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23年11月24日(星期五)上午8点,2023年江岸区高三历史教师,还有来自于汉川高中的黄主任、与潜江文昌高中邢老师齐聚在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进行高三一轮复习研讨课及备考交流活动。研讨课的主讲人为育才高中历史备课组长郝昱老师。她的课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动——以1931年到1949中共对乡村现代化的探索为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郝昱老师的整节课节奏把握紧凑,完成度高,学生参与度高。课后,在交流分享环节她也对她的本节课的设计思路进行了简单的梳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她说到,本节课通过真题导入让学生认识革命时期中共对乡村的改造影响了中国乡村的现代化,通过四个探究,让学生认识到中共对乡村的建设使乡村从宗族社会走向现代化,抗战时期中共的政治动员获得了乡村民众的政治认同,中共对乡村现代化的探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乡村的现代化转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本次研讨课的问题意识来源于高考真题,用逻辑思维衔接历史探究,用创新思维更新认知视角,从而提升学生历史思维,涵养历史核心素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接下来,来自汉川高中的邢老师、与潜江文昌高中黄主任也分别对本课进行了评价与交流。邢老师对学生和教师的基本功都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要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贯彻必备知识的困惑。黄主任也主要针对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如何平衡自主时间和探究活动等问题提出了疑问。</b></p> <p class="ql-block">江岸区历史教研员刘正涛老师最后对郝昱老师的本节研讨课进行了点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刘老师提到,本次研讨课是以“无思维不成题”为主体,聚焦对学生的思维训练。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关注时事热点的同时也要关注历史学科问题,用历史关照现实;其次是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大框架的基础梳理过程中选取中微视角微观点进行展开,使之产生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最后是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不仅仅是开放性试题,也包括例如在同样的历史现象下,要引导学生产生不同角度的历史认知;或者在同样的历史结论下,如何找到全新的视角来评价;还有不断发现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间新的联系等,将创新意识贯穿始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