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行(完结篇) 逗留成都 穿越时空~在历史的长河中凝眸回望

克非

<p class="ql-block"><b>  D23天:2021年10月31日 星期日 多云</b></p><p class="ql-block"><b> 又回到了成都,黄师傅问我们,还想去哪里玩呢?如果没有需要车子的地方,那我就不来了。</b><b style="font-size: 18px;">去哪呢?大家商量了一下,如果在市区逛吧,现在各城市的建筑、商埸等都很雷同,不太想去;而</b><b>锦里、宽窄巷子、武候祠等处也去过了。最后一致决定去三星堆参观。</b></p><p class="ql-block"><b> 上午九时许,黄师傅开车来到宾馆。上车后,他说先带我们去一个网红打卡地,也是摄影人最喜欢光顾的一个地方,名叫彭镇,是一个有百多年历史的老镇。</b></p> <p class="ql-block"><b>  彭镇——位于离 成都 市中心20多公里的地方。这里路面狭窄,大车小车络绎不绝,</b><b style="font-size: 18px;">费了一番功夫才</b><b>找到地方停车。镇上最有名的就是</b><b style="font-size: 18px;">是观音阁老茶馆了,看到树上高挑着的招牌幡旗,我们停下了脚步。</b></p> <p class="ql-block"><b> 驻足观望,茶馆大门边墙上嵌有一块成都市人民政府2016年1月立的白色大理石石牌,上面撰刻着“成都市历史建筑”几个金黄色的大字,下面记载着老茶馆的历史。</b></p><p class="ql-block"><b> 茶馆原址本为观音庙,相传建于明代中后期;作为茶馆,则为民国时期所为。延续至今,成为了地道的成都老茶馆。</b></p> <p class="ql-block"><b> 此刻只见茶馆门前一字排开的桌椅板凳上人头攒动,喝茶的、打牌的、聊天的、热闹非凡,展示着老茶馆的兴旺。定晴一看,大部分都是老人,或许这里已成为了老人们的休闲之处。</b></p> <p class="ql-block"><b>  及至步入茶馆内,扑面而来的是曾经十分熟悉的氛围,</b><b style="font-size: 18px;">保留</b><b>完好的毛主席画像,褪色的红语录和标语口号,</b><b style="font-size: 18px;">坐在竹靠背椅上衣着朴素的人群,</b><b>古旧的八仙桌,灶火上的老茶壶,老物件,</b><b style="font-size: 18px;">昏暗的灯光,</b><b>喧嚣的气氛……,时间仿佛已凝固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置身于此,就恍若有了一种穿越时空</b><b style="font-size: 18px;">的感受。</b></p> <p class="ql-block"><b>  由于保持了几十年的不变,这里已成为50、60、70年代人怀旧的地方。特别是观音阁老茶馆,业已成为摄影爱好者们经常光顾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不过</b><b style="font-size: 18px;">已商业化的观音阁老</b><b>茶馆并不可以自由进入,如果你不是去消费,而只是想拍照的话,必须要交10元钱方能进入。可以理解。</b></p> <p class="ql-block"><b>  观音阁老茶馆现已被列为成都第五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如今的彭镇则凭借着老茶馆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拍客前来摄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摄影圣地和网红打卡地。</b></p> <p class="ql-block"><b> 瞧,这座建筑也是一间拥有百年历史的老茶馆。从墙上的牌匾看,名为柳江东茶馆。建于请末,</b><b style="font-size: 18px;">位于杨柳河畔。后曾长期作为彭镇的粮油交易所,难怪门前喝茶的人不多。</b></p> <p class="ql-block"><b> 既然到了这里,那不坐下来品品茶是不行的,哈哈。</b></p> <p class="ql-block"><b>  呵,端起小蓝花盖碗茶,轻轻吹慢慢喝细细品,真的很惬意。10元钱一碗的茶可以让你在这里坐上一天。</b></p> <p class="ql-block"><b> 喝完茶免不了要到处走走看看。</b></p><p class="ql-block"><b> ∵ 老街上仍保留着许多老建筑,除茶馆外,还有几家卖旅游品的商铺,里面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工艺品。意外的是看到了一家炉火正旺的铁匠铺,主人正挥舞着榔头火花四溅的敲打着一个烧得通红的铁件,此景在现在的城市里一般是很难见到的了!</b></p> <p class="ql-block"><b>  饭铺也有多家,有简陋的街边摊,也有食客众多的餐厅,最多的铺面非茶馆莫属了。</b></p> <p class="ql-block"><b>  还有一家看起来几十年不变的理发店,该理发师我也在别人拍的照片中见过,或许他也是网红族的一位成员。来成都后才知道,我们俗称的“挖耳屎”在这里被文雅的称为了“釆耳”,而且还成为了一个行业,从业者还不少。看来要拓宽眼界,还是要外出旅游,才有机会了解外面的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见识了网红“胡子大叔”炉火纯青的茶艺表演,也印证了那句“高手在民间”的话。但是想端着相机拍照的话,他是要收费的,手机拍拍的就不管了。</b></p> <p class="ql-block"><b> 街角拐弯处有一间物品摆放较雅致的小店,外面摆放着的一双蓝花布鞋吸引了我的目光。由此结识了热情待客的店主“蒲姐姐”,她也成为了我的微信好友,经常给我点赞,在此道一声谢谢了!</b></p> <p class="ql-block"><b>  在“蒲姐姐”的周到服务下,我买了一双鞋和一条披肩,是一次很暖心的购物。</b></p> <p class="ql-block"><b> 漫步在彭镇老街,看上去有点冷清的街上仍保留着许多过去的老砖木结构房屋。</b></p> <p class="ql-block"><b>  瞧这家名为“水浒”的铺面,现在已是上午十点半了,老板娘才开始下门板开大门。看来这里的人们仍在延续着从前的那种慢节奏生活方式。</b></p><p class="ql-block"><b> 见多了人工打造的旅游古镇,这个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针对游客的商业化繁荣的小镇才更觉其难能可贵。</b></p> <p class="ql-block"><b> 放眼望去,街边的许多人家仍不嫌麻烦的保留着需上下门板的大门,这种最原始的印记,现在还依旧鲜活无比,完美的重现了我小时候对小城市街道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三步一间的茶馆,是本地人自得其乐的生活。间或的几间咖啡店、茶室、设计工作室、杂货铺等给小镇增添了新的活力。</b></p> <p class="ql-block"><b>  中午,我们找了一家人气较旺的[李四哥饭店]吃午饭。</b></p> <p class="ql-block"><b> 坐在街头,围在桌边,很清爽的六菜一湯,地道的麻婆豆腐,七人总计200元。</b></p><p class="ql-block"><b> 虽说在彭镇老街只游玩了短短的3个小时,却也让人心生感概,或许这里呈现的正是旧日老成都的街头巷尾之一隅。</b></p> <p class="ql-block"><b>  到了成都必去的地方之一就是三星堆</b></p><p class="ql-block"><b>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广汉,距今已有3至5千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b></p><p class="ql-block"><b> 午饭后我们驱车前往三星堆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路标指示,这里主要有一,二两个展馆,按导览图我们先进了一展馆。一展馆面积较大,展馆内对三星堆及出土文物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b></p><p class="ql-block"><b> 不过馆里面的光线较暗,想拍好照片也不容易。听说展品是不让拍照的,但也没见有人管,这样我们也就随大流的拍下了一些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虽然展示柜上都单独有灯光来打亮展品。但所拍照片清晰度高的不多,较好一些的就发在本篇中了。</b></p> <p class="ql-block"><b> 古人相信玉能通神”,所以用玉璋、戈、琮、壁等为重要祭器来祭祀天地山川,沟通祖先神灵,因此展品中展示了许多精美的玉制品,如玉壁,玉璋,玉琮,玉圭,玉戈,玉环,玉牙等;还有各种大小不同的石壁及大量的陶制品,如陶人和瓶、罐,壶、盘、片等。</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万物有灵是古代先民的普遍信仰。三星堆文物中,还有虎、蛇、羊、牛、猪、鸡、鸟、鱼、蟾蜍等动植物造型及太阳形器等,反映了古蜀人对大自然的尊崇及世间万物的敬畏。</b></p> <p class="ql-block"><b> 三星堆青铜器中有大量鸟形象。鸟在古蜀信仰中占据重要地位,认为它们或是祖先的化身,或是太阳的象征,或是沟通人类的使者。</b></p> <p class="ql-block"><b>  有高大精美的青铜神树和汉代摇钱树。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神树的传说,有所谓“登天之梯”的作用。神树连接天地,沟通人神,神灵借此降世,巫师缘此登天,可视作上古先民天地不绝,天人感应,人天合一,人神互通之思维观念的形象化写照。</b></p><p class="ql-block"><b> 汉代四川地区流行摇钱树作为随葬明器。多表现于昆仑山西王母的神话传说中,因其挂满铜钱,俗称 “摇钱树” 。其上的朱雀寓日神,与神树上神鸟的意义一样,表明三星堆的神树与汉代的摇钱树为源流关系。</b></p> <p class="ql-block"><b> 让人震撼的是一尊高大的铜人像(公元前1250一前1100年),于1986年出土于二号祭祀坑。在此被称为铜大立人像。说明文为:铜像基本釆用写实手法,按真人的高矮、比例、动作塑造,同时对眼、耳、及双手作了较大的夸张,以此强化人像超凡的一面,似乎表现的是一个具有通天异禀、神威赫赫的大人物正在作法。该像既具王者之风,又有大巫之仪,应是集神、巫、王身份于一体的最高统治者形象,是神权与王权最高权力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b>  展品中还有流光溢彩的金器。有金杖、金面罩、金箔饰、金料块、金箔残片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金杖是古蜀国最高权力的象征,系用金条锤打成宽约7.2厘米的金皮后,再包卷在木芯(已成炭化物)上而成,上面雕刻有人头、鸟、鱼、带有羽翼的箭等图案,其文化形态及造型风格极为罕见。</b></p> <p class="ql-block"><b> 最引人注目的是戴金面罩的青铜人头像,其制作之精到让人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手工艺的精湛。特别是在青铜重器上再饰黄金,这种金铜结合在他处未见到过使用法,更给三星堆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b></p> <p class="ql-block"><b>  第二展馆主要展出的是青铜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三星堆出土了多座结构复杂,内容丰富,制作精细的青铜神坛模型。各类青铜人像或立、或跪、或坐、或卧、还有神兽、凤鸟、建筑等造型,再现了古蜀国祭祀活动的盛大场面。</b></p> <p class="ql-block"><b>  展馆内有众多造型生动,內涵丰富,头冠、发型和服饰各异的青铜人头像,生动的反映了当时的族群构成与等级制度。还有一些鼓眼、阔鼻、大嘴、方耳的奇特面具,向人们展现了一个三千多年前梦幻般的人间神国。另外,青铜尊、青铜罍也数量众多,反映出尊、罍在古蜀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b></p><p class="ql-block"><b> 韵质双美的三星堆青铜器是古代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堪称四川盆地青铜文化最为绚烂的篇章,也是世界古代文明史上,青铜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出了展厅,漫步在博物馆院子内,虽说在疫情期间,进来都要出示四川健康码,但来此参观的人仍然不少。</b></p> <p class="ql-block"><b> 广场上“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的造型也很可爱。“三”指三星堆,“九”指九寨沟,“大”指大熊猫,一目了然。神秘的三星堆、美丽的九寨沟、可爱的大熊猫,每一个都是兼备文化底蕴和流量关注的超级网红,是外省人到了四川必去的地方啦!</b></p> <p class="ql-block"><b> 在门口的青铜大面具模型前排队留影是必须的,好在此时等待的人不多。</b></p> <p class="ql-block"><b> 在三星堆的祭祀坑内,出土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青铜面具,他们应是古蜀国信仰世界中的祖神或天神,被供奉于神庙殿堂之上,受人顶礼膜拜,现在已成为了三星堆博物馆的主要标志。</b></p> <p class="ql-block"><b> 哇,前面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正聚精会神的趴在地上干什么呢?我们好奇的走了过去。只见他们正在挥笔画画,画的都是博物馆里面的展品。看来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种子正悄然的在祖国的花朵心中生根发芽。</b></p> <p class="ql-block"><b> 三星堆文物的出土,再现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可谓是“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且出土的许多文物造型奇特、大气恢弘、神秘怪诞、内涵丰富,充满了许多不解之谜,让三星堆成为了在当今世界上都叫得晌的一张名片。</b></p> <p class="ql-block"><b>  三星堆在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中也占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地位。</b></p><p class="ql-block"><b> 五点多出馆后,三星堆收停车费20元 。我们走广汉一成都高速</b><b style="font-size: 18px;">回成都,收费</b><b>43元 。加油245元 。</b></p><p class="ql-block"><b> 随后黄师傅带我们来到街上一家名为“公社大食堂”的店子。好吃不贵,七人餐费230元 。在这里,黄师傅与我们作别,非常感谢开车兼导游并陪伴和照顾了我们21天的他。当然他现在仍然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年秋天我和老张与另一些朋友又自驾去了川西。期间,热心的他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帮助,衷心的感谢他。</b></p><p class="ql-block"><b> 晚餐后仍回蓝庭宾馆。住宿费不变,128元/标间。</b></p> <p class="ql-block"><b> D24天: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 阴</b></p><p class="ql-block"><b> 起床后,外出吃了简单的早餐,由于没再打算去哪里玩,时间就比较充裕。顺便在附近的街上遛了一圈,买了一点准备在火车上吃的东西,就回到了宾馆收拾行李。</b></p><p class="ql-block"><b> 老张的侄儿昨晚就打来电话请大家吃中饭,按约定我们一行在中午11点来到了一家名为“三缺一”看起来像是私家秘厨之类的小院內就餐。侄儿平时就有点好美食,只有他才找得到这种隐秘的地方,客气的侄儿。</b></p> <p class="ql-block"><b>  下午2点我们打的到了成都火车站。来时八人,归时六人,在车站广场上集体合影。</b></p><p class="ql-block"><b>再见了!成都!</b></p> <p class="ql-block"><b> 进站候车,准时坐上了回湘的火车。云妹的女儿帮我们买的票全部是下铺,每次都辛苦她了,在此道一声谢谢!</b></p> <p class="ql-block"><b>  D25天:2021年11月2日 星期二 晴</b></p><p class="ql-block"><b> 中午11点多,火车到达长沙站。由于这几天长沙检出了新冠病人,出囗处守候着穿戴整齐的白大褂,这也是当时的一景。</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没出站,直接走换乘通道坐城际列车,于中午1点顺利到达板塘站。儿子开车接我们回到了离开有25天的家,这是我们出去游玩时间最长的一次了。不过没料想到,我们离开成都时,正好成都发现了新冠感染者,回家的第二天,老张的健康码就变成了黄码,只好老实的呆在家里,一周内连做了两次核酸才变回了绿码。回想起来真的令人感慨不已,国家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不知付出了多少代价!</b></p> <p class="ql-block"><b> 能在有生之年去一趟西藏,曾经是我最大的向往。那时我也同许多想去西藏的人一样,因工作、家庭、老人、孩子等事情让人想去也抽不出时间去。退休后有了时间又由于交通、高反、跟不跟团等原因</b><b style="font-size: 18px;">顾虑重重,迟迟不能成行。幸之老张在摄影班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拍摄同路人,在他们的策划安排下,我们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终于达成了这个夙愿。</b></p> <p class="ql-block"><b> 从西藏旅游景点分布图上看,我们只是看到了西藏的一小部分,还有日喀则市、阿里等一大部分地方都没有看到,连黄师傅也说早知道你们的身体状况都还行,应该带你们去阿里的。当然这是后话啦。</b></p> <p class="ql-block"><b>  虽然没到阿里留有遗憾,但我们以成都为起点从G318进藏到拉萨,再走G317出藏又回到了成都,完美的环线游也很经典;且这两条最美国道上连绵不断的绝色风景也让我们大开眼界惊喜连连。特别是到了拉萨,游了八廓街,拍了藏服照,进了布达拉宫参观,就已经达成了许多人心中的梦想和心愿,我们真是幸运之人!</b></p><p class="ql-block"><b> 西藏回来已经二年有余,但时常想起那片心中的川藏高原。雪山冰川、蓝天白云、遍地牛羊、茫茫草原、僧人与寺庙,宗教与信仰和那随处可见迎风飘动着的五彩经幡……,所有这一切,都不时地浮现在眼前。曾经经历过的精彩与神秘,也将成为我一生的财富。所以我想一定要用美篇把此行记录下来并打印成册保存,成为我永久的回忆。  </b></p><p class="ql-block"><b> 这两年的时间还真是</b><b style="font-size: 18px;">忙忙碌碌</b><b>一晃匆匆。其间儿子完成了结婚生子的终身大事,并且我俩又出门旅游过几次。先是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的团队活动,后又到唐山参加同学聚会,接着与同学结伴去了渤海湾周边游玩,最近又去了一次川西。至于新冠疫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今年年初从管控变成了开放,随后我们全家人都阳过了一次等等不一而足。而我也只好在</b><b style="font-size: 18px;">忙碌之中利用一些</b><b>断断续续的碎片时间一边整理着图片一边写着回忆日记,同时还要顾着老年大学的学习和线上的口琴吹奏技法练习。如此种种,就让原计划一年内要写完的旅行日记整整延续了两年,还好终于赶在新年到来前写完了川藏行的最后一篇,也算是了却了我的一个心愿。虽然这些文字与图片并不能完全传达出亲眼所见的川藏高原之魅力,但我经历和记载的川藏之旅在此也必须要画上句号了。</b></p><p class="ql-block"><b> 谢谢一直以来关注和点赞给我支持和鼓励的朋友们!</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完成于2023年12月28日</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