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皖南众多古村落里,有这样一座以木雕而闻名的文化名村——黟县卢村。</p><p class="ql-block"> 卢村,位于位于黟县宏村镇羊栈岭、雉山脚下,又名雉山村,据载后唐时期,卢氏祖先迁居到此,村民多是卢姓而得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卢村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阳光极其明媚,天空是湛蓝的,绕村的溪水清明如镜。进村迎面而来的是一座迎凤桥,跨过桥就迈入了古村。我们在迎凤桥旁,晒着暖暖的阳光,吃了一些农家早餐,然后就往村里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村口有一座石桥“驷车桥”,因宋代卢村出了一位卢臣忠,忠心于主,逝后被皇帝赠谏议大夫。古人认为,驷马高车只有显贵者方能乘坐,卢村人以“驷车”命名就是为了彰显卢氏一族的显赫高贵。走入村里的第一条古巷就是“臣忠巷”,足见卢村人对卢臣忠的推崇之心。</p> <p class="ql-block"> 古村依溪而建,一侧为民宅,另一侧多建有长廊,数座木桥横卧溪水上。一级级青石台阶,历经千年风雨侵蚀,略略发黑。村居是经典的徽派建筑,白墙青瓦马头墙,斑驳的白墙已有斑点,小青瓦铺满屋顶,马头墙线条分明,整个村落沿着溪水蜿蜒延伸,在蓝天映衬下犹如一幅清雅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 卢村给人印象最为深刻、最有特色的是木雕楼。这是清朝一位卢村富商卢帮燮,在道光年间所建。卢帮燮是一位本地富商,财力雄厚,号称“卢百万”,后通过买官进入仕途,至四品朝议大夫,功成名就,娶了六房夫人,回乡后,卢帮燮雇佣了两名木匠,耗时二十年完成了这座木雕楼群,供卢氏大家庭居住。</p> <p class="ql-block"> 木雕楼群保存非常完好,目前有志诚堂、思成堂、思齐堂、思济堂、双茶厅等,每个楼关上门都是独立的,但亦有暗门、过道相连,意味着每一房夫人均是单独居住,不与其他房住在一起,可能也是避免矛盾吧。</p> <p class="ql-block"> 其中最为精致完整的属志诚堂,分前后三间,是卢氏大房和二房居住,二房原是大房的陪嫁丫鬟,后被纳为二房,与大房住在一起方便继续服侍大房。志诚堂的门窗是各式各样的木雕,有花鸟神兽、有人物典故……采用了细雕,透雕,线雕等精湛手工艺,让各种形象鲜活如生,让人仿佛走进了木雕的艺术世界,连连惊叹竟会有如此精妙绝伦的木雕?!</p> <p class="ql-block"> 五姨太居住的思济堂却是楼群里最华丽有气势的,因为五姨太为卢帮燮诞下第一位男孩,所谓母凭子贵,思济堂的装饰自然是与其他房有所不一样的,除了各种栩栩如生的雕梁画栋之外,顶部还画有花鸟图饰,非常精美。厅前有照壁墙,厅里放置了一张圆桌,中间有一条缝隙,我们非常不解,好好的圆桌为何有缝隙?后听村民介绍才知晓,这样的桌子称为“合欢桌”,由两个半圆桌拼接而成。徽州家中男子基本长年在外经商,大多是妇人独自留守家中。男主人不在家的日子里,两个半圆形桌子分开放置,只有等男主人回家后,才能拼接成圆形合欢桌,村里邻居看到合欢桌完整摆放,才能登门拜访。合欢桌放置在思济堂内,也足见男主人对五姨太的宠爱了。</p> <p class="ql-block"> 卢家建有私塾,卢帮燮共有16女8子,私塾就是专供其子女读书的地方。这里与旁处不同的是有一扇木雕“冰梅窗”,用木雕出棱角分明的冰条,点缀着梅花,意喻“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求子女们十年寒窗苦读书,日后能出人头地。更有意思的窗下是一间“暗房”,通俗地说就是“小黑屋”,子女们犯了错,就会被罚进到“暗房”面壁思过,可见卢帮燮对子女读书的要求之严、期望之高。</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还参观了卢氏六房居住的双茶厅、村里的理事堂等,每一处木雕都刻画得入木三分,其木雕制作之精妙、观感之美、技术之高,无不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徽派特色,“中国木雕第一村”美誉当之无愧。</p> <p class="ql-block"> 千年卢村,百年木雕,过往的一切已是云烟,唯有木雕楼依然静静地矗立,从当年的繁华喧闹,到今天的安静落寞,见证了深宅大院的悲欢离合、物是人非。站在木雕楼里,周遭满是沧桑岁月留下的痕迹,我依稀看到身着宽袖长衣的卢氏女子,独坐楼上,望穿秋水,于每日复每日的寂寞里等待男主人的归来,期望得到丈夫的垂爱……</p><p class="ql-block"> 木雕楼,不仅呈现了徽州卢村的历史,更是一部记录徽州女人命运缩影的艺术佳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