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心中有一个执念,就是对红军长征过龙胜史实的研究,这是红军长征史上一段具有重要意义而又鲜为人知的历史,是湘江战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在网上书店寻找红军长征过桂北的有关书籍,突然发现网店页面上挂售着一枚陈旧的红军时期的信封,醒目地写着收信人——毛国雄同志!我的浑身如遭遇电击一般,让我激动不已......</p><p class="ql-block"> 毛国雄,在研究1934年12月红军长征过龙胜历史的日子里,这个名字已经刀刻般印在我的心里,他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牺牲在龙胜的最高级别的指挥员,时任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四团政治委员。他的牺牲,牵连着红军长征历史上发生在龙胜境内的一场较大的战事——龙胜两(个)河口阻击战,即马堤河口和乐江石村(江口)河口阻击战,这是红军血战湘江后发生在桂北境内的最后一场较大的战斗,对阵的双方是英勇的红三军团和桂军的精锐第七军,这也是突破湘江时作战的老对手了。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为围剿红军,制定了《湘水以东剿匪计划大纲》,计划在湘江以东一举全歼红军。但蒋介石也知道,在湘江一战不可能将红军全部歼灭,因此同时制定了《湘水以西剿匪计划大纲》,部署在红军突破湘江后在湖南城步、武冈、绥宁、永州和龙胜一带给予红军最后毁灭性的打击。红一方面军经过血战突破湘江后,国民党军队在龙胜北面的湖南境内部署了十几个师设置口袋阵,在红军的后面则是桂军的十五军和国民党中央军组成的追剿队,在南面,桂军进至龙胜并准备在龙胜境内设置伏击给予红军重创,红军突破湘江后再次面临三面受敌的危险之境。中革军委在获悉国民党军队准备在龙胜境内截击红军的情报后,电令红三军团赶往龙胜马堤河口一带布防,以掩护中央纵队和各军团西进。12月5日红四师十二团翻越才喜界率先进入龙胜,12月7日红四师在马堤河口一带完成布防,红十二团在泗水寨纳(今泗水街)前布防,红十团、十一团分别在鸟坳、鸡颈岭一带构筑阻击阵地,并在里排的广西潭(塘)架设浮桥,以护卫红三军团五师、六师及野战军渡过浔江。12月8日,桂军第七军第十九师三个团分别向红军阵地发起强大攻击,并试图攻占广西潭红军渡桥。团长文年生、政委毛国雄接到命令率红十四团赶往红军渡口前沿阵地,阻击桂军进攻以保护渡口。桂军第七军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武器装备都优于红军,给红军的阻击防御带来极大困难,且距马堤河口约15公里的江底塘坊就是中央纵队驻地,如果马堤河口防线被敌突破,将严重威胁到中央纵队,因而司令部命令红三军团不惜一切代价要守住马堤河口防线至少两天,以掩护中央纵队西进。马堤河口成为了两军必争之地。12月8日马堤河口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候,中央纵队也从江底渡江进至马堤东升一带。为守住马堤河口防线,守住红三军团必经之道广西潭红军渡口,彭德怀军团长对三军团在马堤河口的布防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四师在泗水寨纳、鸟坳、鸡颈岭一带设置阵地阻击,五师十四团等协助防守广西潭红军渡口,六师负责阻击尾追之敌。桂军仗着熟悉山地作战和武器装备优势,向红军阵地发起了一轮轮凶猛的进攻,情况十分危急。面对强敌,毛国雄身先士卒,带领红军战士英勇作战,奋力拼杀,最后壮烈牺牲。这在1934年12月8日桂军的《桂军周师长祖晃齐电》》电文也有记载:“记毙匪团长一名……在毙匪团长身上,搜出命令一件。系伪三军团第四师师长张宗逊、政委黄克诚五日由大榕江所发”。电文中所说团长就是红军团政治委员毛国雄。这也说明12月8日的战斗是非常激烈的,毛国雄所坚守的阵地一度被桂敌攻破,但红军又把阵地夺了回来,守住了渡口。12月9日,红三军团完成马堤河口阻击任务并抢渡浔江后,赶往乐江石村河口(江口)一带构筑阵地,继续阻击桂军第七军第二十四师的进攻,以掩护中央纵队及各军团过境平等,西进湖南通道、贵州黎平。</p><p class="ql-block"> 毛国雄团政委是有记载在龙胜牺牲的红军最高指挥员,是红军长征过龙胜应该铭记的有姓名的英雄人物。牺牲在龙胜的红军英烈有数百人,而留下真实姓名的只有毛国雄和平等寨江红军烈士墓的罗学农、温胜玉等人。查阅资料,在江西修水县人民政府网站上看到毛国雄同志的简介:“毛国雄(?—1934),江西省修水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参加红军。曾任红五军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三团政治委员、十四团政治委员。参加了湘鄂赣边区的游击战争和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同年12月在湘江战役后期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对敌作战中牺牲。”修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面军旗诞生的地方,是秋收起义的策源地之一。翻阅红三军团史,毛国雄是1934年10月长征时担任红十四团政治委员的,突破湘江时,红五师与桂军四十四师、第七军独立团在灌阳新圩进行激烈交战,红十四团、十五团面对数倍强敌,不怕牺牲、英勇顽强,与敌人一个一山头拼死争夺。红五师浴血奋战三个昼夜,伤亡2000多人,十四团团长黄冕昌以及副团长、参谋长、政治处主任都英勇牺牲……通往胜利的长征之路,是红军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p><p class="ql-block"> 这封写给毛国雄的急件,信封长宽7cm×14.2cm,信封正面右边收信人地址是毛笔手写急送红军第三军团部转,中间部分毛笔手写毛国雄同志启,左边寄信人地址是印制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后方医院,左上方印有“红军家信 免贴邮票”的方框,均为红色字体,中间盖有永新邮局圆形邮戳,邮戳上的时间依稀能辨认出是一九三二年四月九日。背面写着“坚持斗争”四个字,中间盖有龙岩邮局邮戳,字体均为繁体,信封显得已十分陈旧。永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原湘赣省委所在地,“三湾改编”“龙源口大捷”发生地。1932年4月,正是中央苏区取得第三次“反围剿”胜利与1932年7月国民党组织对鄂豫皖、湘鄂西根据地发起新的攻势期间,1932年,红三军团先后参加赣州和南雄水口、乐安宜黄、建(宁)黎(川)泰(宁)、金(溪)资(溪)等战役。福建龙岩则地处闽、赣、粤三省交界处,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央苏区核心区,龙岩上杭的古田,则是著名的“古田会议”所在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后方医院,则于1929年3月在赣南宁都安福成立,1934年改名为红星医院,同年10月随中央军委长征,12月上旬途经龙胜6天。</p><p class="ql-block"> 而追溯红军时期邮局发展历史,得知苏维埃政府时期就十分重视邮政工作,根据地开辟和创建之初,红军就下发命令对邮局加以保护。1930年,赣西南苏区、闽西苏区分别创办了赣西南赤色邮局和闽西赤色邮局,并发行了自己的邮票,安徽六安市金寨县汤家汇的赤色邮政局则是第一家红色邮局。1931年10月,在苏区瑞金叶坪的谢氏宗祠成立了中央邮政局,方便驻瑞金的中央机关传递和交换邮件。为统一苏区邮政,中央内务部于1932年4月在瑞金叶坪又成立了中央邮政总局,在江西、福建两省设省邮政管理局,各县按需要分设邮局,县以下的较大市镇或交通要道设邮政分局或邮政代办所。在红军当中,红军总政治部设红军总信柜,在中革军委及各军团和各军、师、团政治部(处)设红军信柜,配专职邮政递信员,形成一个在中央邮政总局领导下军、地互联的邮政管理服务体系。除中央苏区外,其他苏区都建立了各自的邮政机构。苏维埃政府对与苏区毗邻的白区邮政机构也予以保护,并设法使红、白两区之间保持通邮关系,有效地沟通了红、白两区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络。而在当时苏区,只要是红军的专印信封,红军将士都是可以使用的。1932年7月16日,由代部长何叔衡署名发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内务人民委员会命令(第三号)第三条规定:“除了红军寄信家属,家属寄信红军,可以盖免费戳记外,其他的通信一律要照章贴足邮票,如果查出免费戳记,内非红军家信的,交邮局向发件人加倍罚资。”军队免费邮寄家信,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并沿袭至今。</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战斗岁月,如果这枚写着急送红三军团转毛国雄启的红军信封是真品,那一定有着一个令人心焦的故事,很遗憾的是,这枚信封是红色文化仿品。但我惊诧的是,毛国雄虽然是红军的团政委,但史料上对他的记载很少,在湘江战役的相关资料里也几乎找不到他的名字,而这些嗅觉灵敏的商家却在历史记忆的长河里发现了他,用他的名仿制了这枚红军信封,当然,这种以赝品欺世的做法实不应该。</p><p class="ql-block"> 毛国雄团政委,他在龙胜马堤河口作战英勇牺牲,他的牺牲,认证了马堤河口阻击战的激烈,认证了这场战斗的重要性,认证了红军长征过龙胜这段伟大的历史。看着信封上毛国雄的名字,让我想起了那段壮怀激烈的峥嵘岁月,想起牺牲在龙胜大山里的数百红军烈士,希望将来有一天,毛国雄政委的名字能永久出现在红军长征过龙胜纪念馆里,刻在浔江河畔,从而唤起人们对红军英烈们的记忆,唤起对红军长征过龙胜历史的追忆。1934年12月8日,为了心中的信念,毛国雄烈士在浔江河畔英勇牺牲,至今不知身在何方、葬在何处,但浔江记住了您,龙胜人民记住了您,长征的历史记住了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0二三年十一月十五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0年最早成立的赤色邮局(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红军时期邮票(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龙胜马堤河口阻击战泗水里排广西潭红军渡口</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保存较完好的龙胜马堤河口阻击战战场泗水鸡颈岭红军战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