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红糖飘香时,记忆中的那一片糖梗林

薇薇星雨

<p class="ql-block">糖梗林</p> <p class="ql-block">提到义乌,大家一定会想到小商品城,的确,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城”闻名遐迩,无人不知。不过很多人不知道义乌还有个“红糖之乡”的美誉,其实小商品城的兴起和发展,和义乌的红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义乌本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地区,然而“七山二水一分田”,耕地稀缺,土壤还十分贫瘠,粮食类农作物难以在此大获丰收,反倒是蔗糖种植最为适宜,因此红糖是当地人为数不多的商品之一。</p><p class="ql-block">很多人小时候都听到过“鸡毛换糖”的吆喝声,期待过“咚咚”的拨浪鼓声。在那个物资匮缺的年代,贫困落后的义乌,许多农民一到农闲时节,就挑着货郎担走街串巷,鸡毛换糖,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鸡毛换糖,就是用义乌当地出产的红糖,制作成糖粒、糖饼、生姜糖,用来兑换散落于家家户户的鸡毛、鸭毛、牙膏皮等等废旧零杂物品以获取微利,义乌红糖不知道收获了多少馋嘴孩子的心!货郎们挑选好的鸡毛制作成鸡毛掸子,剩余的杂碎就用来肥田。为了增加些收益,糖担里还添了些针头线脑,纽扣气球之类的日用小商品。由于这些小商品,实用便民,因此很受欢迎。久而久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义乌的小商品名声大噪,逐步形成规模庞大的小商品市场,以至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p><p class="ql-block">早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崛起之前,红糖几乎是义乌唯一的支柱产业,素有“红糖之乡”的美誉。义乌红糖又名“义乌青”,泽嫩黄而略带青色,质地松软、散似细沙、纯洁无渣、甘甜味鲜、清香可口、营养丰富。已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曾荣获巴拿马国际金奖。佛堂古镇是义乌红糖的发源地,种蔗榨糖已有400多年历史,红糖制作技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被正式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义乌红糖是用“青皮”糖梗为原料做成的,这种糖梗和甘蔗不一样,糖梗是青色的,甘蔗是紫色的。糖梗咬起来很硬,但是非常甜,相较甘蔗糖分高,水分少,所以适宜作成红糖。</p><p class="ql-block">记得小时候,村里每家每户都会种糖梗。春天,村民会取出头一年埋在土里的糖梗种,剁成一节一节的,横着整整齐齐地平铺在垄好的地里。几场春雨过后,嫩绿的糖梗苗就会像精灵一般破土而出,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欢快地抽着节,一垄垄,一列列,焕发出勃勃生机。入夏后,随着气温升高,糖梗苗长得飞快,越长越高,越来越壮,密密麻麻,挨挨挤挤,翠绿的糖梗林与湛蓝的天空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为了让糖梗节充分享受日光浴,成熟后糖分更高一些,这时候需要给它们剥叶,像剥竹笋一样,由下而上剥掉叶子。这个可是个非常辛苦又危险的工作,长长的糖梗叶上有许多小小的白色的刺,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剑,常常把手指、手臂划出一道道细细的血口子。这还不算,叶的底部还有毛,刺在皮肤上拔都拔不掉,弄得一身都非常痒。记得每次爸妈都要穿上长衣长袖,戴上草帽,脖子上裹好毛巾,全副武装才能进入糖梗林剥叶。正值炎热的夏季,在比人还高的糖梗林里,密不透风,剥一会儿就会汗流浃背,甚至有中暑的危险。这个时候在田间开水是必须要备足的,我们小孩就是负责源源不断地从家里往糖梗地里送水,并提醒大人出来透气喝水。</p><p class="ql-block">夏天,往往是台风肆虐的季节,一阵阵的蹂躏之后,糖梗地里一片狼藉,倒地的糖梗横七竖八,台风过后,农民们需要去挨根扶正,也是累活。期间还要不停地灌溉、除虫、追肥、覆土……也全是累活。然而就是这样集累活于一身的农作却最为农民们所青睐,因为那时种水稻是为了填饱肚子,而种糖梗收获后,可以直接卖给糖厂,也可以自己榨成红糖卖钱,也算是家里最可观的一笔收入。</p><p class="ql-block">入秋以后,糖梗在日光的照射下已经开始变甜了。“七月半,糖梗两节半。”是义乌的一句谚语,过了七月半,糖梗甜了二节半。到了成熟的季节,两米多高的糖梗光滑发亮,粗壮挺拔,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英姿,像一个个整齐列队的士兵。放学回家的路上,两侧都是成片成片的糖梗林,一眼望去,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被风轻轻一吹,糖梗叶子便会随风起舞,犹如大海般起伏跌宕,非常壮观,而叶子在风中摩挲发出的“沙沙”声,又如惊涛拍岸让人震撼。</p><p class="ql-block">糖梗在榨糖之前,是我们最好的水果,糖梗林也成了我们的乐园。三两个同龄孩子放学后就一起钻进茂密的糖梗林里,抓住相中的那根糖梗,双脚对着糖梗底部的土使劲踩住,双手握住糖梗用力往外拔,一根糖梗便被成功㩐出来了。小伙伴们用它来个十八般武艺,一个个像孙悟空,糖梗就是金箍棒,你追我逃好不热闹,玩渴了累了就啃一口糖梗,顿时精神百倍,甜到心里,总是嚼了又嚼,直到吮干所有的汁水,才不舍地将渣吐掉。因为每家都有糖梗地,所以谁家先甜就先去谁家的糖梗林,轮换着吃。</p><p class="ql-block">当自家糖梗成熟后,就会收一捆倚在门后,谁要想吃就抽一根,放在水龙头下冲洗干净,用刀将根和梢砍掉,就可以吃了。如果要把糖梗截成一段段,大人们有方法,将糖梗对准膝盖,用巧力一磕,糖梗应声而断,几个人吃就磕成几段。有时候我也学着使劲磕,结果糖梗没有完全断,流出来的糖水打湿了裤子,还把我的腿夹得生疼,后来再也不敢这么做了。小时候吃糖梗都是直接用牙扒皮,一大长截的糖梗全靠自己牙啃出来,而且还觉得皮也特别甜,要使劲嚼干了才舍得扔掉。由于糖梗实在是太甜了,小时候的我们对甜味根本就管不住嘴巴,每次一啃就停不下来,直到一口气啃完一整根,才发现嘴巴起泡了。大人说吃太多了,上火了,后来才知道其实是糖梗在嘴中不停咀嚼,硬的糖梗和软的口腔组织反复摩擦,硬是擦出了血泡。</p><p class="ql-block">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糖梗也是一样,如果将糖梗分为三部分,无疑是下部最甜,中间部分较甜,越往上甜度越小。记得那时候我们吃糖梗,爸爸将糖梗分为三段,总是把最下面的根给我,然后自己吃最上面的头,边咬边说:真甜。其实我知道头哪里有根甜呢,有时候头甚至一点味儿都没有!爸爸妈妈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尤其在那个条件不好的年代,吃任何东西都先想着孩子。最甜的部位总是在我嘴里,咬上一口,甘甜的汁水在牙缝之间游走,顺着喉咙流进肚子,甜到心底。</p><p class="ql-block">“有糖无糖,立冬绞糖”,这是义乌的农谚。那时候,村村都有榨糖厂,每年到11月、12月,各村开始榨糖,亲戚朋友都赶来帮忙,场面十分热闹。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喜悦,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浓浓的红糖香,那是我童年记忆中最香甜的味道,它浓郁、醇厚,给人以幸福感。</p><p class="ql-block">对当时收获糖梗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在糖梗田里,不少糖梗已被砍下整整齐齐地“躺”着,农民们剥叶、砍梢头、掘倒糖梗、去泥削根须、捆绑,各个环节干得井然有序。而孩子们总是在一旁贪婪地啃糖梗或不停地追跑打闹、嬉戏。干活声、谈笑声交织成一首欢快的收获曲。虽然是冬季,北风凛冽,但农民们的心是暖的,是甜的。最后,农民们将成捆的糖梗或用独轮车、双轮车送到村里的小榨糖厂做红糖,或用拖拉机运到大的糖厂直接卖钱。</p><p class="ql-block">冬天,初霜已降,乡村的早晨一片寒意,榨糖厂里却暖意融融、云蒸雾绕、香气四溢。古法熬制是义乌红糖最引以为傲的“绝招”,整个过程用热火朝天来形容。记得我们村的榨糖厂是一座独立的老式土坯房,在村子的中间,从远处就能看到一缕缕青烟从房子里冒出来,随之而来的是扑鼻的香甜气味,越走近越浓郁,让我们这些小孩垂涎三尺。</p><p class="ql-block">最期待的是轮到自己家榨糖的那天,大人们把地里的新鲜糖梗用稻草绳一捆一捆扎好第一时间运到榨糖厂,成堆的糖梗一根根进入榨糖机,榨完糖汁后变成了糖梗渣,在门口堆成小山似的。糖梗渣可以做肥料,或者晒干了当柴火。接下来就是用糖汁熬红糖了,只见在落地柴灶上,九口铁锅由大到小“一字”排开,底下木柴火烧的极旺。先把榨好的糖汁倒入第一口最大的锅,师傅们不停地拿着长柄勺搅拌锅内的糖汁,等熬到一定的程度,再将糖汁舀出,移入下一口锅。一口一口地往后移,从稀到浓,到了最后一口锅,糖也就熬好了。</p><p class="ql-block">熬糖是一门技术活,全凭手工操作和经验判断,糖汁不能太老太硬,也不能太嫩,拿捏要准。这期间,需要经验老道的师傅不停地搅拌着沸腾的红糖水,十分花费力气,还要烧火工的配合,火候要适当,最后候糖师傅,根据色泽,稠度,火候一到就将滚烫的糖浆,舀到一个长方形的木制槽床上。</p> <p class="ql-block">古法熬糖</p> <p class="ql-block">非遗传承</p> <p class="ql-block">一旁心急的孩子们,已经忍不住想尝鲜,先来打个糖勾解解馋。我们早已准备好一段干净的糖梗,迫不及待地将其伸进最后一口锅里,糖梗上就裹了满满的糖汁,然后在墙角一溜儿排开,不停地捣腾着手里粘了厚厚糖汁的糖梗,这是纯天然的棒棒糖!一口咬下去,还带着温热,糖丝可以拉得老长老长,又甜又粘有韧劲,还带着新鲜糖梗的清香味儿,这是一场儿时的舌尖狂欢,没有比这更好吃的糖了。</p><p class="ql-block">大人们说这打糖勾还是很有讲究的,首先要把瘦小的糖梗头尖挑选出来当做这个棒棒糖的棒,这样不会浪费。等糖汁熬到够火候时往里一粘就迅速拔出,要是在糖汁里停留的时间稍长,糖梗头尖变热就粘不住汤汁了。然后将糖梗略微倾斜,快速转动,使糖汁不往下滴落,天冷风一吹,糖汁很快就结了皮,待冷却以后再重复打几次就能打出又大又好的糖勾了。那时候没有什么零食,自己家榨的红糖就是我们最爱的零食了,这新鲜的糖勾更是极品,每年也就榨糖这几天能吃着,放时间长了,干了就没有那个韧劲。所以一般也就打两三根,晾凉后小心翼翼地用纸包起来,放在家里,每次馋得时候吃一小节。</p><p class="ql-block">这时候还可以做红糖麻花,提前炸好的麻花,趁热将熬好的红糖浇在上面,然后等待冷却。刚刚凝固的红糖麻花,还微微带有一点热气,外面裹着的红糖清香甘甜,里面的麻花酥脆可口。咬下去的第一口,红糖的甜味在口腔中迸发出来,糖汁融化在舌尖,甜味在你嘴里久久弥留。咬下去的第二口,酥脆的麻花“嘎嘣嘎嘣”的嚼着,油而不腻,与红糖的甜香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让人越吃越爱吃,吃了还想吃。</p><p class="ql-block">最后一口锅里的糖汁做好后,舀到木槽里手工铲动冷却,冷却后用刀铲和木杵搅匀捣碎,再用丁字形的木锨顺着糖槽来回推压碾成细沙状,一份质地松软、纯洁无渣、又香又甜的古法红糖就制作好了。回顾糖梗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每年春节后就开始下种,然后盖地膜、破苗,到了五月份培土、防倒,仲夏灌溉、追肥、剥叶……农民要付出春、夏、秋、冬一年的辛劳,多少的辛苦与汗水,才榨出了这香甜的红糖。正因为种一季糖梗是如此不易,所以红糖在农民心里的分量也是沉甸甸的。</p> <p class="ql-block">义乌红糖、红糖麻花、红糖酥饼</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祖祖辈辈采用这种柴烧铁锅煎熬制糖的方式,沿袭了近400年的技艺,就这样薪火相传,一辈又一辈。传统手工制作的红糖未经提纯,几乎保留了糖梗汁中的全部成分,营养价值较高,一时很受欢迎,行销全国各地。义乌人也养成了以红糖待客之道,逢年过节或看望孕妇、病人、老人,都习惯拎上几包红糖走亲访友。拜年拎“斤头”中,红糖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样。</p><p class="ql-block">记忆中,每年腊月,家家户户用米、粟、花生、豆、芝麻等烘炒后,拌上调煮的红糖,拌上调煮过的浓稠不一的糖稀,制成多种“麻糖”,装在缸里,是新春佳节必吃的零嘴。年年如此,代代相传,是庄稼人一年辛勤劳动后的自我答谢,也作为除旧岁迎新年的一种标志。红糖在这时发挥了大用场。我们小时候还有一种最喜欢的吃法:剥一颗自己家种的土花生,再用花生壳舀点红糖倒入嘴里一同咀嚼,生花生特有的酥香和红糖的甘甜融合在一起,真是绝配。大人们告诉我们花生和红糖都是好东西,这样吃既好吃又营养,养胃又补血。</p><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90年代后,国内糖业受国际市场冲击,义乌红糖价格一路下滑,糖梗种植面积也逐年萎缩,红糖产业几近融化淹没。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义乌小商品经济快速发展。许多原来种糖梗的人都改行做起了生意,坚持种糖梗的人越来越少。村里的榨糖厂也早已被拆除,成为了那个年代特有的符号。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城镇化的推进,土地的流失,传统的农业种植已渐渐淡出历史舞台,随之逐渐消失的是农耕社会的生活方式。这些童年的美好回忆,随着岁月的流逝已渐渐远去。</p><p class="ql-block">幸运的是,一群深爱红糖的人,坚守着这份甜蜜事业。历史发展到今日,有些老传统自然衰亡,但有些老传统,和着时代的节拍,伴随生活左右。义乌红糖便是属于后者。继承了传统技法,又加入现代的技术,让那方嫩黄而略带青色的义乌红糖,滋味愈加醇厚。虽然没有了儿时村里榨糖时热闹的场景,自己家也不再种糖梗,但镇里建了红糖基地,还能看到成片的糖梗林,用铁锅煎熬制糖的生产习俗一直延续着,甜蜜的糖香,依然飘荡在秋冬季节的田野上。</p><p class="ql-block">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今生活富足了,红糖似乎已经不是必须的营养品,但对于生活在这里过的我们,红糖不只是味蕾感受和营养补给,更为重要的,它代表着家、代表着根、代表着童年。无论走多远过多久,我都不会忘记关于红糖的甜蜜记忆,不会忘记儿时的那片片糖梗林,那种甜味已经是刻骨铭心的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