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花妖</p> <p class="ql-block">《花妖》这首歌其实只讲了一件事:错过。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见对的人,才是最最难得的幸运。谁说不是呢?综合各方的观点,《花妖》大概包含了两个故事。第一个主要的故事是讲,南宋时,杭州一个落魄书生与富家小姐相爱,私定终身。小姐的父亲发现后勃然大怒,命人将书生杀害。书生死后,小姐也殉情而去。阎王爷怜悯二人,便许他们重新投胎杭州,成就姻缘,但却因操作罗盘经错误而导致投胎时间错过了。这段故事在网上流传很广,从情节上看也最贴合。但小编始终没找到这个故事的出处,或者这段传说的典故。还希望有知情者赐教。第二个故事就是《聊斋志异》中的花妖。值得一提的是,聊斋里共有八段与草木成精,也就是“花妖”,相关的故事。最贴合的,普遍认为是《香玉》一文。书生黄某在崂山道观内读书,窗外有古树耐冬及千年白牡丹,均成花妖。耐冬是义姐名叫绛雪,牡丹花唤作香玉。香玉爱慕黄生,与之成并蒂之好。一日,本体牡丹花被一个姓蓝的人挖走了,不久后就枯萎死亡,香消玉殒。义姐绛雪与黄生祭奠香玉相遇,诗酒相酬</p> <p class="ql-block">长江奇石《花妖》</p> <p class="ql-block">一日,本体牡丹花被一个姓蓝的人挖走了,不久后就枯萎死亡,香消玉殒。义姐绛雪与黄生祭奠香玉相遇,诗酒相酬,因此产生感情。但绛雪念及香玉,始终不肯与黄生有肌肤之亲。黄生见她意志坚决,便许诺与绛雪今生不能为夫妻,来世投生杭州再续前缘。</p> <p class="ql-block">魂,飘向灭亡。“落日”、“回首道别”都有即将离去的意境,“风灯”也常被用来比喻生命短促,人事无常。唐朝吕岩《沁园春》词曰:“人世风灯、草头珠露,我见伤心眼泪流。”)“我的心似流沙放逐在车辙旁他日你若再返必颠沛在世上"(此句是全篇最美的比喻。这句的意思是,我愿化为路上的随意抛洒的沙土,也希望你将来转世一定颠沛流离在世间,这样你就可以遇到我了,我们就可以永远相伴!流沙、颠沛原本都是不好的词语,却被女主用来作为最美好的期许,这是一种审美的创新。谁会希望自己的爱人颠沛流离在世上呢?可是为了你我能够相见,即便是颠沛亦无妨。再结合开篇的“你仍然能闻到风中的胭脂味”这一句,更有陆游《卜算子 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意境一脉相承。何其美哉!)“若遇那秋夜雨倦鸟也淋淋”(倦鸟源自白居易的诗:“倦鸟暮归林,浮云晴归山。独有行路子,悠悠不知还。”可见倦鸟与行路人呼应为一个意境:我如果是一只倦鸟,哪怕淋着秋夜雨,也要等待没有归来的爱人。)“那却是花墙下弥留的枯黄”(然而我不是鸟,是花。最后只能剩下花墙下的枯黄。也与聊斋香玉的结局呼应。以上是第一部,即女主的慨叹。)</p> <p class="ql-block">“寻差了罗盘经错投在泉亭”(这里开始第三部分,讲述转世的经过。本来阎王爷答应了让我们再续前缘,但是转世投胎的时候,罗盘经弄错了,导致两人投胎地点虽然都是杭州,但是朝代不同。泉亭是西汉王莽时的杭州。)“奴辗转到杭城君又生余杭”(杭城是唐朝时杭州的称谓,余杭则是隋朝的名称。两人在时间上永远错开了。)“我在时间的树下等了你很久尘凡儿缠我谤我笑我白了头你看那天边追逐落日的纸鸢像一盏回首道别夤夜的风灯君住在钱塘东妾在临安北君去时褐衣红小奴家腰上黄寻差了罗盘经错投在泉亭奴辗转到杭城君又生余杭身“(此段为歌曲的反复吟唱,突出情感,歌词解释同前。)《花妖》一首歌可以说开创相思描述的另一个层次。前人慨叹错过,多从地点、空间出发,“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下瞿唐。”而《花妖》却描述了一个时空穿梭的错恋故事,尤为美艳、绝绝。其词语之美,意境之深,曲调之优,表达之恰当准确,莫说歌曲,现代诗歌恐亦无出其右者!</p> <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中国李庄来了一群文化人!</p> <p class="ql-block">夜郎神</p> <p class="ql-block">花妖</p>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鸣谢: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整理:雷维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