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一个教师的心中都有一个愿望,希望成为一名好教师,在引导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也让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条条道路通罗马,成为好教师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可借鉴的经验。最近,认真拜读了徐世贵《最具成长力的教师》一书,可谓是获益匪浅,感触良多。</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全面深刻地揭示了教师成长的基本规律,书中既有作者对全国知名教师成长历程的探寻,又有作者对基层教师、新教师、骨干教师成长过程的研究,还有作者30年来专业成长的体悟。读完此书,我感触最深的是方法篇的内容,它似一把钥匙,解开了我教学中的很多疑惑,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下面就简单谈谈我的几点思考:</p><p class="ql-block"> 一、天道酬勤,亦酬“术”,明确自我成长方法最重要</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天才出于勤奋”“天道酬勤”,这固然没错,然而,盲目的“勤”,匆忙的“勤”,迷茫的“勤”却毫无用处。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我们要实现自己的成长,只靠勤奋远远不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p><p class="ql-block"> 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知道自己到底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并设定成长目标。河南省许昌市古槐街小学的李华老师主动要求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就为了完成心中“寻找最适合我和学生的那条路”的目标,从“玩字卡、做字母操、过生字桥”到“分组合作,展示成功”再到“结合教材,组织学生定期围绕主题拓展识字”的教学方法,一次次的历练,一次次的改变,她最终培养出的学生智商高、能说会道,她的班级成为学校的明星班。还有江苏省的李吉林老师根据自己优势创设了情景教学的模式,谢娟老师阳光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他们都是在为自己做了定位之后,设定了目标,才走出了自我发展道路。其实成长的道路有很多,阅读开悟法、听评课学习法、小课题研究法、反思总结法、写作沉淀法、结交名师法等等都可以为我们所用。我平时教学中似乎每种方法都涉及到了,但却如蜻蜓点水,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所以进步的速度并不理想。今后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分析自己,给自己定位,选择一两种方法深入学习,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做起,寻找最适合我和学生的那条成长之路。</p><p class="ql-block"> 二、教师专业成功决胜于课堂</p><p class="ql-block"> 名医一把刀,名角一场戏,名师一堂课,教师真正的功夫在课堂上。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总会有这样的感受:自己喋喋不休,整整讲了一节课,学生端端正正坐了一节课,而一提问或一做作业,学生却错误百出,明明是自己刚刚讲过的知识点或者原题,为什么他们就是不会呢?甚至怒骂道“学生真笨”。其实,事后想想,笨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自己。一是自己没有全面理解课标的要求,自己占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自己备课不到位,尤其是备课不得法,没有考虑学生,甚至没有设置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这就导致了我们本节课的失败。《最具成长力的教师》这本书中于漪老师“三备课、三关注、两反思”的备课秘诀让我大开眼界,她能够做到三次备课,关注自我经验、关注文献资料、关注课堂现实,所以她节节课精彩,成为学生心中敬仰的好老师。因此,我认为我们的专业成功,不在于我们的理论知识多么丰富,不在于课下和学生的关系多么融洽,而在于课堂上我们能否吸引学生,能否2把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把握住学生,把握住课堂,这才是一位成功的老师应该做到的。</p><p class="ql-block"> 三、执着、坚持让专业成长笑到最后 </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河南范县实验小学李香芝老师的“三个五年一个梦”。第一个五年是常规讲堂的探寻,重在寻求自我突破,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法,做一个不断成长的教师。第二个五年是坚持不懈的五年,实现深度课堂的超越,用热情和行动参与各种大赛,寻找与名师接触学习的机会,同时在阅读反思中汲取营养,做一个自我完善的教师。第三个五年是深入思考,快乐分享的五年,在研究反思中梳理自我,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法,做一个不断超越的教师。了解了李老师的成长历程,让我感觉到作为一名成长中的教师,我所缺失的正是这种执着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李老师的幸福在于自己的不断思索和坚持不懈的反思、研究。想想自己,总觉得一学期写一篇随笔、一年完成一个课题就够了,对于业务学习总是浅尝辄止,不愿意深入思考,因此无法超越自己。此刻,我深深的感受到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让自己的从教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已经读完,但学习、成长的道路永无止境。回想书中每一位名师刚开始的时候都像我们这样平平凡凡,但是他们却在这平凡中做了不平凡的事,最终成为了名师。品悟着他们的成长故事,感受着他们的优雅、智慧、快乐和幸福,此刻心中不觉豁然开朗,似乎背后有一双有力的手为我的心灵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窗外是青山秀水、溪流潺潺伴着阐鸣鸟啼的世界,等待着我去发现、欣赏! </p><p class="ql-block"> “路虽远,行将至”,感谢这本书让我认识了这些名师,感谢这些名师带给我的启发。优秀在于习惯,成长在于主动,今后,我将更加坚定自己的从教之路,勤于钻研,乐于实践,努力把自己开成花,绽放在教坛的每个瞬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