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开

江浦人家(王文杰)

<p class="ql-block">军营生活随笔</p><p class="ql-block"> 木棉花开</p><p class="ql-block">南海舰队某团雷达十二站是个高山雷达站,它的雷达建在与五指山遥遥相望的鹦哥岭的山顶上,海拔1800多米。早就听说,它是海军的先进连队,不但在军内颇有名气,在海南当地也闻名遐迩。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个春日,我奉命到这个站工作。</p><p class="ql-block">那天我带上背包,上了长途汽车。车行驶到连队最近的停靠站琼中县什运公社所在地时,驾驶员问我,“海军同志,你去雷达站吗?”我说是。他说你不用在这里下车。说完,车又开了五六里路,在一个通往军营的路口停了下来。驾驶员为方便我们不怕自己麻烦的精神着实让我感动良久。后来听连队的战士说,长运司机这样做,已经好几年了。</p><p class="ql-block">穿过不宽的拦河水坝,路过黎族老乡的一个小村落,就可见到山脚下平整的场地上有几排平房,中间有一个篮球场。那就是我们的连队。站在山下抬头望,不见山顶,却见山间云雾缭绕。山坡上灌木丛生,满目青翠。营房里有两棵高大的木棉树,特别引人注目,它们有四五层楼那么高,枝干繁茂。正是木棉树开花的季节,只见树上盛开着硕大的红彤彤的花朵,像一盏盏红灯悬挂在那里,美丽极了。</p><p class="ql-block">这木棉树当地人又叫英雄树。为什么叫英雄树?以后我问了一个海南老兵,他这样解释,这种树有一股不服气的劲头,你长得高我比你更高。</p><p class="ql-block">到连队后,站长简要介绍站里情况。他说建站时,条件相当艰苦。山上没有路,所有设备都是靠我们一双肩膀扛上去的。尤其是雷达底座,有几百斤重,我们八个人为一组,轮流往上抬。前面有人开路,披荆斩棘。树林里经常会有蛇和蚂蟥。现在条件好些了,但山路还是那样,要把物资送上山,也是很辛苦的。他说,你是管设备的,明天就带背包上山吧。我说,我当几天运输兵可以吗?他说当然行。</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就留在山下。运输兵一周需上山运送物资二次,主要是食品和油料,还有机器的配件。第二天正好是上山的日子,我就挑着二三十斤的柴油,跟着上山了。</p><p class="ql-block">从山下到半山腰的一个中转站,需休息三次。可我还不到休息地,就气喘吁吁,直想坐在地上。好在人多气旺,前有人引,后有人赶,只能咬紧牙关坚持着。听说这大山里过去有野猪出没,后来被施工的炮声吓跑了,但还是被当兵的发现过,所以,一个人也不敢贸然留下。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到了半山腰。在那里,已经在云层之上,如絮的白云在脚下飘动。风景虽美,因为太劳累了,无心欣赏,赶快找一个地方躺下。</p><p class="ql-block">给运输兵的挑战不仅仅是体力和意志,还来自外部环境,如途中蚂蟥的袭扰。那满山遍野的树林的叶子上,那茂盛的草丛里,隐匿着数不清的这种生物,每当有人在它身边经过,它会在你毫不经意中粘在你的身上。不精心防范者常常中招,以至被它吸足吃饱,行人腿脚血迹斑斑。</p><p class="ql-block">有时,运输兵身上的蚂蟥还带进驻地营房。有一个在半山腰作转运工作的兵,一个多月来经常鼻子出血,战友下山带来一些止血药,也不见疗效。后来軍医上山仔细检查,竟然从鼻腔里拉出一根蚂蟥。</p><p class="ql-block">靠一双肩膀一付脚板做好后勤保障,心中有敌情,不怕苦和累,这真是锻炼人考验人的地方。连队湧现出不少誉为“飞毛腿”“铁脚板”这样的爬山英雄,在团里也小有名气。一些思想作风过硬能吃苦耐劳的兵提拔起来,输送到其他连队当骨干。</p><p class="ql-block">一个月后,因战备需要,我上山顶去,与辛劳的运输兵战友告别。走过山坡,回头望望山下的营房,最注目的还是那两棵高大挺拔的木棉树,在那里佇立着,好像在为上山的运输兵招手送行,行一个深情的注目礼……</p><p class="ql-block"> (完)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请关注公众号江浦人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