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讲故事之(二)平板车

宝贝,加油

<p class="ql-block">  上文说道光靠借粮不是个长远之计,借了毕竟还是要还的。缺衣少食真是很难熬,穷人的日子真是度日如年。老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爷爷奶奶没有象邻居一样互相抱怨,而是暗暗打定注意,再苦再难也要置办个平板车拖货补贴家用。</p><p class="ql-block"> 那时挣工分很低,爷爷性子慢,做事情也慢,挣工分很少。于是夜里天上还是满天星就去拾粪,碰到狗屎很开心,看到一泡牛粪就象中了大奖,交上队里工分就多一点。苦心不负有心人,经过家里开源节支,终于余了一点钱,奶奶又跑去河西大姐家借点钱,东拼西凑,平板车的梦想终于实现了。</p><p class="ql-block"> 爷爷的性子慢,奶奶脾气急。拖树任务是从阜宁羊寨家到陈集,大约二十几里路。为了省钱,夫妻俩带着干粮就出发了,渴了就到河边捧一口水喝。一路上风餐露宿,路上最怕的是上坡,缓的坡夫妻俩一使劲就过去了,陡的坡爷爷拖,奶奶拉,两个人身体几乎与地面呈180度车辆还是上不去,俩人是欲哭无泪,有时候靠同行的帮忙;有时候请路上热心的行人搭一把手。为了不影响白天的工分,爷爷奶奶夜里还拖着大车,有一次拖累了,爷爷奶奶坐在地上休息,同村的邻居躲在苏北灌溉渠大堤的竹林里,恶作剧朝奶奶洒了一把砂子,奶奶吓得够呛,躺在床上一个月也回不了魂。</p><p class="ql-block"> 两岁的大哥请人带,任务轻的时候也会把大哥放到车上,困了就用被子盖上,醒了会咿咿呀呀唱着歌,听着儿子的歌声,夫妻两人像喝了蜜一样,步子也感觉轻了些,新的生命象野草一样又在奶奶的肚里生根发芽了。拖树都是重体力活,身体很累,心情还是不错,因为他们看到了吃饱的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