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简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制作: 2016年12月21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拍摄: 2016.10.1-12.2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字来源: 搜狗百科——致谢原作者</span></p> 花溪简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花溪区隶属于贵州省贵阳市,地处黔中腹地, 贵阳市南部,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距市中心17公里。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 处东经106°27-106°52,北纬26°11-26°34,土地总面积964.32平方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花溪区具有高原季风湿润气候的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年平均气温为14.9℃,无霜期平均246天,年雨量1178.3毫米,空气优良天数341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历史沿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花溪地方早有建置。明洪武五年(1372)正月,设置贵竹长官司,属贵州宣慰司,三月置金筑长官司。万历十四年(1586)二月,以贵竹、平伐长官司地置新贵县,属贵阳府。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置贵筑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50年,设贵阳专区,驻花溪镇,1952年,专署驻地迁贵定,改称贵定专区,贵筑县隶属贵阳市。1955年,贵筑县隶属贵定专区,1956年,贵筑县隶属安顺专区,1957年11月,贵筑县并入贵阳市。1958年2月,以原贵筑县城的一部分置花溪区。2001年,小河镇升级为贵阳市小河区,从原花溪区划出。2012年,撤消贵阳市小河区,并入花溪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资源物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花溪区地处长江、珠江分水岭,是贵阳市著名的生态区。区内有大小河流 51条、总长390公里,松柏山水库、花溪水库两座中型水库总库容达 7140万立方米,阿哈水库、红枫湖、百花湖的重要流域也在花溪区。花溪因此成为贵阳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区。花溪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森林覆盖率到达41.5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花溪区已经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特色产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辣椒是花溪区久负盛名的地方特产,花溪区盛产辣椒。由于该区特殊的土质、气候、地理环境条件,产出辣椒具有肉质肥厚、色泽深红、外形美观、香味浓、油分重、辣味适中等特点,在省、内外享有盛名。同时由于辣椒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红色素、多种维生素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其维生素C居蔬菜之首,可增进食欲,促进血液循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化艺术 花溪历史悠久、文化绚烂。 在花溪历史长河中,吴中藩、周渔璜、周钟瑄、平岗、姚华等名人都是花溪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见证人。拥有600多年历史的青岩古镇,在清朝时期仅赵家一门就出了一个状元、三个举人,而状元赵以炯则是贵州第一个红顶状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近代,文学泰斗巴金、国画家徐悲鸿、文学家陈伯吹等文化名人先后来到花溪,或是写诗或是作画,都对花溪这景区高原明珠吟咏赞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山水灵秀的花溪文物古迹丰富,青岩古镇已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区有12处文物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甲定洞葬等13处文物被贵阳市政府列为市级保护单位,马铃石拱桥等48处文物被花溪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花溪少数民族能歌善舞,苗族正月跳花场、跳洞、射背牌、牛打场、“四月八”节庆,布依族“六月六”对歌等丰富多姿,民族风情浓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花溪区是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区(市、县)。孟关苗族猴鼓舞、青岩花灯戏、桐木岭苗族跳场、黄家玫瑰糖等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溪苗族桃花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近年来,花溪区全力打造“花溪之夏”艺术节,文化旅游活动异彩纷呈,进一步彰显了花溪的独特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花溪景区面积222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 25%。有景物景观81个。其中,自然景观56个、人文景观25个。有国家级特等景观4个、国内一等景观18个、国内二等景观32个、国内三等景观27个, 以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花溪公园、天河潭、镇山民族文化村、青岩古镇、高坡民族风情游最为有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贺龙、陈毅、聂荣臻、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和胡锦涛、江泽民、李鹏、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到过花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陈毅元帅曾赋诗称赞花溪:“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以上文字说明来自搜狗百科)</span></p> 花溪简介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花溪公园</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