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珍贵老照片 过目难忘的瞬间(161)

福全

<p class="ql-block">70年代毛主席和工作人员的合影</p><p class="ql-block">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坚定的信仰!仔细看,人民对他老人家就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崇拜,一枚小小的毛主席勋章,对于人民都显得尤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接见的这位女子,可能熟知的人不多,1973年,杨春霞饰演杜鹃山一夜走红,响遍大街小巷。杜鹃山中她饰演的女主角柯湘深入人心。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的艺术成就离不开她的坚持和磨炼。</p> <p class="ql-block">与主席同框,双手背在身后的是开国上将,曾组建中国第一支航空兵部队,还指挥击落了美军王牌战斗机。</p><p class="ql-block">这位传奇人物就是空军创建者之一——刘亚楼。他的一生充满了荣耀与传奇色彩。1935年,刘亚楼进入苏联红军学校学习,在苏联秘密训练了一年。</p><p class="ql-block">回国后,他组建了中国第一支航空兵部队——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这所学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最早的航空兵部队。在学校里,刘亚楼还训练出了中国第一批飞行员,他们的飞行技术水平达到了当时的国际标准。</p><p class="ql-block">此后,他便担任新组建的东北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不仅是空军的建设者之一,还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官。他在朝鲜战争期间指挥空军队,与美国王牌战斗机进行激烈的空战。在他的指挥下,中国空军多次重创美军,并成功击落了多架美军战斗机和侦察机。</p><p class="ql-block">刘亚楼为中国空军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让我们一起致敬这位伟大的将军!</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曾经对侄子毛远新说过:“你喜欢舒适,缺乏面对艰苦的精神。”这句话让侄子深受触动。多年以来,他一直试图在生活中践行这个教诲。</p><p class="ql-block">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毅力,侄子经常在大风大浪中游泳,即便是在天气较冷的北戴河海水里游泳,他也不会退缩。他坚信只有通过经常地面对逆境和困难,才能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p><p class="ql-block">据他回忆,在一次北戴河游泳时,当伯伯问他是否敢游到浪里时,他毫不犹豫地下了水,开始游向远方。虽然体验到了寒冷和不适,但他还是坚持游了下去。最终,他成功地游回岸边,这使他更加坚定了面对困难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故居,位于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坐南朝北,东边是毛主席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故居题匾背后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前后共变更了四次,为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上面是第一块题匾: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p><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4日,长沙和平解放。政府安排韶山村老党员(毛泽东族叔)毛月秋负责照看故居。</p><p class="ql-block">一天,湘潭县委委员毛华初在参观时对毛月秋提议:“老书记,以后到这里参观的人会越来越多,您看屋前是不是该写个门匾?”毛月秋深以为然。</p><p class="ql-block">讨论匾上内容时,毛月秋请毛华初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毛华初沉吟片刻,不好意思地说:“我肚子里没什么墨水,说不好。随军南下到处都看见解放了的老百姓举着毛主席的像游行,上面都写着‘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照此,上屋场的门匾就写‘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不知行不行?”大家听了都表示赞同。</p><p class="ql-block">不久,毛主席故居挂起了门匾。毛主席的族兄、私塾老师、也是“韶山一支笔”的毛宇居,为此匾书写了题字。</p> <p class="ql-block">上面是第二块题匾:毛泽东同志故居</p><p class="ql-block">1953年,毛主席在北京接待来自家乡的亲友时,毛月秋提起了几年前题匾的事情。他还说,苏联和民主德国客人看到上屋场上挂的“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的匾,都说好。</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却连声说:“这个不妥,不妥。‘伟大’两字不是封的,我不敢当,哪里会一写伟大就伟大呢?我建议换一个门匾。”</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意见带回去后,湘潭县委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建议,决定把第一块门匾撤换。随即,湘潭县委上报湖南省委批准,第二块门匾“毛泽东同志故居”于1955年3月,挂在了上屋场。</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三块题匾:毛泽东同志旧居</p><p class="ql-block">1961年4月9日晨,刘少奇来到韶山冲参观。</p><p class="ql-block">他凝视着“毛泽东同志故居”几个大字,沉思一会儿后指了指门匾,轻声问工作人员:“你们知道这个门匾是谁提议写的吗?”工作人员摇摇头。</p><p class="ql-block">图片1</p><p class="ql-block">刘少奇(左一)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p><p class="ql-block">刘少奇缓缓说道:“毛泽东同志故居的‘故’字,有‘过去’和‘去世’两种意思。我们的毛主席身体很健康,应当把‘故’字改为‘旧’字。”</p><p class="ql-block">图片2</p><p class="ql-block">周总理参观韶山毛主席旧居</p><p class="ql-block">图片3</p><p class="ql-block">邓小平参观韶山毛主席旧居</p><p class="ql-block">根据这个提议,湖南省委办公厅下文同意将“毛泽东同志故居”改为“毛泽东同志旧居”。1961年,郭沫若为旧居题写了“毛泽东同志旧居”的匾额。</p><p class="ql-block">从此,“故居”改为了“旧居”,此名称一直沿用到1983年。</p> <p class="ql-block">上面是第四块题匾:毛泽东同志故居</p><p class="ql-block">1983年,时值毛主席90周年诞辰,韶山管理局派人到北京,请邓小平题写故居和纪念馆的匾额。</p><p class="ql-block">邓小平几易其稿,挥毫题写了“毛泽东同志故居”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两块匾额。</p><p class="ql-block">如今,毛主席故居和纪念馆用的就是邓小平的题字。</p> <p class="ql-block">1961年,熊向晖、谌筱华夫妇在湖南韶山毛主席旧居前合影留念。熊向晖的一生,是充满传奇的一生,他深入敌营十二年,机智、巧妙地斡旋胡宗南等军阀内部,及时送出诸多重要情报,在隐蔽战线上屡立奇功。</p><p class="ql-block">熊向晖被毛主席誉为“一个人能顶几个师”。</p> <p class="ql-block">1956年,粟裕全家在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旧居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粟裕大将一家五口的一张珍贵合影照片。</p><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于1956年,拍摄地点是在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旧居前。</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两位大人自然就是粟裕大将和他的夫人楚青,二人于1941年在新四军司令部结婚,这一年,粟裕34岁,楚青18岁,虽然年龄相差了16岁,但夫妻二人感情却很好,相濡以沫,风风雨雨一起走过了43年,并且养育了两位优秀的儿子和一位女儿。</p><p class="ql-block">照片中,和粟裕一样高的是长子粟戎生,他和父亲一样投身军旅,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经受了战火洗礼,并立下赫赫战功,逐渐成为了高级军事将领,最高军衔为中将。</p><p class="ql-block">照片中较小的那位小男孩则是次子,早期同样参加了解放军,在海军服役多年,后转业至交通部、中国远洋公司,一度担任过南方远洋总公司党委书记、中国远洋公司副经理等职务,于2018年不幸病逝。</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最小的那位女孩则是小女儿粟惠宁,长大后嫁给了陈毅元帅的儿子陈小鲁,可谓是门当户对!</p><p class="ql-block">有意思的是,粟戎生在这张照片中和父亲粟裕实在太像,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看来是完美遗传了父亲的良好基因!</p> <p class="ql-block">毛岸青一家三口在父亲旧居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周总理夫妇和李克农夫妇及其女儿的合影留念。胸前挂着相机的这位男同志,追随周总理40年,他就是官至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的童小鹏。童小鹏长期在总理领导下工作,也出现在了画面中,但不知为何站在C位呢?</p> <p class="ql-block">偷得浮生半日闲,总理若是能有多点空闲时间亲临这大自然,或许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可以更长久地陪伴我们,然而,他却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祖国的事业中,为国家和人民默默奉献,这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p> <p class="ql-block">1966年,周总理与同事在城楼上的会议厅谈论文稿的画面,面面中的周总理身着军装,戴军帽,展示人伟人的风姿,中山装是建国后周总理的最爱,无论出席什么场合,或者出国访问,他都以中山装示人,而此次身着军装十分罕见。</p> <p class="ql-block">周总理与著名文学家冰心的温馨合影</p><p class="ql-block">1962年3月,周总理和冰心在专机上交流。</p><p class="ql-block">冰心原名谢婉莹,冰心取自于“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著名儿童文学家。周总理年轻时就喜欢冰心的《寄小读者》,而周总理夫人也在20年代读过冰心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冰心是深受好评的人民文学家,他们都是人民永远铭记的人。</p> <p class="ql-block">1959年,58岁的陈老总带着夫人张茜回到了四川老家。</p><p class="ql-block">58岁的陈毅老总,走在泥泞的道路上,风风火火,一点不输年轻人。</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1959年,拍摄地点应该是四川省乐至县某地。照片中走在最前边的人,就是陈毅元帅。陈老总左边那个女士,就是陈老总的夫人张茜。</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陈老总,身穿旧衣布鞋,看起来十分简朴。尽管道路泥泞,尽管他已经58岁了,尽管他用一个棍子辅助行走,但是他却一马当先。</p><p class="ql-block">旁边的张茜,虽然比陈老总小了21岁,但她走起来的样子,却显得比较吃力。</p><p class="ql-block">张茜抬头望向陈老总,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她好像在说:老头子,你走慢一点,这么泥泞的道路,摔倒了可怎么办?再说你这节奏,我也跟不上你啊!</p><p class="ql-block">老一辈革命家几乎上都是这样,走路及办各种事,都是风风火火,效率极高。像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刘少奇、彭总、邓公等等等等,包括陈老总,都是这样。</p><p class="ql-block">这些前辈们,之所以办事效率很高,一方面是在残酷的战争中养成的,另一方面就是他们在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p> <p class="ql-block">华老、毛岸青、韩芝俊、邵华、刘思齐、毛新宇等人在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毛岸青1962年回到家乡看望外祖母向振熙。在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3年,60岁的毛岸青与45岁的邵华,留下的一张珍贵合影,画面中,夫妻两人手牵着手,面带微笑看向镜头。</p><p class="ql-block">毛岸青与邵华,在1960年结婚,他们的结合是命中注定,也是一种延续,也算是了却了两个家庭的一段遗憾。</p><p class="ql-block">他们相互搀扶,一起走过了人生的47个春秋,感情非常好,从未红过脸。2007年、2008年,两人先后离世。</p> <p class="ql-block">毛岸青与妻子邵华、儿子毛新宇的一张珍贵合影,一生饱经磨难的毛岸青拍照很少笑,这张照片中,他难得的露出了幸福的微笑!</p><p class="ql-block">毛岸青是在苦水中泡大,年幼时与哥哥一起流浪,一次变故留下严重头疾,在苏联治愈回国后,哥哥去世又给了他毁灭性的打击。</p><p class="ql-block">旧疾复发的他,身体脆弱不堪,可能是老天爷也心疼他的遭遇,让他在疗养期间遇到了邵华,让他飘零的一生从此有了停泊的港湾。</p> <p class="ql-block">图为年轻时的粟裕大将。湖南会同人。粟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粟裕是战争时期非常具有军事才能的一位出色的将领人物,他在军事上的想法和出众的表现,让他在这一生中立下了赫赫的功绩。1955年,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的粟裕</p> <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中期时的粟裕</p> <p class="ql-block">粟裕出生于1907年8月10日,1927年以湖南省立师范学生身份投笔从戎,加入北伐军的叶挺铁军,开始其传奇军事生涯,在专门训练军官的铁军教导团中接受系统而严格的军事教育和训练,成为红军中有名的神枪手。</p><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中,粟裕被任命为起义军前敌委员会警卫队班长,负责周恩来、贺龙和刘伯承等起义领导人和前敌委员会的安全警卫工作,同时负责策应朱德领导的南昌军官教导团的起义。</p><p class="ql-block">跟随朱德上井冈山后,粟裕虚心学习毛泽东和朱德的军事思想、经验和理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1928年七溪岭战役中,粟裕带领三人小队俘虏上百名敌军,朱德夸赞粟裕是青年战术家,是未来革命的接班人。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粟裕指挥的黄桥战役为华中抗战打开了局面。</p><p class="ql-block">1942年石港之战,粟裕指挥“老虎团”创造出了以零伤亡痛歼日寇600余人的战争奇迹。1944年车桥战役全歼日伪军千余人,自己仅伤亡百余人,毛泽东敏锐判断: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1945年高邮之战,歼灭日军1100多人,歼灭伪军5000多人,系敌后战场俘虏日军最多的一次战役。</p><p class="ql-block">粟裕最辉煌的军事表现主要集中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十大战役中,粟裕指挥了一半。苏中战役,钻到敌人肚子里打,以三万对十二万人,七战七捷,共歼灭敌军五万多人。莱芜之战,打得国民党哀叹百年教训,刻骨铭心。成功策应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的整编74师,蒋介石哀叹为最痛心最惋惜的事情,甚至发出了“粟裕人头”的悬赏。沙土集战役,国军部队只拉开20公里距离,两天之内一个师就被粟裕全歼。此后,粟裕说服中央军委暂不南进,华野留在中原大量歼敌。豫东战役使得中原敌军完全丧失战役进攻能力,也拉开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的转折。</p><p class="ql-block">济南战役标志着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大城市的阶段。粟裕提出淮海战役的建议并获毛泽东同意,同时实际指挥了淮海战役,以60万兵力对80万兵力获胜。后渡长江,占南京,攻上海,彻底打败了国民党反动的政治和经济统治。</p><p class="ql-block">粟裕虚心谦逊,居功不自傲,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敢于三次推辞封帅的人,毛泽东曾感慨: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p> <p class="ql-block">1952年,粟裕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p> <p class="ql-block">晚年时期的粟裕</p><p class="ql-block">这是70年代,晚年的粟裕,一张罕见的留影,照片中的他穿着军服,看起来非常和蔼可亲,粟大将军事能力一流,胸怀以及度量,也是高级将领中少有的,不管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他曾经以光明磊落的胸怀“二让司令一让帅”的事迹,感召了无数同时代人和后来者。</p> <p class="ql-block">1947年6月,南麻临朐战役前,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视察地形</p><p class="ql-block">这是粟裕指挥作战的一张图片,他手持地图,在大伙的簇拥下,目视前方,目光炯炯有神,尽显淡定从容,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神态,和林彪不同的是,粟裕实际上是华东野战军副司令的角色主持全面军事工作,但他认准的事情就一定坚持,而事实也证明,他的坚持的确很准确,比如七战七捷,比如坚持不渡江、中原打大战,解放战争初期、中期,华东野战军是战绩最为出色的,在这方面,粟裕自然居功至伟,有个段子说,林彪基本不看其他战场的报告,但总是欣赏粟裕指挥的战役,并声称粟裕总打神仙仗,这方面体现了林总对粟裕的惺惺相惜。</p> <p class="ql-block">1947年,粟裕(左二)在孟良崮战役前线。</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粟裕</p> <p class="ql-block">陈毅、朱德、粟裕</p> <p class="ql-block">罕见老照片:华老接见粟裕大将,宋时轮上将陪同。</p><p class="ql-block">图片1</p><p class="ql-block">粟裕大将、宋时轮上将和华国锋</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华国锋接见粟裕的照片,中间陪同者为宋时轮。</p><p class="ql-block">华国锋原名苏铸,山西交城人。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毛泽东的老家湖南省任职,直至担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深得毛泽东赏识。鲜为人知的是,他曾大力支持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究,为水稻生产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贡献很大。1971年,华国锋调北京工作,先后任公安部部长和副总理等职。1976年周恩来逝世后任国务院总理,9月毛泽东去世后,华国锋又担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一职。上世纪80年代,他从最高领导人的位置上退下来后,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病逝于北京,享年87岁。</p><p class="ql-block">图片2</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和华国锋</p><p class="ql-block">照片中被接见的是解放军著名将领粟裕,这位参加了南昌起义和井冈山斗争的战神在抗日战争期间是新四军的骨干领导人,解放战争任华东野战军的副司令员兼副政委,在陈毅不在军中的时候任代司令员兼代政委。1955年的大授衔中,粟裕被中央军委授予大将军衔,排名大将首位。粟裕在新中国曾任第二任参谋总长,中央军委学委和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之职,官至副国级。</p><p class="ql-block">图片3</p><p class="ql-block">周恩来和粟裕</p><p class="ql-block">站在华国锋和粟裕之间的老将军是三野名将、同时也是粟裕的老战友和老部下的宋时轮上将。解放战争中,宋时轮和陈毅搭档,是山东野战军参谋长,华东野战军成立之后,他出任10纵司令员,华野改编为三野之后,他又是9兵团司令员。几乎参加了所有华野(三野)的战役,包括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等鼎鼎大名的大战。举世闻名的抗美援朝中,他曾任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后期任志愿军副司令员。著名的长津湖战役就是他指挥的。</p><p class="ql-block">图片4</p><p class="ql-block">三野宿将宋时轮</p> <p class="ql-block">1955年9月27日14时30分,周恩来总理把第一份大将军衔的命令状颁发给粟裕。因为元帅的授衔仪式是在同日17时举行,因此粟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第一个被授予军衔的人。</p><p class="ql-block">1955年9月27日,周恩来总理把第一份大将军衔的命令状颁发给粟裕。“战神”粟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第一个被授予军衔的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位大将之首。</p> <p class="ql-block">1975年老照片,叶剑英和萧克走在前面,粟裕等人跟在后面</p><p class="ql-block">今天来介绍一张罕见的老照片。照片中,叶剑英元帅戴着眼镜,穿着军装,脚下是凉鞋,走在前面。身边是萧克上将,他也穿着军装,脚下是布鞋。后面都是谁呢?</p><p class="ql-block">图片1</p><p class="ql-block">先说叶剑英。1975年的叶剑英是军委的副主席,主持军委的日常工作,他还是国防部长,是全军的大首长。当时他已经年近八旬,头发斑白,为国操劳了一辈子。</p><p class="ql-block">叶剑英旁边是萧克。萧克怎么也走在前面?这张照片的地点是在解放军军政大学。这所大学成立于1969年,首任校长是开国上将黄永胜。九一三事件之后,黄永胜被隔离审查。</p><p class="ql-block">1972年,萧克被任命校长。叶剑英来军校视察,萧克作为东道主,当然要走在前面陪同了。萧克是开国第一上将,他为人非常简朴,身居高位,却仍然穿着布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勤俭节约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p><p class="ql-block">紧跟着他们后面的是徐向前元帅。徐向前当时和叶剑英一样,都是军委常委,也是军委的重要首长,十大元帅之一,和叶剑英一起接见军政大学的学员们。</p><p class="ql-block">徐向前是建国后的首任总参谋长,1978年接替叶剑英担任国防部长。他在军中的威望很高,影响力很大。</p><p class="ql-block">图片2、徐向前元帅和叶剑英元帅</p><p class="ql-block">徐向前旁边的这位将军,穿着整齐的军装,他是开国上将唐亮。1955年,南京军区成立,唐亮担任首任政委,他是许世友的重要担当。1972年,唐亮和萧克一同被中央派到军政大学任职,担任政委。</p><p class="ql-block">萧克和唐亮是军政大学的两位首长,所以他们走得相对比较靠前。他们都是共和国的开国上将。</p><p class="ql-block">再往后,那位上衣穿着白色军装的将军比较显眼,他是开国上将苏振华。苏振华是彭德怀红三军团的老将,长期在部队中做政治工作。第五兵团成立,杨勇是司令员,苏振华是政委。</p><p class="ql-block">建国后,苏振华进入海军系统任职,当时担任海军第一政委,同时也是军委常委之一,所以他穿着白色的军装,作为军委的重要领导之一,跟随叶剑英一起接见学员们。</p><p class="ql-block">苏振华旁边身材稍微矮小一点的是一位大将,他就是开国第一大将粟裕。粟裕在1954年接替徐向前担任总参谋长,1958年受到了错误批判,被迫离开了军队。</p><p class="ql-block">此后十几年里,粟裕的心情都比较郁闷,精神倍感压抑。到了晚年,粟裕重新获得了重用。1975年,68岁的粟裕也成为军委常委之一,也是军队的大首长。</p><p class="ql-block">图片3</p><p class="ql-block">(叶剑英和粟裕 在投票)</p><p class="ql-block">粟裕和叶剑英的私交不错,他又很喜欢教育学生们,所以也参加了这次接见活动。从照片中可见,粟裕也已经两鬓斑白,一代战神老矣。粟裕虽然重新回到了军队,可是他本人并没有被平反。</p><p class="ql-block">事实上,直到1984年粟裕逝世,他都没有被平反。粟裕逝世10年后,才最终获得了平反。</p><p class="ql-block">唐亮后面,还有两位可以依稀看清楚,他们都是开国上将。最左边是杨成武,赫赫有名的三杨之一,深受毛主席器重的白袍小将。1975年的时候,杨成武是第一副总参谋长,代表总参,跟随叶剑英来接见军政大学的师生们。</p><p class="ql-block">右边那位身材十分高大的是张宗逊,参加过秋收起义的老将。当时的张宗逊是总后勤部部长,代表总后勤部参加这次活动。</p><p class="ql-block">张宗逊的子女中,有一人当了军委副主席,也是上将军衔,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p><p class="ql-block">叶剑英,萧克,徐向前,唐亮,苏振华,粟裕,杨成武,张宗逊,至少是开国上将,他们为国征战了一辈子,却都已经两鬓斑白,英雄老矣,依然为国操劳,是国之栋梁,永远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于上个世纪50年代,肖劲光和粟裕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中肖劲光身穿海军军装,带着大墨镜,十分的威武霸气,坐在一旁的粟裕则显得十分低调。</p><p class="ql-block">其实这两个人在红军时期就有交集,两个人在军事上有过合作,在革命战争时期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粟裕和许世友</p><p class="ql-block">粟裕和许世友同属华野系统,但他们在一起的合影并不多,因此,这张照片更显得珍贵。这张照片中,粟裕穿便装,戴一顶那个年代几乎人手一顶的帽子;而许世友则是一身65式军装。</p> <p class="ql-block">粟裕、杨尚昆、许世友和叶剑英</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粟裕和许世友在华东野战军时期有一段难得的交集,虽然粟裕是新四军出身,而许世友是八路军出身,但在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之后,粟裕担任负责军事指挥的副司令员,而许世友则是山东军团司令员:粟裕负责运筹帷幄,许世友负责摧城拔寨。</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的粟裕与楚青</p> <p class="ql-block">1960年代,粟裕大将与夫人楚青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79年的一天,72岁的粟裕大将和家人外出游玩时,留下了这张非常珍贵的合影。照片中,他们一家人都面带微笑,场面非常的温馨和幸福。</p><p class="ql-block">前排分别是粟裕大将夫人楚青和他自己,还有女儿粟惠宁和外孙。后排则是次子粟寒生和女婿陈小鲁。</p><p class="ql-block">陈小鲁则是陈毅元帅的儿子,陈毅元帅又是粟裕大将的老领导,两个人的革命友谊非常深,又是儿女亲家,在当时陈家和粟家的这门亲事,让很多人都羡慕,成为一时佳话。</p><p class="ql-block">当时已经72岁的粟裕大将穿着六五式的军装,戴着军帽,依稀可以看到,他的双鬓已经发白了,但他的身体还是很有精神的。</p><p class="ql-block">看到粟裕大将一家温馨而幸福的画面,感觉还是非常感动的。</p><p class="ql-block">粟裕大将一生经历了数百场战斗,屡建奇功,被毛主席誉为“最会打仗的人”。他参加了南昌起义、湖南起义、土地革命等,是一位不朽的军事英雄,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身奋斗,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我军卓越的将领,粟裕大将的品格魅力和英勇事迹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后代。他拥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深知保护本土的责任,强调要注重士兵的安全,不轻易浪费人力资源,这些经验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p> <p class="ql-block">粟裕将军晚年和家人的合照</p><p class="ql-block">奋斗一生,等到全家相聚,二人居中而坐时,人已经老了,人最大遗憾就是时光过得真快。</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1981年8月,拍摄地点是北京某医院。照片前排左起,粟裕大将,钟期光上将。照片后排左起,粟裕夫人楚青,钟期光夫人凌奔。</p><p class="ql-block">那年的8月10日,是粟裕大将的74岁生日。钟期光夫妇特意来到医院,和粟裕夫妇一起过生日。</p><p class="ql-block">钟期光上将最早隶属于彭德怀彭总的红五军。主力红军长征以后,他也留下来打游击了。这样一来,他就成了粟裕手下的一名干将。</p><p class="ql-block">钟期光我们不大熟悉,但说起他的孙女,大家可能都有所耳闻。他的孙女就是影视演员柯蓝。</p><p class="ql-block">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桌子上摆放着蛋糕、寿桃、四盘菜、两个碟子、两个酒盅。很显然,这老哥俩要喝上一喝了。</p><p class="ql-block">注意看离粟裕最近的那盘菜,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这到底是什么菜呢?是红烧肉吗?红烧肉的肉块好像没这么大。是条子肉吗?看起来很像。是狗肉吗?也有可能。</p><p class="ql-block">无论这盘菜是什么菜?熟知粟裕将军的人都知道,他有个爱好,那就是爱吃狗肉。战争年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粟裕将军就会亲自掏腰包,让人买来一条狗,炖狗肉吃。</p><p class="ql-block">至于烟和酒,粟裕将军都不大喜欢。他不抽烟,也不好酒,即使喝酒,也从来都是点到为止。</p><p class="ql-block">粟裕将军最喜欢干的事,就是研究地图。他能一看地图,看上个把钟头,甚至几个钟头。</p><p class="ql-block">粟裕将军还非常注意自己的军人形象。他每天都要把自己衬衫和毛衣的下摆装进裤腰带里,腰间扎着军用皮带,甚至是在住院期间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粟裕将军的这种军事素养,已经深入到骨髓里了,一辈子都改不过来。这叫什么?这就叫枕戈待旦,时刻准备着行军打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83年8月10日,粟裕最后一个生日,与孙儿乐享天伦</p> <p class="ql-block">1984年的年初,粟裕大将的身体状况发生了一些好转,他的心情也难得好了许多。一天,医生护士们和粟裕的亲友们都来到了粟裕的身旁,安排摄像师给他们照了一张合影。当时,粟裕的脸上写满了轻松,丝毫看不出他对病痛和死亡的惧怕。身边的亲朋好友脸上也挂着笑容,他们似乎对粟裕身体的好转充满了希望。</p><p class="ql-block">春节期间,粟裕让秘书代表自己发表了讲话,称在抗战胜利之后,老一辈革命家仍然要在有生年,为国家和人民奉献出一切光和热。老一辈革命家里,他也是其中的一员。</p><p class="ql-block">没想到,就在这之后没多久,粟裕的病情突然恶化,直到2月5日,粟裕抢救无效,永远地离开了人世。</p><p class="ql-block">粟裕离世的时候,中央遵循他的意愿,并没有给他举办追悼会,而是将他的骨灰撒向了青山绿水,这些都是粟裕曾经战斗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他是毛泽东的大弟毛泽民,他为儿子起名遵毛氏族谱,又饱含新意。</p><p class="ql-block">1940年5月, 毛泽民和朱旦华在新疆省政府礼堂举行婚礼,婚礼没有办一桌酒席, 只是把两人的行李合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1941年2月14日,毛远新出生了,毛泽民到医院看望母子,笑得合不拢嘴。</p><p class="ql-block">一周后,毛泽民决定给孩子取名叫“远新”, 他振振有词地说:“韶山毛氏我们这一辈是泽字辈, 孩子这一辈是远字辈。”</p><p class="ql-block">“韶山毛氏族谱中有四句派系诗:</p><p class="ql-block">立显荣朝士, 文芳运际祥。</p><p class="ql-block">祖恩贻泽远, 世代永承昌。”</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孩子就叫远新吧,孩子在新疆出生的,为迎接新中国出生的,你说,好不好?”</p><p class="ql-block">朱旦华高兴地亲着孩子的小脸蛋, 说:“远新,多么形象而又有意义的名字,还是韶山派名呢!”</p><p class="ql-block">毛远新刚刚周岁,一家三口被变脸的盛世才逮捕入狱,他再也没有见到父亲,小小年龄和妈妈在狱中度过。1943年,毛泽民被盛世才秘密杀害。</p><p class="ql-block">看到这张珍贵的有感染力的照片,先开心,后痛心,唯祝愿伟人的后代都好好的!</p> <p class="ql-block">毛泽民</p> <p class="ql-block">毛泽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