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文学创作为人民服务。认真做一名品行端正,不卑不亢,不慕虚名,遵纪守法的文艺工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篇简稿)原则是简短的说明探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同学们、老师们、校领导,大家好!为什么我先提到同学们?大家暂时留个问号,想一想…… 因为同学们是我们人民教师培育的对象;是我们辛勤园丁关照的幼苗;每位同学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你们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也是未来建设这个国家的一员。未来继续建设我们美丽、富饶、强大、安全的祖国需你们这群孩子们,我想这也是每位老师和校领导的心愿。因此,同学们是带着时代的使命来到了校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首先,非常荣幸接到班主任马老师、语文老师于老师的再三邀请,今天给同学们做一次读书分享,与母校的学生们浅谈《山海经》谈谈读书的问题。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李羽堂的父亲,也曾经在这座充满儿时记忆的小学上学,这么算起来咱们都是校友啊。我是1994年从咱们小学以全赵州镇专业课第一名考入赵县首届特长加强班,并担任美术组组长,后考入省属 河北省艺术学校,进修于北京大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今天谈的主题是一部奇书。字面看,“山” 是高大的,连绵不绝的;“海” 是浩瀚的,神秘莫测的,以山海为名加以精炼,则此书必然会是一部有趣儿的书。我原想将馆藏的明清古籍、文物带到校园,因为保护箱暂时损毁,所以没能将文物带到校园。思前想后,就以对话交谈的形式谈几点看法,以及目前书本没有的内容。又因目前网络短视频、百度等内容多有谬误,本着正本溯源的态度写了几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部书根据每位研究者的研究方向不同,对于《山海经》有着不同的观察角度,我们目前暂且称它是上古时期的百科全书。它的内容领域非常广泛,包罗万象。其中有历史民俗、民间传说、地理志、远古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还有动物、植物、医药、矿物等相关内容。早期它一直被当作地理书来看待。《山海经》据传原有22卷,因散佚失传只留下18卷,共计有31000多字。《山海经》是中国先秦时期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被冠以荒诞不经的奇书而著名。该书目前真实作者不详,尚无定论。现代学者均认为它成书并非一时之作,作者也非一人而为。《山海经》目前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追其成书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先秦时期之前。早在西汉时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山海经的描述。称其为奇书,说明司马迁早就看过这部书。同时也说明在山海经的很多内容在西汉之前就已经存在。而后很多名人应该也是看过相关的文献,书中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比如:夸父逐日、西圣王母、精卫填海、北溟鲲鹏、千年应龙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上的战乱火灾原书已经失传,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版本的是晋朝时期编撰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近年研究的深入,目前普遍认为,《山海经》初创于大禹和伯益,完善于春秋战国之际,以后又增益编纂。由于《山海经》内部所体现出的整体结构复杂和差异,可以推论出,《山海经》是由民间口头文学流传而来,人们从荒蛮的远古时代起口耳相传,一代一代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增益,最后才见之于文字。成书约在战国之前,成书后仍不断经后人修改增订而成,最终才有了我们今天读到的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很多人认为《山海经》只是一部浅显的神话故事书。其实看过之后,才觉得,先人的智慧是深邃的,长远的,多层次的,这个世界是奇妙多彩、奇异诡谲的。闲暇时可以从神话记录中去发现点亮我们的平凡生活,去打开思维,了解古老的未解之谜。同时因为此书有着丰富广博的内容,它给广大爱好阅读和写作的同学,提供了浪漫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由此,大家可以去创造更多更好的作文和文化艺术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祝:同学们 学习愉快!老师们 工作顺利!大家 周末快乐! 李光民俗历史博物馆,期盼大家的好文章,好作品!</span>(文章作者:李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最后,摘录几句历史名人的观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明清时期,《山海经》有着“古今语怪之祖”、“小说之最古”的评价;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四部正讹》中称它为专讲神怪之书,即“古之语怪之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称它是最古的小说,云:“究其本旨,实非黄老之言。……诸家以为地理书之冠,亦为未允。核实定名,则小说之最古者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晚清时期,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将它看作是历史著作,列入“古史类”。鲁迅先生则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山海经》“中国之神话与传说,今尚无集录为专书者。仅散见于古籍,而《山海经》中特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李光,文物修复顾问,河北艺术收藏品司法鉴定中心专家,设计师,赵郡李氏与党史文献研究。目前作品:长篇小说《神秘人》涉及随笔、散文、文艺观点百余篇。(见此文,皆是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今天有幸再立于讲堂,为母校的小学生们分享一堂文化读书课,愿孩子们快乐学习,学有进步!</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天有幸再立于讲堂,为母校的小学生们分享一堂文化读书课,愿孩子们快乐学习,学有进步!</p> <p class="ql-block"> 原想将馆藏的明清古籍、文物带到校园,因为保护箱暂时损毁,所以没能将文物带到校园。思前想后,就以对话交谈的形式谈了几点看法,以及目前书本没有的内容。又因目前网络短视频、百度等内容多有谬误,本着正本溯源的态度写了几句。因此写了这篇简稿,以待文友、书友们垂阅、不吝赐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母校让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代,记忆里那时母校操场很宽阔,各种植物鲜花是我最喜欢的研究对象。虽然自己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是还是对母校很感激,那时没有压力,学习是快乐的事,因此,就有了一些偏好。</span></p> <p class="ql-block">读书现场分享,视频精简了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