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龙渚

和光心平

<p class="ql-block">  初夏,我带孙女去了马山龙头渚。马山是马迹山的简称,相传是因始皇帝的坐骑在此留下了四个马蹄印而得名。马山是北太湖中一个占地34平方千米的孤岛,长期隶属于常州武进,1960年划归无锡市。无锡马山原是仅次于苏州西山的太湖第二大岛,1969年11月,遵照“深挖洞、广积粮”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最高指示,无锡市启动筑马圩围湖造田工程。经过无锡军民一年多的战风浪,在数名官兵付出了生命代价后,于1971年初,约5千米长的太湖截流坝终于合拢。经过对坝内抽水、填土、造田,多年后马山岛与无锡滨湖区陆地连成一体,约30平方千米的马圩建成。</p> <p class="ql-block">  原来约34平方千米的马山岛成为了近65平方千米的马山半岛。40多年前的夏天,也就是1983年暑假,刚从内蒙草原钢城调回江南水乡锡城的沈老师(未婚妻),与我跟随父亲去马山探访正筹备成立马山区的苏南农村工作团时战友成同志。在筹备处,成同志推出两辆公用自行车,即干部下乡工作专用的自行车,建议我和沈老师一人一车去游览马山龙头渚。我们当即答应,按成同志所指方向兴高采烈地沿着土路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1988年马山区成立,1992年太湖马山国家度假区挂牌,不久马山区归并入无锡市滨湖区。如今的马山,曾经的太湖截流坝成了“十里明珠堤”大道,曾经的湖滩芦苇荡成了“七里风光带”大道,道路沿途风光旖旎。而40年前1983年的马山,可是昔非今比:我们俩一人一辆自行车沿着没有树荫的土路骑行,上午刚开始还不算太热,临近中午酷暑难耐,土路渐变成了羊肠小道,再往后只有似乎看不到尽头的田埂,以及断续坑洼的脚印痕迹。</p> <p class="ql-block">  当时的马山人烟稀少,一路上碰不到几个人,难得见到个把村庄。询问龙头有多远,从十几里,到七八里,到最后停留在五六里,似乎永远走不到,看不到希望。有的地方不是人骑车,而是人扛车,我得扛完一辆再扛一辆。炎炎夏日,没有水喝,人濒于中暑状态。那时后悔极了,脑子里只有“马山怎么这么大”“龙头怎么这么远”“早晓得不玩了”的念头。好不容易走进一个村庄了解到龙头大约还有三四里地。</p><p class="ql-block"> 这个村子可能就是眼前的万丰村。瞧!当今万丰村的现代农业设施。</p> <p class="ql-block">  这可不是旅游蒙古包,而是安装有滴灌喷淋设备的工厂化果蔬大棚。想当年1983的时候,想到村里找口水喝都困难,只能花一元钱恳求农民从菜园子里摘了个小西瓜卖给我们。</p> <p class="ql-block">远眺今日万丰村。</p> <p class="ql-block">万丰村距离龙头约2千米(4里)。</p> <p class="ql-block">  40年前低矮破旧的村舍早已旧貌换新颜,改造成了整洁崭新的高楼。</p> <p class="ql-block">  万丰村周边的湿地河流,蒲草芦苇绿意盎然,黄花朵朵点缀其间,鸟语花香。</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万丰村湖边,远眺来时七里风光带,不禁感叹40年弹指一挥间,换了人间。在无锡城乡居民、知识青年、部队官兵等马圩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马山半岛如今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度假区。但为此付出的生态代价也令人反思:假如没有马圩围湖造田,马山依然是孤岛,约5千米宽且有25~30平方千米的北太湖循环水域未曾截流,则不管东南西北风,北太湖始终波涛澎湃,活水循环往复,在自净功能作用下,蓝藻或许就不会生成、积聚、肆虐于无锡市水域。</p> <p class="ql-block">  万丰村沿湖向西是去往龙头渚的必经之路,昔日沼泽湖滩,如今已是栈桥飞架。</p> <p class="ql-block">既是便捷通道,又是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极目远望,湖光水色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前方突入湖中的是夫椒山余脉。</p> <p class="ql-block">  夫椒山余脉顶端的礁盘,就是“龙头渚”。</p> <p class="ql-block">  与栈桥相连的堤坝将夫椒山下的一汪湖湾相隔成一个内湖,堤坝上的一座三孔拱桥是小小内湖与广袤外太湖交流的水口。</p> <p class="ql-block">  远处的白墙黑瓦,近处的水杉蒲草,以及隐匿于蒲草之间的一叶扁舟,野趣盎然。</p> <p class="ql-block">  萋萋芦苇,婀娜柳树,平添几分秀色。</p> <p class="ql-block">湖湾秀色可餐,犹品绿色餐饮。</p> <p class="ql-block">  湖畔绿树成荫,绿草如茵。荫下茵上是搭帐篷露营的好地方。露营地旁有山路延伸至夫椒山上。</p> <p class="ql-block">  登上夫椒山,俯瞰湖湾,小小的内湖镶嵌在浩瀚太湖与碧绿山林的分界线内,好似翡翠镶白玉。</p> <p class="ql-block">  夫椒山龙道入口门坊,这里距离龙头渚约1千米(2里)。</p> <p class="ql-block">  40年前丛生杂草中的一尺宽砂土小径,如今是浇筑的2米多宽混凝土路面。</p> <p class="ql-block">而且已然是树木成荫。</p> <p class="ql-block">  龙道中点的道观“青龙宫”还在,只是旧貌换新颜了。</p> <p class="ql-block">  40年前的道观是南北走向通长地伏在龙背(夫椒山脊)上,道观屋内中间有一板壁隔断,隔断前有神龛,供奉着龙王爷。隔断侧有门帘相隔,隔断后是老道长的生活起居场所,有床铺,有煤球炉,有锅碗瓢盆和水缸。当年我们进入道观就像见到了救星,又花一元钱买下老道长剩下的小半卷挂面,用他的煤炉煮面,讨佐料,借碗筷,借刀切瓜,而后在隔断前的供桌上吃面、吃西瓜。</p> <p class="ql-block">  如今新道观建有一字形前殿,殿后一侧接建辅屋,整个建筑呈L形。新道观笼罩在多棵参天大树底下,大树显然是移栽过来的。当年可没有这么郁郁葱葱的树林,老道观是突兀地孤立在夫椒山脊。</p> <p class="ql-block">  道观距离龙头渚约500米,当年我们在道观得到休整后继续骑行,再前行1里地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忆往昔,艰辛路,再看眼前的林荫路,切实感受到了时势的巨变。</p> <p class="ql-block">  现今林荫路上的休憩驿站,为游客提供茶点。</p> <p class="ql-block">  当年若是有这样好的林荫路那就幸福了。40年前的马山龙渚行,我和沈老师都晒得黝黑,脸颊和臂膀先发红、后脱皮。我的小腿还晒成日光性皮炎,秋凉时节才康复。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  龙道的尽头是“龙头渚”花岗岩刻石,推测应该是现在所立。</p> <p class="ql-block">  刻石下方似龙首突入太湖的礁盘,就是马山龙头渚,它与无锡苍鹰渚、鼋头渚齐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