协会捐赠,据说式样风格是战后加泰罗尼亚珠宝制作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个人很喜欢主祭坛的简约却又不失典雅的设计,背屏画很有些中国风和现代派的印象。祭坛中央仅悬挂一幅耶稣受难的十字架,没有繁复的装饰,很赞。黑圣母的王座室位于主祭坛背后上方,在大殿的长椅上坐下,可以从开放的窗口望见圣母雕像和圣朝者的身影。(上图)。</p> <p class="ql-block">此行最大的遗憾,是没能亲眼目睹男孩合唱团的表演。我们提前半小时来到中庭排队,原以为已经预留了足够的时间。可万没料,到冬季也会有这么多的人,更没想到,教堂大殿不允许随便进入。当我们排到大教堂门口时,大殿中已然座无虚席,被禁止放行。无奈,只能留在中庭看演唱的直播。切记,如果你有意看合唱团表演,尽量提前进入教堂坐定等候,尤其是在旺季。</p><p class="ql-block">作点介绍。蒙特塞拉特教堂男孩合唱团的等一次记载,可追溯至1223年,它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教会音乐学校。尽管如此,直到400年后的17-18世纪,它才被真正获得重视及认可。合唱团约由40-50名9-14岁的学生组成,现有成员50名。他们除了学习音乐之外,也接受其他领域的教育。男孩们不仅在蒙特塞拉特演出,还在世界各地举办音乐会,水准很高。他们最著名的表达形式,依然是西方基督教典型的歌唱类型(上图,源自网络)。</p><p class="ql-block">《维罗莱》(The Virolai) 是蒙特塞拉特的圣母颂,作曲Josep Rodoreda,加泰罗尼亚人称它为"Rose D 'Abri","四月玖瑰"之意,源自歌词中的第一句。1880年,在庆祝修道院成立1000周年的庆典上,《维罗莱》首次在大教堂唱响,由男孩合唱团演唱。如今,每周一至六的13点,男孩们准时在大教堂演唱这首圣母颂,这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没有之一。</p> <p class="ql-block">黑圣母是蒙特塞拉特山最有趣的参观点,这座圣母木雕有多种叫法,通常称"蒙特塞拉特圣母",加泰罗尼亚语称"拉莫雷塔(La Moreneta),意思是"小黑人"。她是山上灵性的中心,整个修道院围绕着她而建。</p><p class="ql-block">基督徒门相信,这座木雕像由圣路加(St.Luke)创立于耶路撒冷,并由圣保罗带到了巴塞罗那。718年,摩斯林占领半岛,巴塞罗那遭到袭击,基督徒将她转移到了蒙特塞拉特山的山洞中加以保护。时间一长,山洞确切的位置被遗忘了,直到880年,山中发出的奇异光芒引导人们找到了她,这个洞穴就是今天朝圣者必去的"圣科瓦圣洞"。</p><p class="ql-block">1844年,教宗利奥十三世宣布,黑圣母为加泰罗尼亚的守护神。</p><p class="ql-block">百年之后,一个新的项目决定启动,为黑圣母建造个新的"王座室",包括入门的楼梯通道,为此招集了建筑师、设计师、画家和雕刻家共同参与。原计划于三年之后的圣母登基日(1947)竣工,却拖沿至1954年才完成。上图即为楼梯通道入口处的局部。</p> <p class="ql-block">这是进入王座室的楼梯通往,采用黑白大理石材料,通体纯白色浮雕装饰,内容涉及圣母与圣经人物。</p> <p class="ql-block">新的王座室(The Throne)很小,金箔覆顶,金壁辉煌。黑圣母雕像端坐于华丽的"智慧王座"之上,圣婴在她双膝之上,双目俯视大教堂。整座木雕高95厘米,体瘦,脸长,面黑,黄袍加身,右手持象征宇宙的球体,圣婴双手举起做祝福状(上图)。</p><p class="ql-block">关于形象为深色皮肤的圣母玛利亚,欧洲和拉美国家的数百座教堂中都可见到,至今仍然是最神秘和最有争议的宗教标志。许多学者从宗教的,历史的和科学的各种角度加以解释,甚至上升到地球母亲和女性神的崇拜,或关联到人类非洲起源的可能性。</p><p class="ql-block">我比较倾像于科学的分析,人们经过观察发现,这座雕像脸和手的深棕色有个由浅及深的变化过程,由此推测,黑色/深棕色为偶然因素所为,最大的可能,源于雕像长期暴露在蜡烛烟雾中的结果。另外,X光的检测也发现了历代修复者重新将雕像涂黑的迹象。其实,对于宗教标志性形象,理性的分析有点多余,信之所信即为信仰,没必要深究。</p> <p class="ql-block">整个王座被一个玻璃罩严加防护住,只有持球的右手处开了个圆洞。按照传统作法,你可以亲吻或用手去触摸圣母的手和球体,祈祷圣母降福于你(上图)。</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王座室的窗口俯瞰大殿的情景(上图)</p> <p class="ql-block">走出黑圣母王座室后,有一座很特别的圆形圣母像小堂(The Chapel of the Image Of the mother of God),1885年建造,专事人们拜谒过黑圣母之后在此祈祷。小堂华丽而艺术,特别是主祭坛,据说得到过安东尼.高迪的帮助(上图)。</p> <p class="ql-block">装饰考究小堂主祭坛(上图)。</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的博物馆可以作为选择项目,门票8欧/人,参观之后感觉物非所值。大多数展品为私人捐献,有各类的圣母像,宗教仪式的金银品,19-20世纪的画作,偶有几幅名人如毕加索,达利,卡拉瓦乔等人的作品(上图)。</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修道院之后,可以选择上山,同时亲历一下缆车铁路的剌激。</p><p class="ql-block">上山之路以修道院广场为起点,或去圣洞朝拜,或去山顶徒步观景,选择全凭自己意愿。</p><p class="ql-block">朝圣者一般必访圣科瓦洞(Santa Cave),那是圣母雕像被发现之处,不可不访。山顶,一览众山小,风光无限,并有多条有趣的徒步路线供选择。无论去朝圣还是上山,最便捷的方式是借助齿轨缆车铁路⋯Funicular,省时省力,况且乘坐这类单轨带通环的缆车铁路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的体验。</p><p class="ql-block">去圣洞,要乘坐圣洞缆车(Funicular de Santa Cave),在修道院站乘车,全长262米,最大坡度56.5%,直达神社和圣洞。我们放弃,选择了上山。</p><p class="ql-block">去山顶,要乘坐圣琼缆车。上图中挂在两山峡缝之间的一条"直线",就是著名的圣琼缆车铁路线(Funicular de Sant Joan),目力所及之处,仿佛一条飞流直下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上图中的黄色小楼是"圣琼"的下站,一票往返,10.5欧元/人。它是目前西班牙最陡的一条铁路,最大坡度达到65%,6分钟之内上升503米,轻松让你到达山顶。圣琼始建于1918年,1926年进行了第一次现代改造,1997年又进一步提升了现代化级别。</p><p class="ql-block">如果有机会来到蒙特塞拉特,强烈推荐体验下圣琼铁路的刺激感,一定不会后悔。</p> <p class="ql-block">机架铁路线架在两山峡缝之间,部分地方非常狭窄,虽然很陡,坐在车厢里却丝毫没有感觉。随着高度的爬升,修道院渐行渐远,画面景致愈来愈壮观(上图)。</p> <p class="ql-block">缆车提升的速度很快,到达山顶用时10分钟左右。山顶站建有不大的展厅,介绍缆车铁路历史和步道。一处观景平台搭建于展厅之外,视点绝佳,一目了然,俯瞰修道院全景,场面慰为壮观,印象深刻(上图)。</p> <p class="ql-block">山顶车站前,有左右两条主要的徒步路线:向右是Sant Jeroni Hike,向左去Sant Michael Cross。我们想看山,选择了Sant Jeroni Hike路线。Sant Jeroni是Montserrat的最高峰,一般徒步者不坐缆车,从修道院开始步行,徒步路线全长11公里,中等难度,需时4小时。我们从山顶开始,也只是走了一小半的路程,时间不允许,体力也不够,中途放弃,没有到达最高点。如果你在蒙特塞拉特仅有一天的安排,不建议选择这条线路。</p><p class="ql-block">毫无疑问,Sant Jeroni Hike沿途风景极佳,转山看景,登高望远,心旷神怡。只可惜能见度不足,略有遗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座沿途遇到的小堂,孤独的立在山路转角的岩石之上,彼有沧桑之感。它源起何时? 为谁而建? 一概不知。 </p> <p class="ql-block">途中的一段崖边小路,感觉是人为开凿成的,还残留有人居住过的痕迹。据说曾经有隐修者在此修行,也许山下的小教堂也与他们有关。很难想像当时的苦修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这些人住在岩石缝隙间,面对群山,背靠崖壁,尺寸之间一不留神还可能跌下悬崖,如此苦其心智,劳其筋骨,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功课,没点信念支持还真撑不下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ant Michael Cross徒步路线比前者容易,自山顶站台一直通往悬崖边竖立的巨型十字架,平台之下则是令人腿脚发软的峭壁。</p><p class="ql-block">平台脚下便是加泰罗尼亚广袤的大地,由近及远一直延伸至地中海。多少个世纪以来,加泰罗尼亚人为争取自已民族独立的努力从未停息过,蒙特塞拉特修道院一如即往的参与其中。时至今日,抗议者仍会聚集静坐于此,抗议政府,表达自己的诉求,这个宗教场已然被视为加泰罗尼亚民族主义的标志,反抗压迫的象征。愿这片土地永远和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