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炼的青春岁月 第一篇 新天地 新课堂 二找卫星拉开落户草原的序幕

草原知青

二“找卫星”拉开我们落户草原的序幕<br><br>  来到新家的第二天,大马倌拉西普利吉为我们送来骑马,每人一匹。给我分的是一匹枣红马,体壮膘肥,个头不小,上马时我的左腿要抬很高,幸亏我的柔韧性好,个子也不算低,稍微跳起便轻松跨到马背上。拉稀说,这三匹马都是从群里挑选最老实,骑头也很棒。现在是秋季,你们一定要注意,马不得大汗淋漓,不然马就要掉膘。秋天,还必须“吊马”,就是保证马喝足水的的情况下,让马少吃点草后 栓到马桩上,这就叫“吊马”。大约要吊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吊马”就是让马保住膘,顺利过冬。 (吊马) (吊马 ) 经过大马倌的讲解我们才知道,马好骑,可是养马却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大马倌把三匹马的缰绳分别递到我们手中。离开我们时,指着浩特长的弟弟说:他叫苏乙拉,从明天开始,由他带你们到指定地点集合找卫星。说完拉稀轻松跨上马背,扬长而去…… <p class="ql-block"> (吊马)</p><p class="ql-block"> 苏乙拉二十出头,蒙汉兼通,他为人热情,是浩特的牛倌。送走拉稀,苏乙拉带着我们哥仨牵着各自的马来到井旁,饮了水,来到沙包下,他让我们把马上好绊撒开。苏乙拉说:秋天需要“吊马”,过一会儿咱们就去把马抓回来,拴在马桩上。</p><p class="ql-block">  返回蒙古包时,苏乙拉说: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住蒙古包需要准备烧柴。咱们明天开始参加队里找卫星,这期间抽空儿我带你们到柳丛里捡柴火。争取下雪前能捡到十车(牛车),基本够烧到明年春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说,锡林郭勒草原的树木四分之一在正蓝旗。这里有皇家狩猎的原始森林,漫山遍野的榆树林覆盖在起伏连绵的沙丘上,塔拉和沙丘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柳条。所以榆树林,柳丛里,干树枝,干柳条遍地皆是。那年月,这里的牧民不缺烧柴。</p> <p class="ql-block">  (这是苏乙拉的姐姐在为知青的蒙古包抹牛粪)</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我们拿上马龙头把自己的马找回栓到马桩上开始“吊马”。</p> <p class="ql-block">苏乙拉告诉我们说:每年入冬前蒙古包外下面周围要用稀牛粪抹住,牛粪干了能挡风还保温,牛粪是好东西。你们来的那天,我姐姐(好日老)为你们的蒙古包外围抹上了牛粪。听到这里,我意识到,从城市到牧区真是换了天地,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入住蒙古包,练习骑马,生活方面的语言障碍,都要求我们尽快入乡随俗,及早做个合格的“新牧民”。那时候,知青来到牧区时都有接受贫下中牧“再教育”的思想准备。</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在苏伊拉的带领下我们准时来到“百益代”芒康下。这时候民兵们陆续来到集合地点。大家寒暄过后,由副连长钢苏和召集全体民兵列队集合。他用蒙古语指令大家开始报数:我站在前排的第九名,但轮到我报数竟然脱口而出“阿拉本”(汉语十)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当时我很恼火,我的蒙古语宣告不及格!原本用蒙古语数数从一到十我背的很熟练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大家一起徒步到芒康顶上,在那儿我要宣读"革委会"文件再给各位布置任务。"连长提高嗓门说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约半小时后,小伙子们纷纷爬到芒康顶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百益代”是希热图西部最高的芒康,这天尽管晴空万里,依然感觉劲风搅扰,冷风扑面。从这里向南眺望,乌兰达坝芒康就在起伏连绵的沙丘尽头。 苏乙拉指着芒康下哪两片密密麻麻柳丛说:那是豪意勒忽的噶(汉语:两口井)塔拉,这里一年四季水草丰盛,是咱们队马群春季走场的地方。(几年后,我当马倌曾经在豪意勒忽的噶住了五十个日日夜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宣读蓝旗革委会的文件。正蓝旗革委会关于动员全旗农村牧区社员群众开展拉网式搜寻苏修掉在内蒙古地区的卫星。并且强调,这是一项政治任务。”连长表情严肃地传达了文件之后,又把当天的任务,起止方位和地点仔细地介绍给大家。并且按照俩人一组,一字型向南方向展开拉网式搜寻。并且告知大家到南端的乌兰达坝下面集合汇报搜寻结果。</p> <p class="ql-block"> (百益代芒康远景)</p><p class="ql-block"> 跃马扬鞭奔驰在茫茫草原上,是所有草原知青们多年来魂牵梦绕的夙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草原生活竟然从骑马“找卫星”开始.</p><p class="ql-block"> 我和搭档苏乙拉保持100米的距离向前挺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扎格斯台公社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沙包子连绵起伏,在席力图范围里有两座近千米高的沙山,西面的“百益代”芒康和东面的“茂林查汗”芒康。两座沙山顶都竖立着地质勘查的大架子,用于地质勘探。平时基本没有人登上这两座沙山,除非牛倌,羊倌攀爬上去。当年我放马时把马放在半山腰,也是徒步攀登到山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幸运地遇到卫星,这样,我们不仅立功,还能亲眼见识一下高科技的产物,开开眼。所以,我们都很精心,遇见沙山,就下马,徒步登上山向四周寻视,瞭望。走到茂密柳丛,我就下马 独自钻进柳丛仔细探视。在视线好的塔拉上我们就让马快速小颠前进。因为我的马很老实,任我在马鞍上做什么姿势它都继续稳稳地一路小颠。就这样时而快走,时而下马徒步。从“百益代”芒康到乌兰达坝的三十多里地,我们用了将近四个小时的时间,人们才陆续抵达,显然今天一无所获。但是,连长吉格基德对大家今天的任务完成情况 很满意。他说:尽管没收获,大家都尽力了就好。然后,连长告诉大家:明天的集合地点是好细木格塔拉的羊改良配种站。</p> <p class="ql-block">  返回的路上,哥几个又渴又饿,后悔没有带点儿干粮。这时,苏乙拉乐呵呵地从兜里掏出了一包饽饽,哥几个每人一个,边走边吃……</p><p class="ql-block"> “到家还有多少里路?”我问道。 </p><p class="ql-block"> “大约三十里”。苏乙拉回答道。</p><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赶路。当路过一大片柳丛时,苏乙拉指着柳丛的干柳枝说:咱们下马吧。每人捡两捆柴火,堆到一起。等有时间用牛车拉回去。</p><p class="ql-block"> 柳丛里的干柳条确实很多,没用多大功夫足足两车柴火堆到车道旁的一片空地上。 </p><p class="ql-block"> “找卫星”,拉开了我们落戶草原的序幕。</p><p class="ql-block">在十五天“找卫星”的日子里,我们走进蒙古包,学蒙古语,练骑马,学养马,捡拾柴火,熟悉地形,认地名和浩特名,和牧民同吃同住。生产队的十二个浩特,八十多户人家全部进行走访。</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我们才开始适应了牧区这一全新的天地。 </p> (莫林查汗芒康)<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