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文学海,领略语文美

<h3>  伴着气温的回升,我们新一周的国培继续前进。今天上午我们在李文军教授的带领下来到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观摩学习,学校为我们精心准备了两节优秀的课程。</h3> <h3>  第一节是李老师呈现的小说《植树的牧羊人》这一文本的现场教学,李老师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目标明确,依标教学,以默读的阅读方法,圈点勾划标注的阅读习惯为线,贯穿整个教学设计,一气呵成,浑然一体。<br></h3> <h3>  第二节是胡主任讲授散文《昆明的雨》,由“我想念昆明的雨”导入,抓住有鲜明情感特征的“想念”一词来贯穿整个教学设计,分别回忆作者汪曾祺想念昆明的人,事,景,物,让学生品味标点,通过填词和朗读的技巧来深切感受来体会文本的情感,又以“我想念昆明的雨”结束本文,前后呼应,结构完整。</h3> <h3>  课后李教授和几位观摩老师对两位授课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都关注到其共同优点。两节课都符合新课标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说读写相结合,课堂结构圆和,从评课中老师们也学习到很多知识。</h3> <h3>  下午我们来到淮安市枚乘中学隔墙观课,汲取营养,两位穿着粉色长褂的美女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两节常态课。<br></h3> <h3>  第一节是寓言文言文《狼》,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和任务驱动来展开课堂,教学内容由表及里,由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到故事的人物形象再到精神和哲理层面,在朗读和角色表演的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故事,分析形象,探究主题,过渡自然,层层递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蒲松龄先生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魅力。<br></h3> <h3>  第二节是朱珠老师讲授的现代诗歌,是来自诗人舒婷《祖国,我亲爱的祖国》。朱老师通过任务驱动和朗诵来设计整篇教学,通过表格的形式将诗歌中的意象及其特点陈列出来,并分析其象征意义及其情感,从过去,现在到未来,从落后,痛苦到希望的情感升华,一目了然。最值得我学习的是朱老师引导并带领学生朗诵的环节和过程,富有感染力,伴随着配乐的节奏,我也融入其中……</h3> <h3>  第二天上午,我们参观了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走进酒厂,一股醇香扑鼻而来,座座厂房错落有致。一个酒香厂美,酒缘相依的现代化企业,巍然矗立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酿美酒,结善缘,广结善缘,好的人缘、家园、国缘才能成就人和、家和、国和!</h3> <h3>  下午,我们来到了涟水县安东学校观摩了孙承明主任和董老师的教学。孙承明主任的《白杨礼赞》一课以朗读贯穿课堂,情境化的设计、任务化的教学,一步步带着学生走进茅盾先生笔下的白杨。于平凡处寻找白杨树的不平凡于不平凡处,感受到了课堂的不平凡。</h3> <h3>  董老师的《女娲造人》依标教学,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听、说、读、写紧密结合。在董老师的教学中,我们明白了文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文学与生活紧密相接。在这堂课中也明白了人性的美好,母性的光辉!董老师对学生和蔼可亲,表扬和鼓励的形式多样化,营造了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h3> <h3>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老师们在此次活动中互教互学,取长补短,获益匪浅。思想有声,行动留痕,在时光里赶路,在教研里收获。相信老师们将以更饱满的热诚、求真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h3>

老师

教学

学生

想念

平凡

朗读

昆明

观摩

情感

学习