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钩沉(六)延安中路4

茉莉

<h1>  延安中路老成都路至陕西南路,南侧约一公里单号是老卢湾现黄浦区,双号是静安区,这篇我们延着静安区侧参观。</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本篇线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印度总领事馆 </i></b><span style="font-size:20px;">延安中路810号→</span><b style="font-size:20px;"><i>严同春住宅</i></b><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延安中路816号→</span><b style="font-size:20px;"><i>谢善葆宅邸</i></b><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延安中路83</span><i style="font-size:20px;">0号→</i><b style="font-size:20px;"><i>市房公寓 </i></b><span style="font-size:20px;">延安中路850—876号</span></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印度总领事馆</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延安中路810号</h1> <h1>  延安中路810号英国乡村式花园住宅。1903年建造。房屋建筑面积2442平方米,花园面积9149平方米,南立面1、2层为双联券廊,3层为两组双帘泉柱廊,顶部为双联露木构架的三角形山墙;清水红砖墙面,砖雕花饰精美。原为英侨亚伯拉罕管业使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该英侨回国,房屋空关。</h1><p><br></p> <h1>  1956年12月印度驻上海总领事馆从中山东一路12号(214~215,218~219室),迁于此处。由于印度与我国西藏南部边疆的疆界问题,酿成边疆冲突,1962年12月15日印方总领事即告停馆。</h1><p><br></p> <h1>  现由总参某部入驻。( 等有机会补拍后再补进来。)</h1><p><br></p> <h1>  停馆期间同学们没少来这里捉迷藏,进去玩过的小朋友请举手!</h1><p><br></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严同春住宅</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延安中路816号</h1> <h1>  “严同春”并非住宅主人的姓名,而是严载如的商号名。</h1><h1> 主人叫严载如,上海人,鸣社诗家。延安中路816号严同春(商号)经营沙船商、房地产商。1956年公私合营之际,严载如将此宅交由房管部门接管。后作为上海仪表工业局办公使用。</h1><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右)海上诗人严载如先生</h3><p><br></p><h1> 严载如(1897~1992),名昌堉,斋名渊雷室,三佩簃,号二民居士,上海人,民国时期著名的诗人、画家、学者、商人、收藏家。书法精于篆隶,国画擅长山水、花卉。鉴定精审,也富收藏。如藏董其昌书法50多件,有吴昌硕为书引首,张大千画董其昌像,吴湖帆加以题识者。诸艺之中,于诗词最精。著有《写忧剩稿》、《海藻》、《宣南游草》《云间两征君集》等。</h1> <h1>  为适应业主“五世同堂”的要求,住宅楼第一进的底层有大厅、后厅、接待室、会客室等12间,第二进有客堂间、客次间、书房和餐厅等10间。二层前楼12间,后楼15间,三层前楼12间,后楼10间,均为起居室、卧室和休息室。整个住宅楼共有房间71间,仅卫生间就有30多间,而且71个房间都能贯通。</h1><p><br></p> <h1>  1998年建延安路高架时, 第一进被拆除, 现在看到的建筑, 是被保存下来主楼第二进、四合院以及花园。</h1> <h1>  现在是解放日报办公地。</h1><h1> 原来的二进客堂间,现在是前台、咖啡、图书阅览区域。</h1><p><br></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谢善葆宅邸</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延安中路830号</h1> <h1>  谢善葆宅邸建造于1933年,由谢善葆一家和他弟弟一家在此居住。1955年,公私合营时期,这里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收管理,接管后成为总工会宿舍。</h1>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该栋住宅共三层,建筑面积很大,约有1800平方米左右。通过设在一层东侧的主入口大门,直接进入走廊,再通过走廊进入各个房间。遗憾的是,谢善葆居住的一栋建筑,因为要建延安绿地已被拆除,其弟所居的北栋,现在有18户居民住在里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老居民石暗黎介绍:830号主楼的房间屋顶上都是雕花的,且每一间都不重样的,非常漂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830号已经完全破落了,早就没有了以前的样貌,可惜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原汁原味的地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门前如此宽敞的空间,也只有老房子才有的设计。</span></p> <h1>  小小过街楼将816弄和830弄携手并肩。</h1><p><br></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市房公寓</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延安中路850—876号</h1> <h1>由中国早期留美建筑师范文照设计,外墙是深褐色泰山面砖,原商铺橱窗是无框的大玻璃橱窗,凸显欧美现代店铺的风格。原来一共有三排,我们称之为10弄、20弄、30弄,为建延安路高架,拆了两排现在只留下30弄一排。</h1><p class="ql-block"><br></p> <h1>范文照(1893~1979),中国近代著名建筑师。1917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又赴美深造,1921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建筑学士学位。留美期间接触了大量古典建筑,特别学习了巴黎美院的学院派设计方法,注重柱式、比例、尺度、韵律、对称等设计语言,受这些专业训练的影响,范文照在其早期设计中探索了一条参照西方古典比例形式,并将其运用到中国风格建筑上的现代性实验道路。</h1> <h1>如果大家对范文照名字陌生的话,但对他设计的建筑,一定很熟悉: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建筑师李锦沛合作设计了八仙桥青年会大楼(今上海锦江青年会宾馆)。他的设计作品还有南京大戏院(今上海音乐厅)、北京大戏院(丽都大戏院)、美琪大戏院、沪光大戏院、协发公寓、集雅公寓、交通大学执信西斋等。作为第一位在上海造欧式建筑的华人,范文照对上海近代建筑中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产生起了重要的作用。1942年以后范文照把他的设计留给了香港,并于1949年定居美国。</h1><h3><br></h3><h1>10弄、20弄、30弄名人荟萃,</h1><h1>请随小编去30弄看看:</h1> <h1></h1><h1></h1><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说起越剧表演艺术家</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戚雅仙和毕春芳,60后以前的都知道吧,戚雅仙是静安越剧团团长,毕春芳是毕派越剧小生流派创始人,她们都曾住30弄6号,上篇介绍到瑞金剧场时说过,1951年起她们静安越剧团就在瑞金剧场演出,从家到瑞金剧场600来米,上下班是否11路?</span></h3><h3></h3> <h1>寻到一张老照片,知道是哪位校友父母亲的结婚照吗?</h1> <h1>30弄延安中路侧南立面</h1> <h1>△这里也建了条状绿地,可否多点创意设计?多点花园感觉?</h1> <h1>30弄北立面</h1> <h1>30弄南西拐角</h1>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转已动迁的居民回忆:我们以前旧居房间的顶上都是鎏金雕龙的,就像北京故宫,上海梅龙镇酒家一样。其他人家都没有,据说我们以前的房东是做鞋子的展厅的,当时刚解放,我父母用7根金条顶下来的,家里的门都是刻画玻璃加上鲜红色木雕的,可惜我没留下什么照片,太遗憾了,曾经儿子三岁时拍了录像,不过这么久远,这像带可能也放不出啦。</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静安区东南角</h1><h1 style="text-align: left;">高楼大厦下百花巷、威三小学、茂名北路、达巷、康乐邨……一览无余。</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p><h1 style="text-align: right;"> hellen摄于2009年7月</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俯瞰延安中路高架路及两侧</h1><h1>右侧是原卢湾区,现在的黄浦区,左侧是静安区,找找你家在哪里,hellen摄于2009年7月。</h1> <p class="ql-block"><br></p><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 🍀 🍀 🍀 🍀 🍀 🍀 🍀</span></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