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我出生在广州,长期生活在广州,但对广州的很多历史、掌故并未能更多了解。就拿这个纪念碑来说吧,很多年前我就注意了,因为经常开车经过就看到,也问过好些人,就是一直没有答案。<br> 最近热衷拍摄自己选定的主题,前几天去到了燕岭路。一出地铁出入口,抬头又看到了这个纪念碑。下意识就掏出手机,拍了照片。<br><div><br></div> 1. 我把照片放大,隐约看到“粤军第一”几个字。心里马上盘算起来,抓紧时间,先搞创作,再去纪念碑跟前看看。<div><br></div> 2. 我在粤垦路的一个楼盘里飞拍完毕,就顺着路走,找到这个大门前。门是锁的,里外都找不到可打听的人。<div><br></div> 3. 从左边第一块牌子看,我知道了纪念碑的全名: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2022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div><br></div> 4. 第二块牌子是2010年立的,简介了纪念碑的来历。注意这里写纪念碑立于1937年!<div><br></div> 5. 最右边是两块牌子:下面的是信息牌,上面则记载此碑于1993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br><br> 我又掏出手机,找度娘问问。资料很丰富,我只能摘录部分如下:<br> 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位于广州市沙河燕塘广汕公路侧的牛眠岗。坐东向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砌花岗岩石,高约38米。<br> 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分两部分,下部是长方体台座,内为1-3层,四周建有气窗,底边长15.2米、宽12.9米;上部4-9层是碑身,呈方锥形,第4层边长各6米,正面最高处饰“青天白日”国民党党徽。<br> 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正中镌刻“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十一个大字为蒋介石所题字。<br> 在牛眠岗建粤军第一师阵亡将士坟场和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碑上的下款为民二十八年。如果理解为“民国二十八年”,就是1939年。文史界对此有争议,认为1939年是日军占据广州时期,不可能此时立碑。<br> 粤军第一师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支武装队伍,组建于1920年底,大部分由广东籍人士组成。其建立使孙中山先生奠定了南方的国民革命基础。 1917年孙中山南下“护法”,虽有海军方面支持,然本身并无基本武装力量,实际上受桂系势力掣肘。为此,孙中山决定以原省防军20营约5000人为基础成立粤军,以陈炯明为总司令,邓仲元为参谋长,蒋介石为参谋。成立后的粤军即进军“援闽”,1920年回粤,克复广州,驱走桂系军阀。<br> 孙中山任命陈炯明为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并把粤军扩充为5个军,队伍2万人,邓仲元仍任总司令部参谋长兼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第一师成立后,即参加讨桂战役,在粤北小北江击溃桂系残部。1922年邓仲元遇刺后,由梁鸿楷任师长。陈炯明叛变时,第一师为陈整编。1923年1月当西路讨贼军讨伐陈炯明时,第一师在西江前线起义,后参加第一次东征、协助李(宗仁)黄(绍竑)统一广西,平定杨、刘叛乱。1925年国民革命军成立,以粤军第一师为基础,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加了第二次东征、南讨、北伐诸役,屡立战功, 该军以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而著称,有“铁军”之誉。军中有许多著名的广东籍共产党员,如叶剑英、叶挺等。<br> 资料很多,看得我眼花缭乱。不过心里明白的,就是“粤军第一师”应该是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贡献的一支武装。<br><div><br></div> 6. 学术的东西我就不搞那么多了,升起无人机,拍摄纪念碑。<div><br></div> <p class="ql-block">7. 用“九宫格”模式拍的,纪念碑周围都是高楼,可见民国时代与当今时代的对比,见证历史已经变迁。</p> 8. 飞到正面,这就看清了碑上的图案和题字。<div><br></div> 9. 我操纵无人机绕飞,拍视频,表示对先烈的敬意。<div><br></div> 10. 无人机返航回来,一对来广州旅游的新疆夫妻要求我用飞机给他们拍照,我拍了他俩跳新疆舞。当今岁月静好,早有先烈在替后人幸福而负重前行!<br><br> 收好无人机,告别新疆朋友,我继续去拍摄创作,一路走一路构思,要搞个美篇图文出来,与未知此纪念碑的朋友们分享。<br> 我还想,时代疯狂将原有的坟茔(原来在纪念碑周围)推平了,但冥冥中神明护佑了纪念碑。现在当局心中有大格局,将纪念碑列为文物保护,此乃尊重历史文化的善举。希望革命的火炬继续相传,实现中华复兴的宏愿!<br><br>2023/11/21事<br>2023/11/23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