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1月20日,“梅绽东方——梅兰芳在上海”特展在上海历史博物馆正式揭幕。</p> <p class="ql-block"> 京剧形成时期,诞生了一批杰出的艺人,其中最为璀璨的便是“同光十三绝”,梅兰芳祖父梅巧玲即位于其中。梅兰芳不仅从家世渊源中获取了艺术启迪,更继承了梅家谦虚谨慎的家风,博采众长,为其日后成为一代京昆艺术大师奠定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梅兰芳八岁学艺,九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十岁登台。</p> <p class="ql-block"> 上海是京剧在南方的中心,1913年梅兰芳19岁首次赴沪演出《彩楼配》并一炮打响,风靡海上,这是他艺术生涯上的关键一步。</p> <p class="ql-block"> 《汾河湾》梅兰芳饰柳迎春、王凤卿饰薛仁贵(1913年)</p> <p class="ql-block"> 1913年,梅兰芳与王蕙芳合影,二人被誉为“兰蕙齐芳”。</p> <p class="ql-block">《牡丹亭》剧照,梅兰芳扮杜丽娘,梅葆玖、梅葆玥扮春香。</p> <p class="ql-block">上海仿京式改良茶园戏台</p> <p class="ql-block">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从北京移居上海,他陆续排演了《抗金兵》《生死恨》,以激发民众的爱国抗日热情。</p> <p class="ql-block"> 1937年,梅兰芳与琴师徐兰沅(右)、王少卿(左)合影,共同研究增加了二胡伴奏。</p> <p class="ql-block"> 梅兰芳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p> <p class="ql-block">民国上海梅花诗屋场景复原</p> <p class="ql-block"> 1949年,梅兰芳留在上海迎接解放,然后在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事业中完成了从伶界大王到人民艺术家的升华和转变,成为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艺术劳动者。</p> <p class="ql-block"> 本展览以梅兰芳纪念馆和上海历史博物馆所藏珍贵的文物文献为基础,充分展示梅兰芳的艺术创造与梅派艺术的发展,这不仅是中国京剧与整个中国戏曲艺术的高峰,梅派艺术还位列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