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感恩节,感恩父母,感恩生活,感谢所有帮助和支持过我们的人。本集分享《感恩节的前世今生》,聊聊西方的感恩节和我国的感恩节—— 一、西方感恩节<br>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是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通常为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该节起源于美国,现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庆祝节日—— 感恩节起源<br> 感恩节最早追溯到欧洲中世纪时期。在当时,人们开始以宗教仪式、舞蹈、音乐和美食等各种活动来庆祝丰收和感谢上帝的恩赐,之后,这些庆祝活动由英国移民传到了北美,为美国感恩节打下了基础—— 1620年,一群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船来到北美新大陆,在今天的马萨诸塞州建立了普利茅斯作为定居点。起初,他们面临着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挑战,食物短缺,疾病不断,但他们保持着对上帝的虔诚信仰,努力劳作获得收成。后来在当地印第安人的友好帮助下,顺利渡过了难关。在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庆祝节日,他们为感谢上帝的恩赐何印第安人的无私帮助,举办了第一次庆祝丰收的活动。<br> 这场庆祝活动一共进行了三天。第一天,移民们鸣放礼炮,点起篝火,举行龙隆重的宴会。印第安人应邀而来,它们把野味和玉米、南瓜、火鸡制作成了美味佳肴,大家兴高采烈的团坐在篝火旁,分享美食,畅叙友情,载歌载舞。此后连续两天,他们又联合举行了摔跤、赛跑、射箭等娱乐活动,这便是感恩节的起源。但很让人气愤的是,此后他们又残忍的屠杀了帮助他们的印第安人。 2、感恩节确立<br> 在美国十三州统一那个时候,感恩节开始没有固定的日期,由各州决定自己的庆祝时间。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1941年11月26日,罗斯福总统通过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br>但加拿大的日期却和美国不一样。1879 年加拿大议会宣称11月6日是感恩节和全国性的假日。在随后的年代,感恩节的日期改变了多次,直到在1957 年1月31日,加拿大议会宣布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为感恩节。 3、感恩节的意义<br> 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恩节的意义逐渐扩大,人们也在这一天会团聚、感恩、祈祷、祝福,回顾一年得失,并分享美食和快乐,表达感激之情。它不仅为了庆祝丰收和和平,更是为了表达对亲友和社区的感激之情。通过感恩节的庆祝活动,促进家庭团聚、社区团结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中的美好时刻,保持谦逊、敬畏和感激的心态。<br>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凡。感恩节是一个庆祝和感谢的节日。让人们有机会停下来思考,表达对生活中各种感激之情。感恩节是一个亲友团聚的节日。亲友在一起分享美食、快乐团聚,增强感情,享受美好。感恩节是一个慈善和公益节日。许多人在这一天会参社会慈善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感恩节还是重要的商业节日,许多商家会推出促销活动,吸引人们购物,成为圣诞节购物季的开始。 二、我国的感恩节<br>作为传统文化大国,我国感恩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也有自己的“感恩节”——<br>1、天贶节,亦称“晒衣节”、“尝新节”,为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br>该节起源于宋代,《宋史.真宗纪三》记载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正月诏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日为天贶节。相传唐代高僧玄奘从印度取佛经回国,经书不幸被海水浸湿,他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开始,古代皇帝于此日晒龙袍,而后传向民间,家家户户都于此日曝晒衣服,驱除霉运,寓意天赐祥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俗话说“六月六晒龙衣,福不休富不离”,因此有了“六月六晒红绿”的习俗。 2、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清明节前一日。初禁烟火,只吃冷食,后增加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br> 该节起源有两种说法。<br> 其一源自远古改火习俗。古时火种来之不易,往往将火种保存,使其昼夜不熄,每年寒食之际,将旧火种熄灭,清明之日再换新火,“改火”寓意万象更新。<br> 其二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介子推全心辅助晋文公重耳成为一代名君,曾“割股啖君”,后其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悲痛万分,为其修祠立庙,并下令其难日禁火寒食、祭扫坟墓,以寄哀思,此为“寒食节”由来,该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为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也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div> 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iv> 4、中秋节,又称“仲秋节”、“拜月节”、“团圆节”,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br> 起源于上古秋夕祭月, 汉代普及,唐朝初年定型,宋朝盛行。该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庆祝丰收是为了表示对上天的感谢,共同赏月代表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阖家团圆”成为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春节,俗称“新春”“岁旦”、“过大年”,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为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br> “春节”最初来自农业,古时候人们把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称“年”,“过年”就是庆祝丰收,表达的就是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恩。“春节”一词,正式冠名于辛亥革命以后。时至今日,过年已经是阖家团圆,祭神祭祖、走亲访友,互送祝福的象征性节日。亲戚、邻居、朋友以及同事之间走访拜年,同样表达的是感恩之意。 6、我国的感恩文化<br> 我国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天贶节、寒食节、清明节、中秋节、春节就是我们的感恩节,比起美国感恩节是有过之而无不及!<br> 《说文解字》记载:“感,动人心也。”“恩,惠也。”古代历朝天子就有祭天的习俗。在《国语》、《汉书》、《唐书》史书中均记载,西周时期,在春耕前,周天子就会率领诸侯亲自耕田,举行“籍田”的耕作仪式,寓意“敬天保民”。《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唐代大诗人孟郊曾写下《游子吟》堪称歌颂孝道的感恩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br> 自古以来,国人格外看重“恩情”,“涓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施恩、报恩是中国历来推崇的普世价值。<br>感恩父母之慈,还以孝;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br>感恩主上之遇,还以忠;司马光说“尽心于人曰忠”;<br>感恩友朋之亲,还以义;陶渊明诗说“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br>感念夫妻之情,还以恩;“一日夫妻百日恩”、“报答平生未展眉”。<br>感念祖国之恩,还以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没有国家,哪有小家?<br>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感恩文化。请记住每一个在你的人生中帮助过你的人。 中西方的感恩节,都提醒我们要感恩所拥有的。在感恩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用最真挚的心去感激身边的人,感恩父母,感谢家人、朋友、同事及所有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给予帮助和支持的人,珍惜他们给予我们的“爱”。同时,我们也要感谢生活给予我们的挑战和成长机会,让我们不断进步——<br> 最后祝大家感恩节快乐,感恩常在,万事顺遂,笑口常开!<br> <br>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走进欣赏,更多精彩,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