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初冬,气温常降到10℃以下,寒风凛冽,不少人穿上了棉衣秋裤。城市中仍有菊花、马缨丹、枇杷花等绽放,却不见了蜂舞蝶喧。在这萧萧寒风中,我对昆虫的热爱和兴趣不减,仍然像个猎人似的,在城市的角落搜寻着虫儿的踪迹,希冀有所发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小巷里邻居家的门前的小块条形绿地上,栽种着一丛老姜,茂盛的叶子碧绿细长,充满生机。在这里我注意到一些叶子边上卷了起来,还有一条条丝线把叶的边缘和中央粘连在一起,围成半封闭的空间。我想,这是什么东东干的呢?小心地拉开粘着的叶子,发现了里面有一条半透明的白色小虫,大约4厘米长;胸部是一圈黑色,而小小的头部深埋在胸下,这样就让它看起来像是戴了一顶黑圆帽。仔细看,能看到胸下小小的三对足。这当然是鳞翅目昆虫了,我知道它会上演变身魔法。</span></p> <p class="ql-block"> 但究竟是什么虫呢?想探究一番。于是带回家养起来。几天就化蛹了,这个蛹是一种与叶子融成一体的浅绿色,纯粹的浅绿,淡到半透明,珠圆玉润,很是雅致。蛹体中间粗,头尾细小,呈纺锤形,两头逐渐变细变尖,让人想起小时候我们削的那种两头尖可以两头写字的的铅笔。</p> <p class="ql-block"> 这么奇怪的形状,这么特别的蛹体,我还没有见到过,这究竟是什么鳞翅目昆虫呢?搜索查阅求证一番,是姜弄蝶。</p> <p class="ql-block"> 而在父母居住的小区,有时候我也到绿植区搜寻虫子。一个洒满阳光的冬日中午,在一棵花椒树上发现了一只特别的幼虫正趴在叶子上边品尝美食边晒太阳。这虫儿胸部膨大而腹部比较细小,明显不是玉带凤蝶的幼虫。休息时,它腹部紧贴住叶面,胸部高高挺起,在寒风中斗志昂扬、生机盎然。胸部冒充了头部昂起,动作像极了小蛇。如果遇到危险,它吐出臭角喷出臭味驱敌,像极了蛇的信子,这模仿可真是惟妙惟肖啊。令人难忘的是它绿色的胸部两侧的红色大眼,上面还有小片白色的瞳孔,似乎眼波还会流转,在恶狠狠地瞪着你,威吓着你。这当然不是真的眼睛,只是斑纹而已。近似三角形的胸部冒充着头部,上面还有一些线条,像是毕加索笔下的抽象画,稀奇古怪,配上那双“眼睛”,真是阴森恐怖,让人心生恐惧。</p> <p class="ql-block"> 这是碧凤蝶。带回家养了几天, 预蛹三天方化蛹成功。</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冬季养蝶是有点奇怪,大概因为气温低的缘故,它们的生命过程被拉长了,且最终成功率比正常气温低。中国林业出版社巜中国观赏蝴蝶》一书中称,这是它们的“末尾代”了,是部分越冬蛹提前羽化产下卵孵化小虫发育的,能够成功为蛹的很少。不容易啊, 在寒冬的凄风苦雨中能生长都已经可以称得上是“蝶坚强”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这萧瑟的季节,我是多么期待春暖花开时,见到蝶们破蛹而出、蹒跚学步和在花中轻盈舞蹈的倩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