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一年中色彩最斑斓的季节,我们的听评课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p> <p class="ql-block"> 开学伊始,听说一中名师杨小平老师来我校,我们无比期待。杨老师到校后,尽心竭力、激情澎湃的语文示范课让我们叹为观止,望尘莫及。在一中名师杨小平老师的引领与指导下,高一语文组全体成员不遗余力,认真思考、积极改进,课堂面貌有了较大改观。</p> <p class="ql-block"> 首先,教师能积极备课,精心制作课件。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精美的课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及时补充笔记,更重要的是及时呈现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每个老师都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图文结合,设计精美的课件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p><p class="ql-block"> 其次,注重问题设计。富有逻辑的问题,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加乐于参与课堂。而精巧的问题设计在突出教学重点的同时,有助于文本深层探究。以温建国老师《读书:目的和前提》为例,温老师的问题设计从课本出发,结合学生实际,学生不仅了解了读书的目的,而且明确了读书的方向,在读书分享中体验到了读书的快乐,为增强文化自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第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语文课最怕的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昏昏欲睡。在刘永杰老师的课上,学生唱着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不知不觉就沉浸在优美的歌声中,一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苏晓伟老师的课上,教师用小组积分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李亚妮老师让学生当堂写作,写完后还给学生交流展示的机会。学生在短时间内的书面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p> <p class="ql-block"> 第四,恰当的学法指导让学生有的放矢。刚步入高一,和初中相比学生的语文学习难度和广度都有所提升,恰当的学法指导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老师们都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学会解读文本,通过文本解读分析作者生平,探究文章背后饱含的深意等。在教师细致耐心的引导下,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学科思维方法。</p><p class="ql-block"> 第五,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以文解文,群文对比阅读等阅读教学方式成功介入课堂。在课堂上,老师不在拘泥于教材,而是把目光转向课外。无论是作者生平还是教材分析,老师们都能涉及一些与文本相关的知识,搜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读课外资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尽管我们用了十二分的心,但综观课堂效率和目标达成,学生获得和真切体验,还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深思。</p><p class="ql-block"> 第一,教材研究不够。教材研究的深度决定课堂的高度。流于表面的文本解读让学生走马观花,只是跟着老师学习或者复习了一下初中的基础知识,对于深层次的思维培养和文本挖掘,还有所欠缺。初带高中,很多内容都把握不到位,如果不能深入钻研教材,钻研考纲,深研考点,文本学习只能是浅尝辄止。</p> <p class="ql-block"> 第二,目标设计宽泛模糊。目标是课堂的纲领,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课堂的推进很难,学生的思考和学习也很难推进,导致的结果就是一部分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目标太多,课堂很满,学生没有充足的思考时间,重难点很难突出;目标太大,会使老师感觉没有抓手,学生没有方向,课堂推进只能是随心所欲,效果自然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 第三,激励性评价应用不足,评价方式单一。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和激励。课堂上如果老师能用恰当的真切的语言去鼓励学生,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发现自己的优点,得到肯定,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参与到课堂中来。相反,如果教师板着脸,无论谁回答都说“好,很好”,学生会失去兴趣,慢慢的脱离课堂,或者保持沉默。在我们的课堂上,一部分老师缺少鼓励的眼神和亲切的表情,缺少热情洋溢的赞美和抑扬动挫的夸奖。</p> <p class="ql-block"> 第四,教师功底不扎实,细节问题处理不当。细节最能体现教师的功底,如范读功底,写作功底,表达功底,书写功底,思维引领功底,问题设计功底等等。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因为功底薄而导致很多问题展示捉襟见肘,无法施展。要么草草带过,要么啰嗦重复,要么偏离目标,要么错误频出。</p> <p class="ql-block"> 第五,思维引领不够。思维是课堂的灵魂,没有思维量的课堂注定没有获得量,学生学习会逐渐缺少动力,丧失兴趣。思维量重点体现在问题设计上。从课堂来看,教师问题设计都有,但问题的思维量不足,有些问题不用思考不用阅读就能得出答案。长时间学生认为没有值得探究的问题,思绪飘飞,课堂参与率低,学生获得感低。</p> <p class="ql-block">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在高中语文教学路上,我们刚起头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今后,我们应该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加强钻研,积极学习,争取尽快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p><p class="ql-block"> 首先,深研教材,认真备课。现在网络资源很丰富,我们可以借鉴优秀的教学视频,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的取舍,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加以整合,从而快速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p><p class="ql-block"> 其次,结合学情,设计精准而能达成的学习目标。杨老师说,上课前我们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我这节课要干什么,通过什么方式,让学生学会什么?目标千万不能多,也不能空,更不能偏。在深研教材的同时,我们要结合学生学情,设置师生能达成的学习目标。在明确的目标引领下,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学会学习。</p><p class="ql-block"> 第三,问题设计要层层递进,有内在联系。课堂切忌碎片化的问题,问题或许琐碎会打乱学生的思维,问题太浅显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问题模糊会让学生茫然无措,问题不清楚,学生无法明白老师的意图。因此,直接明了有思维度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学习。而有内在联系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引导学生梳理脉络线索,纵向理解,横向对比,加深印象。</p><p class="ql-block"> 第四,苦练基本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杨老师的课堂出口成章,妙笔生花,精彩纷呈,动人心弦,离不开他对语文的热爱。也离不开他扎实的文学功底和极高的文学素养。我们要朝着他的方向努力,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苦练基本功,成就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第五,多读书,多思考,多练笔。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就是读书。只有自己沉浸在书中,让书籍丰盈自己的灵魂,充实自己的思想,增长自己的见识,才能落笔生花,口吐莲花。在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自然会爱上语文。</p> <p class="ql-block"> 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愿我们在语文教学路上,用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苦练基本功,遇见更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