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不可否认,每个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也知道,出于血亲和情感上爱孩子,与真正地懂孩子、会用正确的方法爱孩子,给孩子成长助力、赋能,是两码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因亲子关系中父母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造成的悲剧此起彼伏,屡屡发生,无不令人心痛和深思。很多有天赋的、原本素质很优秀孩子,却因为父母错误的教育观念而造成伤害,丧失了成才的机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多年教育实践,笔者发现家长群体中,往往存在着四大误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误区一,多学点总是好的,学得越多越好。</b>孩子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以有限的时间精力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注定是失败。二千多年前生庄子不是告诉我们:“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凡事,超限是非常有害的,都需要适可而止。孩子们当下学习内容的难度和数量,都是经过很多专家依据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设计的。家长首先要尊重,对学有余力的,可以适当扩展和提高,但是,不宜无限加码,过度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这也是与国家的双减政策相违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留白的画作是平庸的,不给孩子独立的生命留白,一味地贪多,训练刷题或逼着孩子不停地学这学那,还在坚守填鸭式教育的父母,其实,是在用自己焦虑、恐惧、控制欲扼杀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正为孩子好,不是贪婪地让他背负,很多时候,知道什么对他更重要,什么必须拿得起什么必须放得下,才更有利。机器尚且要检修休整,我们的孩子不是做题的机器,不是学习的工具。他们应该有更多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把时间、机会、舞台还给孩子,孩子才能自主自尊自爱自强地成为他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误区二,学习一定要靠老师教。</b>老师就像驾校的教练,只能教基本的技术,真正熟练的驾驶技术,关键还是要靠学员自己。学习这个事情,本质上也是孩子自己学名明白的,练明白的,悟明白的。教学,本质上是教孩子学,培养孩子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家长也一定要引导孩子明白这样的道理,逐渐形成不等不靠,自己钻研自己探索的学习能力。这才是终生受益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教学上,要注意四个基本原则: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操心是为了不操心,辅导是为了不辅导。如果父母做得太多,老师做得太多,其实,只能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反而会伤害孩子自己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经常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充分说明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误区三,孩子一听就懂的课就是好课。</b>传统的评价体系中,我们往往会把讲得很细致,很明白,没有思考难度,缺乏认知冲突,孩子能跟着老师的讲述顺顺利利走的课,认为是好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按照认知规律和新课程要求,孩子一听就懂,没有挑战性,听着很好玩的课,其实是溺爱课。它对提高孩子阅读理解能力、深度思维能力、自我归纳等高阶思维能力没有更好作用,长久时间,很容易把孩子培养成学习上懒于自我探索、自我建构的妈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听就懂,和吃东西一嚼就烂,其实是一个道理的。不同的年龄下,我们会有不同的需要。正值求知欲望强烈的朝气蓬勃的孩子们,更应该喜欢有嚼头的食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学中,老师不给孩子大脑足够的负荷,就不会得到很好的锻炼。真正的好老师一定是爱“折腾”孩子,鼓励孩子自己大胆探索,讲原则,讲逻辑,讲思维,而不应只是学生自己一听就懂一学就会的知识。学习给予人的那种快乐的迷恋的欲罢不能的渴望的味道,更重要的是在不断地尝试、反复地琢磨中,品味出来的。有人说,废掉一个人最快的方法,就是让他啥也不做或者只做一听就会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误区四,总是把学习放在首位,一切为学习让路。</b>对孩子来说,学习的确重要。但是我们还是要注意,一是真正的学习其实并非单指学校里书本知识的学习,生活就是教育。世界就是教材,视野开阔、富多彩的学习,对孩子全面发展才更有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是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包括懂得自爱且爱他人、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良好习惯等非智力因素,都不可或缺,也都需要学习和培养。研究发现,现在中小学生中,有心理抑郁的竟然高达24.6%。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据。很多专家都明确指出:自信心、意志力、时间管理、情绪管理、成长型思维等,无论对学习成绩还是人生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你看到的是巫婆还是美女?</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们看不见世界的真相,</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们只能看见想要的世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杯有空,才能倒进新的茶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心有空,才能装进别的东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不断地学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才能让我们遇到更好的自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拥有更美好的世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你看到的是美女还是巫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你看到是骷髅还是相爱的男女?</b></p> <p class="ql-block">今日心语:请不要把责任推给分数</p><p class="ql-block">追梦书生,2023-11-2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很多人恨不得都把所有教育问题的原因都推给考试,推给分数,以证明自己是无辜的,很无奈,也是受害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是,却忘记了“考试”只是一种手段,“分数”只是一种工具。问题的关键有二,其一是人,即我们要什么样的分数,是赋能成长的,激活生命的,有意义一生的分数,还是死记硬背的、急功近利的、扼杀兴趣否定多元无视尊严的分数?不同的分数,产生不同的育人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二还是人,即我们用什么样的手段要到分数,是呵护培育欣赏尊重引导激发出来的分数,还是训斥压榨剥夺控制强逼出来的分数?不同的手段,形成不同的教育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此看来,不同的分数观,背后就是不同的育人方式,就是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就是不同的生命追求和人生态度。我们怎么对待分数,就是怎么对待教育,就是怎么对待孩子。当我们总是把责任推给分数,某种意义上,就是企图在混杂的声音中逃避自责,无视也不想“从自身做起”关注和改变真正的问题,甚至,心存侥幸,推卸责任,徇私利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重视有价值的结构化分数导引,研究科学的绿色分数设计,倡导多元一体的分数评价,推进丰富多彩的成果展示,就是因为:做好了,它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和工具。但,我们永远深知:对充满无限可能和敬畏的生命来说,的确有太多东西比分数更加厚重,更加高贵,更有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我们绝对不能唯分数,更不能武断地用分数来三六九等地区分孩子,漠视人格,伤害心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鱼</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听了好友青蛙对牛的介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于是,画出了牛的样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一般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认识事物都是这样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我们需要怎么办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